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读:长沙银行在风险管理上的不足,不仅体现在其贷款业务中,更在其多次“踩雷”的经历中暴露无遗。

在银行体系中,优秀的城市商业银行大多汇聚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则显得较为稀缺。然而,长沙银行作为中西部地区城商行的杰出代表,过去十年间多次实现了业绩的两位数增长,展现了其蓬勃的发展活力。但时移势易,如今的长沙银行正面临着业绩增长放缓、不良资产规模扩张等诸多考验,犹如一艘在风浪中颠簸的航船,迫切需要找到稳健前行的方向。

近期,长沙银行接连遭遇的一系列风波,无疑将其置于了舆论的焦点之下。从5.9亿诉讼案件的最新动态,到2024年三季报披露的业绩下滑,再到高管层的频繁变动,这些事件折射出长沙银行当前的经营困境,更凸显其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劲不足,息差压力凸显

长沙银行2024年的三季报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其经营状况的严峻。

据长沙银行2024年三季度财报显示,该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4.71亿元,同比增长3.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61.87亿元,同比增长5.9%。尽管营收和净利润均保持正增长,但增速较往年显著放缓。

回顾2021年至2023年,长沙银行的收入增速曾分别达到15.8%、9.6%和8.5%,而如今2024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增速已滑落至3.8%。这一数据变化清晰地反映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长沙银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增长压力。

利息收入作为长沙银行的核心收入来源,其表现却令人担忧。前三季度,该行累计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0%,降至149亿元,这是自2010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是息差压力持续增大。

前三季度,长沙银行的净息差为2.01%,较去年同期下降10个基点,较上半年更是下降11个基点。这一现象暴露出长沙银行在资产定价和负债成本管理方面的不足,对其盈利能力造成了严重侵蚀。

在手续费收入方面,长沙银行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前三季度,该行手续费收入累计下降17.8%,降至10.9亿元。这一下滑趋势主要受到资本市场低迷和监管降费政策的影响,特别是资本市场业务的收入大幅缩减。这使得长沙银行的收入结构更加单一,多元化收入来源显得愈发捉襟见肘。

此外,长沙银行的资产质量也值得关注。虽然整体不良贷款率保持在1.16%的相对稳定水平,但关注类贷款比率的持续上升却令人忧心。三季度末,关注类贷款比率已攀升至2.48%,较上一季度提升了22个基点,较年初更是提升了66个基点。这一趋势预示着长沙银行的潜在坏账风险正在逐渐加大,其资产质量的变化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更为严峻的是,长沙银行的消费金融子公司——湖南长银五八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银五八”)今年的业绩表现也大幅下滑。今年上半年,长银五八实现营业收入13.55亿元,同比下滑11.21%;净利润更是惨不忍睹,仅1.50亿元,同比大幅下跌超过66%。

同时,长银五八的不良生成率也飙升至2.7%以上,远高于往年平均水平。这一数据无疑揭示了长沙银行在消费金融领域的风险管理存在严重缺陷,未来可能面临更大的资产质量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频繁“踩雷”,风险管理漏洞百出

长沙银行,作为湖南省最大的本地法人银行,其在湖南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近九成的资产规模集中在湖南地区,贷款余额在湖南省内仅次于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和国开行,稳居第六位。2023年,长沙银行资产规模成功突破万亿大关,在国内银行业中的排名跃升至第34位,在城商行中更是位列第12名。

尽管规模上并非占据绝对优势,但长沙银行曾以其令人瞩目的增速赢得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近十年来,该行有7年实现了营收的双位数增长,且单位规模所带来的营收表现尤为出色。

然而,长沙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却令人深感惋惜。

长沙银行在风险管理上的不足,不仅体现在其贷款业务中,更在其多次“踩雷”的经历中暴露无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1月,长沙银行作为渤海·长银第4期单一资金信托计划的委托人和受益人,向宜华生活科技公司发放了高达5.9亿元的信托贷款本金。然而,宜华生活却因财务造假被证监会调查,最终走向退市。长沙银行在这笔贷款中未能有效识别和控制风险,导致其面临诉讼风险,也引发了市场对其风控能力的广泛质疑。

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期间,长沙银行与金旺铋业签订了多份《人民币借款合同》,并向其发放了贷款。然而,金旺铋业随后却遭遇破产重整,导致长沙银行无法收回贷款本息,损失金额高达9亿元之巨。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长沙银行在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上的严重不足。

除此之外,长沙银行还涉足了新华联和恒大汽车等企业的贷款业务。然而,这些企业相继出现问题,使得长沙银行的贷款本息面临无法完全回收的风险。新华联的授信余额高达15.8亿元,而恒大汽车的借款金额也达到了14亿元。这些巨额贷款都面临着较大的损失风险,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长沙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担忧和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难抉择

长沙银行近两年陷入了一个两难的抉择:一方面需要调整信贷投放以控制不良的增加;另一方面调整信贷结构又带来了营收与利润增长的乏力。同时,为了保持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的稳定,该行需要不断从利润中提取拨备,这影响了公司的分红能力。上市以来,长沙银行的分红率一直处于银行股中的低位,这也导致了市场对该行估值的不高。

面对业绩增长压力和资产质量风险,长沙银行不得不寻求新的资金来源以补充资本。2024年10月11日,长沙银行发布了三项募资方案,包括发行二级资本债券80亿元、发行非资本金融债券360亿元和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40亿元。这些举措,虽然能在短期内缓解资本压力,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沙银行的经营困境和风险管理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沙银行在多元化业务培育方面也存在一些遗憾。与其他城商行相比,长沙银行并未像它们一样培育金融租赁、公募基金、理财子公司等业务,只有一家消金领域的子公司。在财富管理等中间业务上也表现一般。这些使得公司在新增长点上相对缺乏。

与此同时,长沙银行的高管团队也经历了频繁的变动。新任行长张曼的上任,标志着长沙银行高管团队的进一步稳定。但过去两年内,长沙银行进行了多次高管调整,包括副行长、总审计师等职位的人事变动。高管团队的频繁变动,反映出长沙银行在内部管理上的不稳定,也让人对其未来发展战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产生疑虑。而 如何尽快形成战斗力,成为新团队面临的首要任务。

未来,长沙银行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只有不断加强风险管理、优化收入结构、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市场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长沙银行的未来之路何在?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最终的答案。

邮储银行,为何日渐平庸

招商银行,破局重生待何时

以岭药业,连花清瘟的“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