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1 月 7 日有网友发布的一则视频引起了广泛关注。视频中,一名男子满脸怒容,气冲冲地走进河南中原银行,手里还拿着一面 “锦旗”,可这 “锦旗” 上的内容却格外刺眼,赫然写着:“无良银行,欺诈客户”。这几个大字,仿佛是一声沉重的控诉,将这家银行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这名男子讲述,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一个月前,他的妻子前往中原银行办理存款业务,这本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可谁能想到,接下来的遭遇却让他们陷入了一场糟心的风波。当时,银行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按常理向他妻子介绍常规的存款业务,而是一个劲儿地推销保险业务,还极尽诱惑地宣称,只要参与这项保险业务,充值 5 年就能获得 10.8 的利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男子的妻子年事已高,面对工作人员滔滔不绝的介绍,很多专业内容她根本就听不太懂,稀里糊涂地就被工作人员引导着,把自己原本打算存进银行的所有存款都用来购买了保险。直到后来,经过旁人提醒或者自己仔细琢磨,才恍然发觉上了当。这可把男子气坏了,一怒之下,便想出了送这样一面 “锦旗” 的方式,想要借此曝光银行工作人员这种无良的行为,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

这件事一经曝光,立刻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留言,讲述自己或者身边人类似的遭遇,这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人都曾掉进过这样的 “陷阱” 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河南的一名网友就无奈地表示,自己也曾遭遇过同样的情况。当时也是去银行办理存款,却被无良的工作人员忽悠着把存款买成了保险,后来意识到上当了,赶忙去找保险公司退钱,结果交了 2 万,最后只退回了 1 万 4,平白无故就损失了 6 千元,这可是辛辛苦苦攒下的血汗钱啊,想想就觉得心疼又气愤。

广东的一位网友也倾诉了自家的烦心事,说她的妈妈也曾上过这样的当。还是她偶然发现后,跑去银行据理力争,费了好大一番周折,才好不容易把存款给转了回来。她还气愤地说,那些工作人员在推销的时候,只会一个劲儿地强调利息有多高,可对于其中存在的风险却只字不提,老人家本身对这些金融业务就不太了解,一听利息高,自然而然就相信了,哪能想到背后藏着这么大的猫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的一名年轻网友更是直呼自己也没能逃过这一劫,连年轻人都被忽悠了,可见这种手段的隐蔽性有多强。他当时是被农行的工作人员劝着买了保险,结果等到要取出来的时候,才发现本金损失了一大截。当初存钱的时候,工作人员说得天花乱坠,把利息吹得高高的,可等钱存进去了,实际能拿到多少利息可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而且还连着好几年都不能取出来,真是让人有苦难言。

湖南的一位网友回忆起自己 02 年的经历,也是满肚子的委屈。当时他和老婆一起去邮储存钱,两年后去银行取钱时,却被告知买的是新华保险,根本不是存款。为了把钱要回来,他们跑去新华保险公司又是一番折腾,闹了好久才好不容易把钱退了出来,可这一退,还被扣了整整一万元,这损失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些网友的经历不难看出,银行存款 “变” 保单的现象绝非个例,它就像一颗隐藏在金融领域的毒瘤,悄无声息地侵害着普通百姓的切身利益。这种行为,实际上已经涉嫌诈骗了呀,怎能不让人愤怒呢?银行本应是为人民群众服务,保障大家资金安全的地方,如今却利用客户的信任,做出这样误导消费者的事情,实在是不应该。

面对如此乱象,确实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必须严查严办严惩这些违规操作的行为。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加大监管力度,对银行内部办理保险业务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审查,规范工作人员的推销行为,要求他们必须如实、全面地向客户介绍产品的详细情况,包括风险等关键信息,决不能再让客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误导消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有不少网友呼吁,国家应该严厉取缔银行里面办理保险业务,认为这就是一项坑害人民群众的业务,要坚决抵制银行办理保险。毕竟,银行的主要功能是存款、贷款等常规金融服务,保险业务有着其专业性和复杂性,如果不能规范管理,很容易就会出现这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对于那些变相利用客户信任、实施欺诈行为的银行,国家必须果断出手惩治,只有这样,才能还广大百姓一个公平公正的金融环境,让大家能够放心地把钱存进银行,不再担惊受怕,不再遭受这样不必要的损失。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整治这一乱象,让银行真正成为百姓可以信赖的金融港湾,守护好大家的钱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