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稻田创始人家族可分得约0.98亿元股息,占总分红金额已然过半。
3月24日晚间,十月稻田(09676.HK)正式披露2024全年业绩公告。公告数据显示,2024年,十月稻田实现总收入57.45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约18.0%。经调整净利润3.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5.5%;股东应占利润为2.04亿元,而上年同期则亏损6486.3万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为近四年来的首次年度盈利。
而十月稻田能够扭亏为盈的关键,一方面在于玉米渠道持续发力,正逐步演变为十月稻田未来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另一方面,十月稻田对销售渠道布局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弱化对电商平台的依赖,转而聚焦线上自营店以及现代商超渠道的建设。
然而,十月稻田在发展过程中亦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给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和财务稳定性带来潜在风险;另一方面,家族企业其较为慷慨的分红策略引发了市场的担忧情绪。此外,消费者针对玉米食品安全方面的投诉仍屡见不鲜,对十月稻田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口碑造成了一定影响。综合来看,十月稻田的未来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有待时间的进一步检验。
第二增长引擎初显成效
依据十月稻田业绩公告中对产品营收的拆分,大米产品实现营收40.14亿元,同比增长4.8%。尽管这一增速相较于整体营收增长而言略显滞后,但大米产品作为其核心产品地位依然稳固,占据总收入的69.9%。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玉米产品营收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2024年录得8.1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23.2%,其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亦由2023年的2.7%跃升至2024年的14.2%,展现出成为十月稻田第二增长引擎的潜力。

图片来源于:十月稻田2024全年业绩公告
深入探究玉米产品营收飙升的背后原因,实则得益于消费者对健康、低脂食物需求的持续攀升。当下,消费者的饮食观念正逐步从注重“吃好”向注重“吃健康”转变,对营养均衡、低脂肪和高纤维食品表现出强烈偏好。十月稻田敏锐捕捉到这一市场趋势,突破传统主食品类限制,将玉米产品向轻食化、零食化方向转型,成功切入全新的快消品赛道。
相比之下,大米虽作为高频消费、刚需且复购率高的品类,市场体量庞大,但鉴于其属于精致碳水范畴,市场需求增速正逐渐放缓。
展望2025年,这一趋势有望延续。3月9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大力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公众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中的研究预测,若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此外,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中明确指出,鼓励主食以全谷物为主,适当增加粗粮摄入并减少精白米面摄入。这一系列政策导向与健康消费趋势,为十月稻田的品类转型和市场布局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与机遇。

图片来源于:十月稻田2024全年业绩公告
2024年,十月稻田的核心销售渠道依旧聚焦于线上渠道,该渠道实现营收33.06亿元,同比增长8.9%。然而,值得关注的是,线上渠道的内部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线上自营店正逐步成为十月稻田的渠道重心。这一战略调整的核心驱动力在于线上自营店具备较高的毛利率优势。
与此同时,现代商超渠道亦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实现营收10.13亿元,同比增长55%。业绩公告中对此解释称,这一增长得益于与优质客户达成深度合作,从而有效带动了销量的提升。
从当前的收入走势来看,十月稻田在有意弱化对电商平台的投入,将战略目光聚焦于线上自营店与现代商超渠道,二者极有可能成为其未来渠道布局的主要方向。此外,多渠道布局也为十月稻田营收稳定性提供一定支撑。
高分红策略争议与产品质量隐忧
但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十月稻田的贸易应收款项达到3.77亿元,同比增长55.4%;其他应收款项为2.16亿元,同比增长26.76%。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企业资金回笼压力增大,更可能增加坏账风险,十月稻田未来业绩的不确定性显著上升。
此外,十月稻田公布了2024年的分红计划。董事会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向全体股东派付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164元(含税),金额总计约为1.75亿元。这意味着,约86%的归母净利润被用于分红。据招股书披露,十月稻田上市前,其创始人王兵和赵文君夫妇及家族人士合计持有公司71.4%的股权。另据天眼查显示,其创始人王兵(持股27.435%)及家族人士赵文君(王兵妻子,持股2.9424%)、赵淑兰(赵文君姐姐,持股9.9723%)、舒明贺(王兵外甥,持股15.785%)合计持有公司56.1347%的股权,据此粗略计算,十月稻田创始人家族可分得约0.98亿元股息,占总分红金额已然过半。
回顾过往,2020年、2022年和2023年,十月稻田分别派息5000万元、2亿元、3311.27万元。然而,这三年公司累计亏损7.23亿元,这一情况使得十月稻田于2023年10月中旬上市募资的动机显得不够纯粹。
高分红策略在家族企业中虽较为普遍,但留存收益过少可能导致企业在研发、市场拓展、渠道投入等关键领域资金匮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企业未来的增长潜力。
而在消费者反馈方面,黑猫投诉平台上集中暴露出十月稻田玉米质量问题。众多用户反馈,从拼多多、天猫超市等不同渠道购买的玉米出现发霉、酸臭等问题。这一现象亟需引起十月稻田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图片来源于:黑猫投诉
总体而言,2024年十月稻田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在产品结构和渠道布局方面彰显出积极转变与潜在发展动能。不过,其面临的诸多挑战亦不容轻视。在复杂且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十月稻田能否精准锚定发展方向,达成可持续的稳健发展,已然成为市场密切关注的重点。
作者 | 王昊宇
编辑| 吴雪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