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小区居民诉求多元、服务资源缺乏,各方主体联系不够紧密、难以形成治理合力等问题,辖区社区以“书记项目”为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用好“小区党组织+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社会组织”的四方协同机制,有力推动社区治理力量更加充实、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强党建“主轴”,完善共治格局

以“一小区一党支部”为主要形式,全面推进小区党组织组建,构建“社区—小区—网格”三联动组织网络。积极推进小区业委会建设和物管会建设,总体组建率达100%,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吸纳56名物业企业、业主委员会、社会组织中的优秀党员为“海棠先锋”,300余名机关在职党员进微网格亮身份、当先锋、树形象,切实筑牢基层堡垒、激活小区治理内生动力。

西津桥社区党委聚焦“打造‘1+1+3’小区治理新模式”书记项目,将9个住宅小区划分为12个网格,探索“社区联网格、网格联党员、党员联群众”新模式,构建形成“全域网格”社会治理共同体。马浜社区党委领题“聚焦‘小灵巧’ 办好‘微实事’”书记项目,以网格治理为抓手,将10个网格按照“1+1+N”模式配备网格力量,切实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全面打通社区治理“神经末梢”。

为提升服务管理水平,街道开展党建引领物业管理专项提升,组建物业行业党委,发布《枫桥街道物业管理委员会工作指引》,常态化开展“物业服务专项整治提升月”行动,去年以来督促整改突出问题594处。

紧扣共治“主线”,化解急难愁盼

以“红色议事机制”架起小区党组织、物业、业委会和社会组织的沟通桥梁,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定期召开议事会议,瞄准小区重难点问题和居民的急难愁盼,商定办法措施。充分利用小区架空层、物业用房、楼道等空间,建成微议事阵地,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枫华社区下辖6个小区,都是近年来新建的纯商品房住宅小区,居民文化习惯差异大,利益诉求多样化,社区归属感有待提升。为解决这些难题,枫华社区党总支将2024年度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确定为探索健全党建引领下的商品房小区居民自治新模式。

进一步完善社区“开门见山”议事体系,搭建“枫彩由我”自治会、“枫纷和解”矛调站,构建社区、业委会、物业、社会组织以及党员骨干、居民代表、周边共建单位等多方协同关系,探索建立“4+N”多方协调机制。2024年以来,召开“开门见山”议事会议11次,解决小区出入口便利化改造、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安装等幸福要事30余件,依托“枫纷和解”矛调站化解矛盾20余起。

社区归属感不断提升的,还有辖区木桥社区。作为全国首个集宿区社区居委会,木桥社区面临集宿区人口相对密集、构成复杂、流动性强等难题。去年正式揭牌成立以来,木桥社区党支部聚焦“强化党建引领、深化多元共治”的目标任务,联动集宿区产权单位、入驻企业、社会组织,因地制宜搭建四方协同“木邻议事会”,定期发布“木邻锦囊”为民服务项目,解决了集宿区企业用工、商街改造等一批急难愁盼问题。

突出服务“主旨”,建好幸福家园

深化“小区域、大党建”共建模式,推动机关单位、学校医院等资源优势在社区集结,充分利用社会组织的活力主体、多元体系,推动社会组织“补位”基层公共服务供求缺口,合力推动形成“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木桥社区的居民以企业职工为主,存在年轻化、高知化的特点。在“书记项目”的引领带动下,社区党支部进一步整合旅游景区、新科教育等资源优势,推出集宿区“海棠格子铺”个性服务,涵盖亲情陪伴、青春交友等内容。围绕职工解压减负、能力提升等需求,打造“新市民夜课堂”活动,去年以来32门课程滚动式“上架”130余场,累计惠民5千余人次。新枫景志愿服务队是街道牵头孵化、重点培育的社会组织,在集宿区社区专门成立志愿分队,提供治安支持的同时,送解压操、十巧手等课程进企业、进集宿区,深受企业职工喜爱。

马浜社区党委以“书记项目”为有力抓手,创新搭建“1+4+N”睦邻文化建设体系,依托现有阵地载体,开展“多彩四季”主题活动。凝聚多元治理合力,与20余家单位结对共建,“金乡邻”便民志愿服务队每月举办“幸福集市”,2024年累计服务3000余人次,荣获“苏州市志愿服务十佳组织”称号。

书记项目强引领,基层治理提效能。枫桥街道党工委将进一步深化“四方协同”共治改革探索,引导各社区做深做实组织共建、服务共享、治理共抓,促进社区共治和居民自治融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变为更多幸福实景。(孙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