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靳东,大家都会说:“这小伙儿演啥都像干部,咋连说话都带着股正气?”最近你还真要感谢他,人家还帮咱老人提过好建议呢!”

靳东的职业生涯,活脱脱就是部励志剧。

1976年出生在山东济宁农村,5岁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啃窝头长大。初中毕业那会儿,他在酒吧当过驻唱,在工地扛过水泥袋,最穷时兜里只剩五毛钱买馒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能想到,这个愣头青后来能成电视里的“书记专业户”?

命运的转折藏在1998年。

他在电视剧《母亲》里跑龙套,老戏骨岳红对他说:“小子,你这眉眼周正,该去考中戏!”23岁的靳东揣着借来的路费进京,硬是打破中戏“22岁以下”的年龄限制,成了刘烨的同班同学。那会儿刘烨总拿喇叭喊:“快看!中戏史上最老新生来啦!”

真正让人记住他的,是2015年的《伪装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演李雪回忆:“他往那一站,连群演都下意识挺直腰杆。”靳东在这部电视剧表演中注重细节,赋予角色更强的真实感。

面对敌人时冷峻犀利,面对亲人时温柔关切,面对组织时坚定忠诚;表演拆装手枪的熟练动作、整理领带的优雅姿态,凸显角色的专业与冷静。

他所饰演的明楼,台词多为长句且信息量大,靳东的语速、停顿和语气都恰到好处,既符合角色身份,又让观众听得清晰明白。

因为在《伪装者》中,凭借复杂的角色设定、细腻的演技、突出的角色魅力以及丰富的感情线,成功塑造了明楼这一经典形象。他不仅让观众记住了这个“三重间谍”,也奠定了影视圈“精英专业户”的地位。

但靳东最让中老年观众暖心的,还是戏外的实在劲儿。

今年两会,他提出“给3亿老人建国家遗嘱库”,说得句句在理:“手写遗嘱容易作废,区块链存证法院72小时就能判。”北京有位刘阿姨,为争套老房子打了三年官司,听说这提案直拍大腿:“早该这么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年有人笑他“总演干部”,可老百姓就爱看这个。

《温暖的味道》里他演驻村书记孙光明,挽着裤腿帮老乡摘苹果,手把手教电商卖货。咱说句心里话:“这哪是演戏?跟国家干部驻村时一个样!”

当然,靳东也栽过跟头。

2017年被人扒出“诺贝尔数学奖”口误,全网嘲他“装文化人”。他倒实在,上节目自嘲:“俺就是个中专毕业的农村娃,不懂就学呗!”后来他在《精英律师》里背完三大本法条,连专业律师都挑不出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让老影迷感慨的是他的孝顺。

2020年父母来北京给他过生日,老爷子握着孙子的手直抹泪:“东子出息了,没给老靳家丢脸!”如今他当上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下乡演出专挑偏远山区,在贵州苗寨连唱三小时,嗓子哑了还跟老乡喝摔碗酒:“艺术不能光在城里转悠!”

说到底,靳东戏里演的是家国情怀,戏外活的是百姓冷暖。他在新剧《欢迎来到麦乐村》里的台词说到:“甭管多大官儿,脚底板沾泥才踏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