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忽然传出一个消息:Baseus倍思宣布与音频创新先驱品牌Bose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件事情我一听说反应就挺大的,觉得有必要说道说道。
大家都知道,在很多领域别人掌握尖端技术,我们负责作为世界工厂大规模生产制造,过往的很多年是这个玩法。然而最近不一样了,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国制造背靠产业集群和体量优势,在研发上各种多点开花,很多行业的技术优势,其实已经握到了我们自己手里,从汽车到军工、从快消到电子皆是如此。我说句残酷的话:只要是被咱们给明确盯上并暗下决心的玩意儿,旁人还能领跑多久,往往就只是个时间问题。
但客观来说,一个东西做得够不够成功,技术和制造不能代表全部。以电子消费品举例,有些牌子它没做起来,不是技术和制造的问题,更多是品牌运营、产品定义、渠道拓展耕耘这些软实力差了意思。东西好是一回事,你做的东西是不是市场最需要的最青睐的,你的打法有没有匹配这一切,你进不进得去,这些都是学问,很多牌子冲锋路上就是倒在这些地雷阵里。
说回来就是,我能预见到越来越多的国外知名电子品牌,为了生存他们需要适时的和国内展开合作,头低一下总比像路易十六一样分头行动要强;同理国内品牌寻找合适的国外品牌进行互补性联手,也是合则两利的大趋势。我只是没想到倍思动手这么快,而且选得这么准 ……BOSE,BOSE这个牌子,太合适了!
我跟大家说,BOSE真的,它在民用领域当年左手握着独步天下的主动降噪技术,右手揣着汽车音响领域里的强大技术实力,也是风光无限。BOSE的优势在于手上还是蛮多MIT的技术底子留存着,在如今这个竞争过于激烈的局势下,新鲜元素的注入势必会让人更加期待。
而倍思呢,2021-2023连续三年位列全球伸缩线充电产品销量统计第一,近三个季度TWS耳机中国出货量第五,这几年无论是充电品类还是耳机品类,都处在高歌猛进的状态下,还跟QQ 音乐臻品音质做了深度合作,可以说是个人生活/办公电子消费品领域里,不光姿态积极风生水起,还有各种余裕去做布局做拓展。
这里举个例子,倍思Bowie MC1耳夹耳机,这是最近最火的品类了对吧?现在不光说大城市写字楼这种场景,就是下沉到小城市和村镇,大家也都知道开放式耳机相对于入耳式TWS更“潮流”。而开放式耳机里,耳夹式相对而言运动色彩淡泊一些,饰品属性却无疑更重(所以更有时尚单品属性)。这个品类此前的一个大问题是什么呢?是贵!动辄大几百上千,并非是个贴合所有人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的售价区域吧?然后倍思这款2024年底发布的MC1,首发到手价269元,不光杀伤力非常直观,更实际的意义是为目标客户提供了一个该价位段“白牌”“山寨”以外,真正品质靠谱的品牌货来做选择。这充分彰显了倍思对于市场的敏锐嗅觉、和决策的坚定明确、以及研发端的强力迅速——以上这三样,很多品牌其实是不具备的,尤其国外老品牌,这种发现需求立马针对性着手做研发去迅速解决需求的打法,他们原本没可能跟得上这种节奏。
那么,战略合作,就不光能达成一种视角与资源的有益互补,还能给消费者提供更多具备长远纵深的期待值。以BOSE的技术沉淀和品牌势能来为倍思做补充,用倍思的行业经验(尤其是在中国市场里厮杀出的年轻气盛、杀伐果决)来给BOSE打一针肾上腺素,这种合作落到深处实处了对双方都会有很大的益处。互相合作互相成就互相取长补短,对谁都是好事。
总之,像倍思与BOSE达成战略合作这种斜刺里杀出一个“双向奔赴”的戏码,未来会更多,咱们啊,拭目以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