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石梦竹)随着冰雪旅游季来临,越来越多游客来到哈尔滨游玩,近期在各个社会平台上,经常有人发布在东北户外尝试舔冰块和金属的视频,然而在有些冰块、栏杆上却留下了带血的嘴唇印。
记者搜索某短视频平台,一些到东北旅游的游客发布舔金属和冰块的视频。
1月7日,哈尔滨市第五医院烧伤二科副主任牟斌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常在零下十几度甚至更低。这种极寒环境下,冰块和金属表面温度极低,当皮肤接触它们,尤其是湿润的舌头或嘴唇接触时,因人体体温与低温物体温差大,热量迅速传导流失。皮肤表面水分瞬间结冰,就像被强力胶水粘住,越挣扎粘得越紧。
一旦强行挣脱被粘部位,会导致皮肤撕裂、破损,造成疼痛难忍的外伤。牟斌介绍,嘴唇、舌头等部位皮肤黏膜娇嫩,受伤后不仅痛苦,还可能引发感染,影响进食、说话等日常功能。“发生被粘情况,不要惊慌挣扎。”牟斌说,可以用温水缓慢浇淋被粘部位,使冰融化,让皮肤自然分离。若皮肤破损,简单清洁后,用干净纱布覆盖,及时就医。
此外,在户外接触金属、冰块等冰冷物品时,也很容易引发冻伤,尤其是皮肤、肢体末端(如手指、脚趾)、耳朵、鼻子等部位因血液循环相对薄弱,最易冻伤。“轻度冻伤仅伤及表皮,皮肤红肿、刺痛、瘙痒,严重时,冻至肌肉、骨骼,引发水疱、溃疡,不仅带来剧痛,还可能导致感染,影响肢体功能,甚至危及生命。”牟斌表示。
联勤保障部队第962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程锴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有很多人推荐用雪搓、用热水泡等方法缓解冻伤,这类治疗冻伤的方法不可取,甚至会加重组织损伤,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加重病情。
程锴提示,日常在户外活动,选择保暖性好的衣物,遵循“分层穿衣”原则,内层选透气排汗材质,中层保暖,外层防风防水。万一发生冻伤,迅速将患者转移至温暖室内,避免冻伤部位受压。冻伤较轻,用38℃-42℃温水浸泡冻伤部位,水温不宜过高,浸泡至皮肤颜色和感觉恢复正常。冻伤严重,避免揉搓、按摩冻伤部位,用干净纱布或衣物包裹,尽快就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