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人怎么摆脱上班的痛苦?
问了一下DeepSeek,普通人怎么摆脱上班的痛苦?
回答的第一点让我陷入沉思:它说想要摆脱痛苦,就得先明确痛苦来源,再对症下药。
很少有人追问自己每天上班的痛苦来自哪里,因为一旦陷入痛苦的情绪里就容易丧失行动和思考,以致于很难对现状做出改变。
职场上的痛苦大致可以分为两种:进化性的疼痛和系统性的内耗。
我把它概括为「成长之痛」和「平庸之苦」。
这两种痛苦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在自我实现过程中的阵痛,后者却是意义缺失的迷茫和焦虑。
成长之痛往往是主动选择的,它是建设性的压力。
平庸之苦经常是被动承受的,它只会带来消极的职场情绪和职业倦怠。
现实是,在职场上我们往往陷入了一个最差的状态:摆脱了不该摆脱的,承受了不该承受的。
比如:
明明更擅长文字创作,却不得不去做社群服务;
明明对数字不太敏感,却因为专业对口去做了财务;
明明很有创意脑洞很大,却去做了必须按照标准执行的审核。
大部分普通人上班的痛苦,其实都是在做着以为「不得不做」的工作,在不喜欢和不擅长的工作岗位上耗尽热情,把战术勤奋当作战略努力,吃着平庸之苦。

怎么让日常的平庸之苦可以转变为成长之痛?
DeepSeek 为我提供的摆脱痛苦的办法是:「真正的优势往往藏在你愿意主动投入的事情中。通过系统性的自我梳理和职场策略调整,完全有可能让工作更接近你的天赋区。」
当你找到了愿意主动投入的事,也就找到了自己喜欢且擅长的那份职业。
你会发现一旦你开始做这样的事,你的痛苦会完全不同。

找到优势,摆脱平庸之苦
这让我想起《好东西》的导演邵艺辉。
邵艺辉从小的梦想就是做导演,但考大学的时候她犹豫了,因为导演是强势、干练、气场很足的人,但她身形小,声音更小,性格柔弱,害怕和人起冲突,连她自己都觉得不适合做导演。
这件自己喜欢的事,因为觉得不合适,她主动放弃了。
所以她进了文学系,毕业以后进编剧公司写剧本,都是设定好的大纲,她写的很没意思,因为不能带自己的创意。
后来做了几份工作都没有什么成绩,直到有师兄对她说,「你应该做导演」。
她开始写自己的第一部电影《爱情神话》的剧本。
过去做什么都做不好的痛苦和挫败,在写剧本的时候一扫而空,因为这样的剧本是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写的。
虽然从写剧本到拍出来,这中间经历了非常多的「成长之痛」,但邵艺辉反而在一次次全力投入中,慢慢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当初觉得自己不合适的那些点,也因为喜欢而做成了擅长。
细腻敏感,她就用在打磨剧本上;
说话直接,变成了她坚持底线提高效率的方式;
没有做过导演,不懂行业规则,那就按自己的方式打造一套另外的规则。
当她开始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情时,职业焦虑变成了想要做得更好的鞭策,她说除了拍电影,自己没有别的爱好,就想把这件事做到最好。
我最欣赏她的地方是,敢于从平庸之苦中挣脱出来,去主动承受成长之痛。
从结果来看,她也为此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重成就。
你可能觉得邵艺辉很幸运,她从读书阶段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大多数普通职场人很难通过自己找到优势,可是我们可以借助工具,通过学习尽早发现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你的优势是什么?
如果说我们每天痛苦的工作,都是在忍受一种平庸之苦,那怎么才能找到自己的长板?怎么能确定自己是不是正在承受成长之痛?
从邵艺辉身上我学到的是,一旦确认了自己的优势,就能通过优势去发现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才能摆脱上班的痛苦。
这里分享一项调研数据,其实90%的人都在从事自己不擅长的工作,只有10%的人做的是自己擅长的事业。
找到并发展优势,你自然就可以成为前10%的人。
人人都有优势,它是我们对这个世界天生的感受和行为方式。
举几个例子:
同样一句话,你听了之后特别感动,泪流满面;你的伴侣就会问,这有什么好哭的?那很有可能你有共情力,他没有。
老板说,这个项目的结果很不满意。你听了就非常紧张,觉得完蛋了,自己没有做好,让老板失望了。但你同组的同事可能会问,那老板,怎么样你觉得满意?怎么做才能更好?
你可能有交往力,很在乎跟老板之间的关系;但是你的那个同事可能有目标力,他在乎的是「我要做什么事情才能达到那个好的结果」。
开会发言,你可能听完别人的汇报,脑子里马上一二三四点总结好重点了,等你想说的时候,同事却把会议记录都展示出来了,尽管在你看来记的真是乱七八糟。
很有可能,你的分析力在帮你把外界信息条分缕析地归纳好,同事的行动力却不允许他想太多,马上做才行。

发现了吗?优势能帮我们认识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同时,优势也是我们能够在某件事上轻而易举比别人做得好的原因,帮助我们找到精准努力的方向。
美国一所大学曾经做过一项研究,他们用三年时间,训练1000人的阅读能力,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有阅读天赋的人,在经过训练后,每分钟能读2900个单词,是没有阅读天赋的人的整整20倍。
这其实就是一个人的优势差异。
在同样环境下,你比其他人花费更少的努力,却做得更好的那件事,就是你的优势所在。
每一个成年人都有义务了解自己的优势,这是花时间研究自己的一条捷径。
而且,这条捷径,我们已经帮你做了探索。
优势训练营,是我们花了超过3年的时间,开拓的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目的就是帮助普通人可以更快地发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精准努力,摆脱低效勤奋。
现在加入「优势定位训练营」
你将能得到1份精准优势测评
+专业优势报告解读
+2次大师讲师私房解读
+3节精华音频课+4天实战作业+5天社群服务
识别你的天生优势,定位核心竞争力
今日限时特价9.9元

对不够了解自己,却又想深入挖掘自己的人来说,优势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但了解优势的人并不多,知道怎么把自身优势发挥出来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前段时间,杨天真直播面试助理,她反复问了几个问题:
你的优点是什么; 你的高光时刻有哪些; 你最强的能力体现在哪里;
本质都在问一个问题,你的优势是什么。
但评论区很多人都表示自己其实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
所以,为了帮助更多20岁-40岁的职场人少走弯路,尽快找到自己的优势赛道,尽早实现升职加薪。
我的老板崔璀和团队一起,花了将近1年的时间,将她12年的管理经验、创业实践,联合专业测评机构,研发出了这款优势测评。
这是我们帮助每个人研究自己的一个入口。
「我们想用这种方式,把重要的优势视角普及给更多的人,帮助更多对自己不够自信,遭遇职场瓶颈、人生迷茫的人,走出困境,做出正确选择 。
——Momself创始人、CEO崔璀」

- 崔璀 -
在优势测评的基础上,我们已经有50万+学员加入过「优势定位训练营」,并且都给出了自己的反馈。
这套训练营课程,是在测评之外,赠送1套优势音频课+测评报告解读直播+两节私房优势解读课。
在音频和直播课中,崔璀会带领你用成功画面法等具体实用的工具,去确认你的人生目标,找到那个未来10年不会变的人生赛道。
有些人跌跌撞撞换了无数的工作才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
我们多年的研发,把这个过程压缩到了5天。
这个训练营目前也已经帮助很多人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职场进阶。
训练营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块:
1、重新认识自己:
一份优势测评,120道题10分钟,拿到自己四大核心优势报告,优势教练1V1解读,深入分析现在的职场卡点;
2、激活发展潜能:
大师直播课,教你如何把优势发挥到极致,成为不可替代的人;
3、学会沟通,放大你的优势;
用优势视角,找到真正专属你的沟通密码。
4、优势行动计划
找到未来几年的方向,明确去那个方向的路径。
课程研发人员全部来自权威机构,样本覆盖10000+职场人,集结150个行业上千个岗位,尽量贴合国内职场人的实情。

这样一个结合了理论和实战的训练营,当前只需要9.9元,超值的体验还在于:
1、专业的「优势测评」,找到你的核心优势
这个测评这个测评基于马丁·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西方心理学界公认的人格特质模型-FFM人格模型及中国人格结构理论。
测试完,你会得到一份几千字的测评报告。
你的优势是什么,具体表现是什么,有可能遇到的困扰,以及应对建议,清清楚楚。

2、一套优势精品课程,教你如何发挥优势,避免无效努力

▲上下滑动阅读
3、优势导师亲自解读你的优势报告,让你听了就能行动
我也遇到过很多人问我:是不是做个测评就可以了?
我都会告诉他们:
不是的,我们的测评解读报告有几千字,包括你的优势图谱、专属的行动化建议,这些具体如何解读,行动化建议如何操作,盲点如何破除,必须要有专业人员的指导。
我们准备了1V1 优势导师专业优势报告解读,以及两次大师讲师直播解读,帮助真正弄明白自己的优势。

4、随课附送豪华礼包,帮助你更好了解优势,快速成长。

在优势测评推广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无数宝贵的好评和反馈。
我们生活中不缺努力的人,但能够看到自己优势并将其发挥得当的人,却很少。
正如美国人本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说:
「大多数人穷尽一生去弥补劣势,却不知从无能提升到平庸所要付出的精力,远远超过从一流提升到卓越所要付出的努力。」
「唯有依靠优势,才能实现卓越。」

加入「优势定位训练营」
了解自己的真正优势
今日限时特价9.9元
▼点击这里,也可以测试你的优势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