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很久以前,在一场庄严殊胜的法会上,普贤菩萨端坐莲台,身放金光。

莲台周围,文殊菩萨与众多比丘、菩萨齐聚一堂。法会氛围庄重肃穆,但在场的众生却隐约感到了一种忧虑。

这忧虑并非来自他们的内心,而是弥漫在整个时代之中。

文殊菩萨首先开口,他向普贤菩萨合掌行礼,声音中带着沉重:“大士,末法时代的众生福薄慧浅,烦恼如同山岳般沉重,根机远不如正法、像法时期。我等修行者,该如何度化他们?又有什么方法,能帮助这些迷失在烦恼中的人走出黑暗?”

一、

普贤菩萨睁开双眼,目光如水般柔和。他环顾四周,看到那些发愿度化众生的修行者,每个人的眼神中都充满期待。

他缓缓开口:

“文殊菩萨所言极是。末法时代的众生,业障深重,与佛法的因缘越来越远。他们沉迷于五欲六尘,不知修行的要义;即便发心学佛,也常常入门不对,走了许多弯路。”

这几句话,仿佛点破了所有修行者内心的迷茫。末法时代的修行确实不易。众生烦恼重重,修行的路上险阻遍布,稍有不慎就会迷失方向。

有人苦修多年,仍不得其法;有人精进持戒,却难敌内心的妄念。这一切,究竟该如何破解?

普贤菩萨闭目片刻,回忆起释迦牟尼佛当年在灵山法会上所作的预言:“末法时代,众生刚强难化,需要特别的方便法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睁开眼,语气中多了一份慈悲:“这个法门,不需要高深的智慧,不需要极大的付出,也不需要超凡的福德。只要记住五个字,依教奉行,便能得度。

五个字?现场顿时一片寂静。无论是比丘还是居士,每个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普贤菩萨的身上。

五个字,竟能突破修行的种种障碍?如此简单的方法,真的存在吗?众人屏住了呼吸,生怕漏掉一个字。

普贤菩萨似乎看透了他们的疑虑,继续说道:“末法时代的修行,如同蚂蚁喝水,明知海水无边,却无从下口。很多人修行多年,仍然在原地踏步。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用错了方法。”

这时,一位身着袈裟的比丘起身行礼,恭敬地问道:“大士,我见过许多修行者,他们每日早课晚课从不间断,持戒精严,甚至每日礼拜佛陀数百次。可多年过去,依然心性未得清净。这是为什么?”

普贤菩萨微微一笑,语气平和却透着深意:“你说的这些人,确实很用功。但修行不在表相上用力,就像有人想要到西天取经,却天天在自家院子里绕圈,无论走多少步,都难以接近目标。”

二、

他接着讲了一个故事:“我曾见过一个修行人,他每日念诵大乘经典,背诵的经文已有十万字。可当我问他经中讲了什么,他却什么都答不上来。这就是沉迷于表相,不得真实受用。”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但还有人不解:如果表相无用,那修行该如何开始?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沙弥怯生生地站起身,问道:“大士,那我们到底该如何修行,才是正确的方向呢?”

普贤菩萨的目光落在沙弥身上,语气变得格外温和:“末法时代的众生,烦恼虽重,但本质是相似的。修行的根本在于,先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明白修行的目的。”

他说:“很多人修行,只是为了追求名声、利益,甚至是表面的功德。他们不知道,真正的修行,不在外求,而在内心的觉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明镜,若被灰尘覆盖,再美的风景也照不出来。末法时代的众生,修行的误区有三:执于表相,迷于外境,忘却本心。

比丘们低声议论,有人似懂非懂,有人满腹疑问。

普贤菩萨环视一圈,继续说道:“修行不是为了让别人看到你念了多少经,礼了多少佛,而是为了看清自己的内心。很多人以为修行就是苦行,执着于外在的形式,但这种执着,只会让自己离真实的解脱越来越远。”

他话锋一转,语气更加严肃:“正如有人想取西天经文,却站在家门口画地为牢;有人想洗净镜子上的尘埃,却不知手中的布已满是污垢。他们用尽全力,却未曾走对方向。”

这时,一位比丘忍不住站起来问道:“大士,您所说的三大误区,究竟该如何理解?我们究竟犯了哪些错?”

普贤菩萨微微一笑,语气中多了几分慈悲:“末法时代的众生虽有种种误区,但并非无药可救。正因如此,我才要传授这个法门。这五个字,不是神秘的咒语,也不是复杂的理论,而是通往解脱的钥匙。”

普贤菩萨点了点头,随即开示了这三个误区,并给出了五字法门用来拯救末法时代的修行者,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十分的惊讶。

也让我们知道了,在这个充满欲望的时代,我们到底应该如何修行,才能拥有自己的一片净土。普贤菩萨开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