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许世友一生传奇故事很多,但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只有两件事,两件和生活贴边的事儿。

一是喝酒,二是比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961年,何子友与儿女合影

事实上,也确实少有人能在这两件事上赢过许世友,但许世友却曾在这两件事上败在同一个人手上,此人就是原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的夫人何子友

何子友学过武,也很能喝酒,但她比许世友将军更长寿,2016年去世的时候已经103岁高龄。

据说何子友晚年日常仍然练武,身体素质好得出奇,声若洪钟、思维敏捷,百岁高龄时与来登门拜访的南派少林甘凤池拳法的第六代传人胡振国交手,双方你来我往,何子友丝毫不落下风。

何子友深刻诠释了一句话——巾帼不让须眉。

何子友是武当太和门第十二代传人,是被写进《中国武术史》的传奇人物,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活着的传奇人物。

1913年2月,何子友出生在四川苍溪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因为家里实在太穷,都揭不开锅了,经人介绍入苍溪城内的“景武拳房”当勤杂工。

也是在“景武拳房”时,何子友拜师李德源习武。

李德源在民国初年可谓是名噪一时的高手,擅长“排五毒殛手”,其女李莺莺与何子友交好,也是在玩耍时,李德源注意到了何子友虽然身体孱弱,但很灵活,破例传授其武艺。

应该指出的是,何子友学武期间,正值红四方面军转战川陕时期,苍溪被红军解放后,何子友的父亲还曾出任过乡苏维埃政府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红军撤离之后,何子友的父亲也被敌人杀害,当时已经学成一身武艺的何子友受党组织召唤,返乡参加革命。

后来何子友的这段经历被写进了民国编订的《陶氏宗谱》:

“民国12年,有何氏女,名子友,苍溪回龙场人,初入景洪拳房,以杂役用,有天赋,后师从李德源习武,12年足不出户,习得“排五毒殛手”诸功,既成、一日外出,未归……”

根据当时资料记载,1933年10月,何子友参加红军游击队,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何子友有一身功夫,当兵打仗也不比男子逊色,不久之后逐渐升任班长、侦察排长。

当时,在红四方面军任师长的许世友听说妇女独立团来了一个武艺高强的女同志,能赤手空拳打死土匪,高兴之余就要上门比试。两人你来我往的缠斗,均拿对方没办法。

对于比试的结果,当时在场的人均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是许世友胜了,也有人说是何子友胜了,但还有更多的人认为,他们两人应该是打了个平手。

据说事后何子友谈起这件事,总会谦虚的说一句:

“是许世友让了我。”

经此一事,许世友与何子友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许世友口中所称,何子友能赤手空拳打死土匪,并不是虚言,而是确确实实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何子友当年在红军任侦察排长,经常带着两三个战士外出执行侦察任务,敌人见她是女人,往往轻视,但轻视的代价不是丢掉生命,就是被红军俘虏,当然第二种选择无疑还是好一些,毕竟红军本身还是优待俘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

当时两军决定共同行动,在部队抵达甘孜后,何长工亲自出面,撮合周子昆与何子友。

周子昆是大革命时期参加的革命,参加过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后来跟随朱老总上了井冈山,是中央红军出身的高级将领,当时正担任红军总司令部第1局局长。

有意思的是,在最开始撮合周子昆、何子友时,两人竟然都不同意。

何子友那时也才20出头,面对上级不断询问应该考虑个人问题,只是一味推脱说等革命胜利以后再说,周子昆比何子友脾气还倔,他那时已经三十多岁还是光棍一个,面对“逼婚”时竟然表示:

“军事地图、作战计划、军事理论,有这三个朋友就足够了。”

何长工本着锲而不舍的精神,介绍两人认识,但那时候周子昆与何子友的关系,也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了解上。

不久之后,因为张国焘的影响,草地分兵后,周子昆就和徐向前投入到了对抗张国焘的行动中,是以当时双方根本无暇顾及婚事。

就这么一耽误,三年时间过去了。

周子昆、何子友一直到红军长征抵达陕北以后,才算是有时间接触,彼此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两人还是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南方八省游击队也将改编为新四军,毛主席点名周子昆到新四军去,原定是任参谋长,因叶挺事先已经要了张云逸任参谋长,所以周子昆改任任副参谋长兼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委员。

何长工一听就着了急,心想老战友的婚事应该赶紧办,就主动找了毛主席说这件事。

毛主席一听,大为“光火”:

“他怎么这事儿还瞒着我,快,快办,要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1937年秋,周子昆与何子友喜结连理。

应该指出的是,网上部分文章中,对周子昆与何子友结婚日期以及新四军成立日期搞得并不清楚。

新四军正式成立时在1938年1月6日,那时周子昆已经到了新四军,并出任副参谋长,所以他和何子友结婚只有可能是在这个时间之前。

周子昆与何子友结婚后,还在一起共同度过了一段日子。

据说两人结婚时,不少老战友都曾去祝贺,许世友更是调侃新郎:

“你胆子真大,竟然敢娶何子友。”

何子友一听,怒目圆睁,瞪了许世友一眼,许世友讪讪一笑,没有再说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8年四五月,何子友也调至皖南前线,任新四军皖南教导队班长、排长,但因为她和周子昆工作都很忙碌,以至于同处一地,仍然是聚少离多。

同年10月,周子昆夫妇的女儿周民出生在安徽泾县。

1941年1月,国民党当局发动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部9000余人罹难。

军长叶挺被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在突围中牺牲,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虽然突围成功,却被叛徒刘厚总杀害于藏身的山洞中。

消息传来时,已经怀孕月余的何子友当即昏了过去。

苏醒以后的何子友面对战友的劝慰,强打精神说:

“请你们放心好了,我不会想不开的,我还有任务,我还有事业要做。”

1941年7月,周子昆遗腹子出生,遵照丈夫生前要把孩子培养成参天大树的愿望,何子友给儿子取名为周林。

此后数年,何子友拖着一双儿女,坚强的生活。

尽管也有战友不时地劝说何子友,给孩子找个依靠,但何子友自始至终也没有答应:

“我就是孩子的顶梁柱,子昆的孩子永远姓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女儿周民多年之后接受采访,在回忆起父母亲过往以及对他们的教养有过这样一番话:

“在我的人生历程中,父亲的精神与母亲的关爱是两只坚实的臂膀。精神的鼓励在我心中,关爱的温暖在我身旁。妈妈的叮咛中,又常有父亲的精华。妈妈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却有良好的记忆。爸爸妈妈诀别在1940年底,爸爸生前说过的话,全变成了妈妈传递给我们的遗嘱。妈妈非常坚强,爸爸牺牲时,她才28岁,毅然独自挑起了原本由夫妇俩人抚育子女的重担。妈妈从来不说爸爸曾经做过的事业,她只告诉我爸爸对女儿的期望。爸爸对妈妈说:干革命,消灭日本鬼子,求翻身,打江山,是我们这一辈人的事,将来保卫新政权,建设新家园,那就是儿女辈的事了。我们要教育孩子学文化、学知识、学本领,做个有用的人。”

周子昆的牺牲给何子友带去的是难以言喻的伤痛,直至暮年他也没有忘却。

八十年代时期,何子友携女儿周民去云岭,当地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看见周民后,都称呼她叫“泾民”,周民好奇之余,曾问过母亲为何要把中间的那个字拿掉,结果惹得母亲十分伤心,从此以后,周民也不敢再问母亲原由。

何子友的坚强为两个孩子撑起了一片天,而始终把痛苦埋在心里。

说起来最有趣的一件事,还是和许世友拼酒的故事。

据周民回忆,一次许世友的夫人田普过生日,何子友登门庆贺,许世友一上来就要喝酒,谁也挡不住,何子友也只好陪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世友当天心情不错,感觉一杯一杯的喝酒不过瘾,就提议用老办法,何子友也欣然同意。

什么老办法呢?

把一瓶茅台酒全部都倒在一个脸盆里,拿馒头沾着吃。

一般人是享受不了这样的喝法的,但许世友、何子友都是津津有味。

一瓶酒下肚后,许世友还问何子友:

“子友,你尽兴没有?”

何子友笑道:

“我舍命赔君子,只要许司令尽兴了,我就尽兴了!”

两人这个喝法,慌得田普在一边赶紧劝:

“今天就这样吧,你们俩个分不出高低和胜负,酒逢对手,都是高手!”

许世友也摇头,难能可贵的服了输:

“我恐怕还真喝不过子友。”

何子友也谦虚的说:

“许司令过奖了,我肯定是你嘴下的败将!”

何子友终生延续年轻时的习惯,终日练武不缀,身体素质也非常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2月22日,原南京军区司令部离休干部(副军职待遇)何子友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10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