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腊八
腊八粥都喝上了吗?
一边喝着一边看看
古人都怎么煮粥↓
01
三足稳还是四足稳?
只有它能回答
鬲(lì)是古代的一种炊煮器
可以用来烧水、煮粥、煮肉
功能类似于
现在煮饭烧水的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典型的器形特征
是三个如口袋一般的袋足
这使得器物的受热面积更大
食物更容易煮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今天要介绍的
是一件“特立独行”的青铜鬲
它并非常规的三足鬲
而是四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叫作饕餮纹四足鬲
直颈较高,袋足肥大
从它敦实的体形上不难看出
四个袋足比三个袋足
更具稳定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颈部饰勾连雷纹
每个袋足
饰有一兽面
纹饰线条清晰
兽目高高凸出
极具装饰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袋足中盛满食物
再在足下生火加热
一碗热气腾腾的粥就做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示意图
02
鬲为何“失宠”了
现如今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看不见
鬲这种器形的厨具
这是为啥?
鬲的消失主要与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有关
目前发现最早的鬲
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当时的居民
大多在地上直接生火烹煮食物
鬲易拿易放
可以直接置于火堆上
使用起来很便捷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农耕文化的发展
人们有了新的烹饪方式
灶台应运而生
△虎形灶 山西博物院藏
而带足的鬲置于灶台上时
经常会因不平衡而倾倒
于是,鬲的使用率降低了
到了战国晚期
鬲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03
古人的“厨房神器”花样可太多了!
像鬲这样的“厨房神器”
可是一个接一个
一
作为古代的温食器
温鼎可以不插电
就实现对食物的加热保温
将盛炭火的托盘抬高远离桌面
△晋侯温鼎 山西博物院藏
二
一口气能做出三道热菜的
青铜“大蒸锅”
堪称后世
一灶数眼炊具的雏形
在商代青铜器中
仅此一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妇好”青铜三联甗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三
被誉为“中华甗(yǎn)王”的
存世最大的青铜甗
顶部的双耳上
还立着两只灵动的小鹿
造型感拉满
△商代立鹿耳四足青铜甗 江西省博物馆藏
腊八过了就是年
祝你事事皆“粥”全
来源:文博西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