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过程中转移财产的行为,并不会直接构成刑事犯罪。
当夫妻一方在离婚时,出于侵占对方合法财产的目的,采取隐藏、转移、变卖、损毁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等手段,这些行为通常被视为妨碍民事诉讼的违法行为,并不会上升到刑事犯罪的层面。
对于恶意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一方,在离婚财产分割时,法律将对其予以相应的制裁。具体来说,这部分被隐藏、转移、变卖或毁损的财产,将作为该方的财产份额,而另一方的应得份额则应从其他夫妻共同财产中补偿。若其他财产不足以补偿,差额部分应由该方以现金方式补足。
若离婚后,另一方发现对方有恶意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仍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此类诉讼的时效期为三年,自发现之日起计算。
此外,对于恶意转移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等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人民法院有权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罚款或拘留的处罚。若行为构成犯罪,则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具体而言,以下情况可被视为恶意转移夫妻共同财产:
1. 在离婚诉讼中未如实申报财产,且在诉讼期间擅自转移资金,无法合理解释其用途,这将被视为隐匿和转移财产。
2. 当取款行为发生在夫妻感情出现问题之后,且金额明显超出日常生活所需,又无法给出合理解释时,同样视为转移财产。
3. 若在离婚诉讼期间,未经对方同意且未获得相应对价,擅自将股权转让给成年子女,这也被视为恶意转移财产。
4. 未经配偶同意,擅自出售房屋并在配偶起诉后确认买卖合同无效的,也构成转移财产的行为。
例如,当夫妻感情出现裂痕时,若一方擅自将共同所有的房产以赠与或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转让给近亲属,由于这种行为并非出于善意,因此被转让的房产在法律上仍可被追回。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点击下方图片直接进入律师咨询中心,咨询本地律师!
7×24小时不间断律师语音回复 15万律师为您免费在线解答
法妞问答∣3分钟100%解决法律问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