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娜 报道)自积石山6.2级地震灾后过渡安置和恢复重建消防工作开展以来,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服务理念,紧盯集中(分散)安置点、农村居民住宅、沿街场所等消防安全薄弱环节,抓牢“防、灭、宣、服”四个关键点,以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作风圆满完成了各项消防工作任务。
地震灾后过渡安置和恢复重建共设立安置点182个,板房帐篷9614间,安置群众41485人。为确保受灾安置区域“不起火、不冒烟”,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紧急召开专题会议,第一时间抽调全省107名业务骨干,成立前方指挥部、建立县级消防工作服务队,划分消防工作服务管理片区,组建灾后过渡消防救援站,配备消防车3辆、装备器材8245件套,设置微型消防站45个。
截至2024年11月25日,所有集中(分散)安置点已全部撤离。但是,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消防救援站却依旧矗立在这片充满祥和的土地上。
1月7日,记者来到了板房搭建的官亭镇消防救援站,醒目的红色,稳重的蓝色,组成了这两层小楼,楼顶的“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十六个鲜红的大字像是告诉过往的行人,万事我们有求必应……
一年以来,民和县官亭镇板房里的消防救援站消防执勤人员主动融入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全身心投入灾后过渡安置和恢复重建大局。将“防、灭、宣、服”一体化工作模式融入灾后过渡安置和恢复重建中,采取“分片、定点、包干”的网格管理模式,严格落实安置点板房2小时巡查制度,每日开展受灾地区村庄“六熟悉”、沿街商铺隐患排查等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累计开展防火巡查提示35272次,帮助灾区群众排查整改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24563条,开展检查42次,专项检查8次,累计为安置点、沿街场所、农村居民配备灭火器4500具,安装一氧化碳探测报警器5542个、独立感烟火灾探测器3012个、监控摄像头106个,完成新建农村家庭、沿街商铺电气线路改造2000余米。
据了解,为了弥补积石山6.2级地震凸显出的消防站距离官亭镇路途较远、消防救援力量无法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短板,在这个即将结束使命的“板房里的消防救援站”百米之外,重新修建了一座能停靠3辆消防车、占地1000平方米的地上两层消防救援站,也是延续“板房里的消防救援站”的使命。建成后的消防救援站,将进一步提升以官亭镇为中心辐射周边3个乡镇的消防救援能力。
1月7日,就在记者来到官亭镇赵木川村村口,被一场热情洋溢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吸引了过去。现场舞台上精彩的表演,台下书写春联的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穿梭的人群中,一眼目光聚焦在“火焰蓝”的身上。他们手里都拿着《消防宣传五进·农村篇》的小册子和《消防宣传进农村》的宣传单,不厌其烦地一人一人、一户一户讲述火场逃生要点、家庭防火和灭火要点、农村火灾预防措施,还时不时会询问和解答一些问题,“大爷,您家里有人抽烟吗?有的话要注意抽完的烟头请及时熄灭,不要乱丢乱放”“大婶,您家里生炉子吗?生了火,晚上睡觉时一定要记得窗户开一条小缝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进村入户宣传和排查火灾安全隐患工作,提升自防自救能力,更强有力地提高人民的防火安全意识和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这也是官亭镇消防救援站永不褪色的使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