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价持续高位震荡。23日,伦敦金价格定格在3023.17美元/盎司,相较于20日的历史新高3057.51美元/盎司下跌逾30美元。21日,伦敦现货黄金价格还曾一度触及2999.268美元/盎司。从品牌金饰的价格来看,周大福、周生生等品牌的价格都有所回落,例如周生生24日足金价格为915元/克,而20日的克价为923元,已下跌8元/克。
对于此轮金价下跌,分析认为,因部分投资者获利了结,金价在创下历史新高后出现回落。“当前黄金价格处于历史高位,短期波动性有所增大,但长期来看,美元信用弱化及地缘博弈的底层逻辑未变,投资者仍可通过多元化方式参与,但不同类别的投资,风险程度也有所不同”,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指出,比如实物黄金适合长期持有,但需考虑存储成本及流动性问题。
金价踩下“急刹车”
是落袋为安还是逢低加码?
3月以来,国际金价涨势如虹,一度突破3000美元/盎司大关,最高涨至3057美元/盎司,创下历史新高。然而,就在几天前,这一火热行情急转直下。
金价的急升急跌,
使得相关话题屡屡登上热搜。
现阶段,
还能入手黄金吗?
Tip1
1
消费市场分化
随着国际金价的下挫,国内金饰价格也从近期高点回落。昨日,周生生官网显示,该店足金饰品价格为916元/克,比起3月20日的923元/克跌了7元。周大福的足金饰品价格昨日为918元/克,老庙黄金足金饰品价格则为914元/克。
在“金价”热搜词条下,有网友称自己刚买就跌心情复杂,但更多网友对目前的跌幅表示不满,“涨是疯涨,跌是微跌”“涨这么多了,回调不到1%”“上月才800多元/克,这个月就‘跌’到了900多元/克”……
“现在金价这么高,店里生意很淡。”城区一家黄金饰品门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高金价抑制了许多顾客的消费欲望,近期光顾该店的顾客中,多是用家中原有的旧金饰换新款饰品。
与之相对应的是银行的实物贵金属销售情况。昨日,城区一家银行网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国内金价从2023年10月开始一路走高,该网点的实物贵金属产品从那时起就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尤其是小克重的金条产品十分受欢迎,“客户通常要预约1周左右才能拿到现货。”另一家银行网点的工作人员透露,2月份有客户一次性购入了3公斤左右的金条,当时的价格为680元/克左右,以昨日该行金条的报价721.72元/克计算,该名投资者账面上赚了超过12万元。
市民张女士此前投资了多年指数型基金,累计亏损达到30%。去年3月,她决定换个“赛道”,转而投资黄金ETF基金,“当时的金价在我看来已经很高了,就拿一点闲钱试试水,现在已经把之前指数型基金亏掉的钱全赚回来了。”虽然投资有盈利很开心,但张女士很是后悔当初没有多买一些。
Tip2
01
机构提示风险
由于近期金价波动较大,多家银行迅速作出反应,对业务进行调整并提示风险。
3月21日,中国建设银行发布公告称,近期国内外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市场风险提升,请客户提高贵金属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合理控制仓位,及时关注持仓情况和保证金余额变化情况,理性投资。
此外,3月18日,上海黄金交易所要求会员单位提示投资者合理控制仓位,做好风险预案。
针对不法分子通过“炒金”“抢金”“套现”等手段诱导持卡人进行信用卡“炒金类”投资,兴业银行发布公告,表示自2025年3月10日起,明确禁止使用信用卡进行黄金交易。
多家银行还陆续对积存金业务进行调整。宁波银行从3月19日起将积存金起购金额由700元调整为800元。中国银行自2月10日起调整积存金产品的购买条件,按金额购买积存金产品或创建积存定投计划时,最小购买金额由650元调整为700元。中国工商银行则宣布,自3月23日起,对个人客户积存金业务风险测评进行优化调整。若有投资者要办理该行积存金业务的开户、主动积存或新增定投计划的,需通过该行营业网点、网上银行或“中国工商银行”App等渠道,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取得C1-保守型及以上的评估结果,并签订积存金风险揭示书。该行还进一步提醒,近期黄金价格持续波动,建议客户避免盲目“炒金”,需基于自身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此举旨在通过提高门槛减少短期投资行为,引导投资者理性参与黄金定投,同时防范市场波动风险。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趁着金价上涨,有投资者出手卖金,但卖出后金价就突然“飙升”。类似的案例,让很多投资者陷入两难:是落袋为安还是继续持有?另外,许多人也面临着“不买担心继续涨”“高价入手担心跌”的挣扎。对此,多家投顾机构表示,黄金投资在短期内存在一定风险,尤其当金价处于高位时,投资者不应盲目追高,若市场出现技术性回调,可视情况考虑逢低酌情买入,但应避免使用杠杆冒险投资。最重要的是,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财务状况,理性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
记者丨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任旦雯
编辑:杨慧萍
二审:陈云
终审:郭好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