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教育局、市红十字会出台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
应急救护教育的实施方案
人人学避险 人人懂急救
教学生掌握应急救护知识
既是对家庭及社会的一份责任
更是一堂与生命同行的育人课
为进一步提升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质量,着力增强广大师生健康素养,提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近日,市教育局、市红十字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应急救护教育的实施方案。
01
总体要求
把学生应急救护能力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02
实施范围
全市各类公民办中小学(含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以下简称“中小学”)。
03
工作目标
通过3年左右时间——
◉实现全市中小学学生应急救护教育参与率100%
◉初中阶段学生救护培训(含“CPR+AED”)参与率100%
◉高中阶段学生初级救护员(含“CPR+AED”)持证率100%
◉教职工应急救护培训(含“CPR+AED”)参与率100%
◉校医、体育教师等重点教职工救护员培训(含“CPR+AED”)持证率100%
◉学校配备1名以上救护师资覆盖率100%
◉学校自动体外除颤仪(AED)配备率100%
04
主要措施
1
保障应急救护教育课时
在开齐开足健康教育课的基础上,突出应急救护教育,增加安排专门课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月安排1节应急救护教育课,高中阶段学校每两个月安排1节应急救护教育课。学生军训期间规范开展覆盖全员的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教育。
2
健全应急救护教育课程体系
在严格落实国家健康教育课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中小学应急救护教育地方课程体系。
·幼儿阶段,结合家庭教育,重点开展萌发幼儿识别危险的意识,学习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
·小学阶段,重点开展安全避险和应急救护科普教育,基本掌握游泳技能,知道骨折和心肺复苏的处理原则与正确处理方法;
·初中阶段,掌握在踩踏事故、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中的自我保护和逃生技能,掌握溺水自救和配合他救的方法,熟悉实施心肺复苏的步骤及操作方法;
·高中阶段,能有效运用所学防身术动作技术进行防身和解脱,理解掌握医疗救护基本知识,学会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心肺复苏等意外伤自救互救的基本要领和方法。
强化自救急救技能考核,适时将“CPR+AED”技能训练纳入初中阶段以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到2030年,原则上初中毕业生人人掌握游泳技能,高中毕业生人人掌握初级救护技能。
3
深入开展安全专题教育活动
督促各中小学严格落实“1530”安全教育模式,纳入督导评估体系,努力实现防范关口前移。强化学习运用,将应急避险救护教育融入学生社会实践、团组织和少先队活动等,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专题教育活动。各中小学每月至少安排1次针对防震、防火、防爆、防灾等主题应急演练。通过应急演练帮助师生熟悉疏散路线,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技能,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主动遵守各项安全行为规范。
4
强化应急救护师资保障
整合师训资源,对应急救护师资进行全员过关式能力培训,提高针对性、实效性,提升应急救护教师课程实施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
5
加强教职工专业能力培训
分批次分类别组织教职工进行应急救护全员培训。着力加强体育教师、校医、班主任、宿舍管理员等重点人群救护员公益培训。校医、体育教师通过救护员培训(含“CPR+AED”),取得救护员证书。重点加强应急救护师培育,实现每所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应急救护师。
6
加强应急救护设施设备配置
学校应按规定配置应急救护设施设备,在体育场、体育馆、医务室、宿舍区等场所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确保一旦出现突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响应,及时妥善处置。
7
强化校家社多方协同联动
充分运用相关部门的专业力量,支持学校应急救护教育。加强校家社协同育人,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发挥家庭教育积极作用,开展学生应急救护技能社会培训。全面推广中小学游泳技能教育,提高学生应急自救能力。
地震来临
往往让人措手不及
如果我们掌握一些避险逃生知识
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损伤
地震预警、逃生、自救等知识
赶紧学起来吧
提前做好地震逃生准备
开通手机预警
争取逃生时间
各种手机型号的打开方式
01
华为
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02
小米
手机管家→家人关怀→地震预警
03
荣耀
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04
OPPO/一加/真我
设定→安全→SOS紧急联络→自然灾害警报→地震警报
05
vivo/iQOO
天气App→设置→地震预警→启用地震预警服务
06
苹果/三星/其他手机
搜索“地震预警”关键词,自行下载相关App
除此之外,我国部分地震多发地区的居民家中还安装了地震预警系统专用终端。它就像是一个小型的电视屏幕,一旦地震来袭,地震波抵达倒计时等预警信息就会出现在屏幕上,提醒用户赶快避险。
遭遇地震如何增加逃生几率
地震来临这四个动作要牢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