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还是盒马?你选哪一个?
两者都是以会员制为核心的仓储式零售模式。然而过去一年,盒马忙着清仓、关店、裁员、降薪,山姆却一路高歌猛进,有望突破千亿营收大关。山姆究竟靠什么做到的呢?
论价格,盒马早就推出了平价策略,针对山姆大打价格战,战况激烈。论品质,过去一年两家都在品控上出了不少问题,可以说是不相上下。可最终的结果,山姆和盒马就像两个平时作业总出错的学生,一个考试不及格,另一个却考上了清华北大。山姆到底凭什么呢?
去过山姆的朋友都知道,这家超市有点特别。别家超市开门做生意,都希望进来的人越多越好,山姆却采用会员制,想进去得先“验资”,不是看你有多少资产,而是看你有没有他家的会员资格。会员费一年260元,没有会员就不能进入。
当然,盒马也有会员制,价格和山姆差不多,但盒马超市谁都能进。要是你有会员卡,它就给你打点折扣,送点满减券之类的;没有会员卡也不妨碍你进去购物。
所以和山姆比起来,盒马属于广撒网,不管是不在乎价格的中产,还是喜欢薅羊毛的普通人,它都想赚他们的钱。尤其是这几年,盒马搞出了盒马生鲜超市、盒马社区团购、盒马精品超市,还有盒马折扣店(英文名叫盒马never business,简称盒马NB)等,足足12种业态,感觉是谁的钱都不想放过。
但盒马真的把每个用户都抓住了吗?看似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构建了不同业态,却导致了一个严重问题:价格体系混乱。比如说,红颜草莓在盒马鲜生用平价也要39.9元一斤,可在盒马NB店只要29.9元。爆品瑞士卷,盒马鲜生最便宜卖26.9元一盒,要是想更便宜,还得额外找俩人拼单,而在盒马NB就只卖19.9元。
当然,盒马NB本身是折扣店,里面商品在品质和保质期上可能与盒马鲜生有差异,价格不同也正常。但盒马偏偏强调,盒马NB之所以便宜,是因为自有品牌占比高达60%,能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追求低价。既然能保证品质还低价,两边商品又高度重合,很多人就会想,我为啥还要买盒马鲜生的会员卡呢?混乱的价格体系让盒马渐渐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再看看山姆。和盒马比起来,山姆的商业逻辑简直反人性。超市卖货的传统模式是人找货,简单说就是顾客想要什么,超市就卖什么。大部分超市都是把市面上已有的商品大量摆上货架,哪种卖得好就继续卖,卖得不好就撤柜。但山姆却另辟蹊径。为什么山姆能做到呢?
因为山姆有一套成熟的买手采购体系。买手们通常在某一领域积累了十几年经验,对产品甚至整个生产流程都了如指掌。他们结合对会员和行业的了解,进行全球采购,把性价比高又有特色的产品摆上山姆的货架。这样一来,山姆销售的商品就有了一定差异化。
同样追求低价,别的超市可能到处找供应商比价,谁家便宜选谁,山姆却和很多供应商达成长期合作关系,甚至帮他们扩大生产规模,一起降低成本。不仅如此,山姆还和供应商共同研发,推出的爆款单品接连不断。盒马现在最拿得出手的爆品瑞士卷,山姆早就做过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产品的稀缺性是山姆坚持会员制的核心,由此可见,核心竞争力有多重要。
盒马和山姆面对消费群体的姿态完全不同,很有意思。盒马态度谦卑,不管是不是会员,都欢迎来购物。要是你觉得盒马鲜生太贵,别担心,还有性价比更高的盒马NB。但山姆就很强势,像甲方一样。想要我的产品?办卡吧,而且是单独收费的那种。
目前山姆在国内有500万会员,普通会员卡年费260元,卓越会员卡年费680元,光按普通会员算,一年光是会员费收入就高达13亿。当然,山姆能一路高歌,不只是靠独特的买手体系,还因为它很会拿捏用户心理。山姆经常在门口牌子、室内墙壁上写这么一句话:我们为什么只允许会员进入?
因为我们要为精英提供高品质商品。那谁是精英呢?当然是推着超大号购物车在山姆超市闲逛、采购、试吃的付费会员了。它用260元的付费门槛,给用户提供了一种强烈的阶层心理认同感,就好比你和姐妹聊起自己新买的包,是C字母打头,但不是Coach,而是Chanel。说到底,山姆还是玩透了奢侈品对中产的心理影响这一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