初唐时期的铠甲与戎服,大体上依旧延续着从南北朝直至隋代的样式与形制。贞观年间之后,服饰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慢慢地塑造出富有唐代特色的军戎服饰。到了高宗和则天在位之时,国家繁荣昌盛,天下太平无事,上层社会奢靡的风气愈发浓重,戎服和铠甲大多不再具备实际使用功能,而是逐渐演变成以装饰为主、美观且豪华的礼仪性服饰。“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军戎服饰又重新回归到那种适合作战的实用状态,就如同金戈铁马年代的样式。这里呈现的是铠甲穿戴的展示图,还有兜鍪、靴子的图片。这种铠甲相较于初唐时期更为精致,甲衣上的装饰也更为复杂和细致,属于中唐时期的典型样式。

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隋代戎服及胄甲

在隋唐五代的服饰范畴内,隋代最为常见的是两裆铠和明光垲这两种铠甲。两裆铠在结构方面比前代有所改进,形制也存在一些细微的变化。其身甲通常是由鱼鳞状等各类小甲片编制而成,长度已经延伸到腹部,原来的皮革甲裙被取代。身甲的下摆呈弯月形或者荷叶形的甲片,这些甲片能够对小腹起到保护作用。通过这些改进措施,极大地提升了腰部以下的防御能力。明光垲的形制大体上和南北朝时期一致,只是腿裙变得更长了。隋代的戎服为圆领长袍。

唐代胄甲

隋唐五代的唐代,初唐时候的铠甲和戎服同样基本保持着南北朝晚期到隋代的样式与形制。在铠甲方面,晚唐时已经发展出了基本固定的形制。依据《唐六典》的记载,唐代的铠甲共分为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锤、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等十三种类型。其中,明光、光要、锁子、山文、鸟锤、细鳞甲属于铁甲类型,而后三种是以铠甲甲片的式样来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则是依据制造材料来命名的。在众多铠甲类型之中,明光甲仍然是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

唐代的胄甲方面,用于实战的主要是铁甲和皮甲。除了铁甲和皮甲之外,在唐代的铠甲里比较常用的还有绢布甲。这种绢布甲是采用绢布之类的纺织品制作而成的铠甲,它的结构相对轻巧,外观也比较美观,但是缺乏防御能力,所以不能应用于实战,仅仅能够作为武将平日里的服饰或者仪仗用的装束。

五代铠甲及戎服

五代时期在服饰方面大体是沿袭唐末的制度。明光甲基本上已经从历史舞台上退出,铠甲重新全部采用甲片编制而成,其形制转变为两件套的形式。具体而言,披膊与护肩组合成一件;胸背甲和护腿连接成另一件,通过两根肩带前后系接的方式,套在披膊和护肩之上。此外,五代时期依旧使用皮甲,这种皮甲是由大块的皮革制作而成,并且要佩戴兜鍪以及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