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可能对芯片实施更严格的监管导致股价下跌,数据中心支出的负面报告以及其他因素导致投资者逃离科技股,英伟达股价周三大跌5.74%,至113.76美元。其他芯片股也下跌,AMD下跌4.02%,而博通下跌4.78%,英特尔下跌3.22%,科技精选板块SPDR ETF下跌2.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伟达芯片在中国的未来前景也备受质疑。阿里巴巴董事长蔡崇信周二在香港举行的汇丰全球投资峰会上表示,他对美国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感到“震惊”,质疑斥资数千亿美元建设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必要性 。

与此同时,美国周二以国家安全为由将数十家中国公司列入贸易黑名单,要求这些公司在购买美国技术之前必须获得政府批准。被列入黑名单的公司包括浪潮集团的子公司,浪潮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服务器制造商,也是英伟达、英特尔以及AMD的主要客户。

人们还担心来自北京的压力。中国监管机构一直在阻止该国大型科技公司购买英伟达的H20芯片,该芯片专为满足美国制裁而生产。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这些规定尚未严格执行,也尚未影响H20的销售,但该公司正寻求安排与中国监管机构的会面,并准备对芯片进行调整,这可能会降低其竞争力。

英伟达发言人在一封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我们的产品在每一个市场都具有极佳的能效和价值。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出口管制政策应该进行调整,以允许美国公司提供尽可能节能的产品,同时仍能实现政府的国家安全目标。”

目前看来,英伟达的基本面没有什么不足,但市场情绪却发生反转。瑞穗分析师丹尼尔·奥里根甚至补充了一些观点,即人们想要抛售科技股、购买更安全股票的避险需求。“我们继续看到资金从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任何领域流出,并流入(更多)价值较低/防御性的主题,如电信和媒体,”奥里根写道。“人们先动作,然后再问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三,TD Cowen分析师透露,微软已取消在美国和欧洲规划的新数据中心项目,总功率达2吉瓦。这一决定令市场对AI资本支出的可持续性再添疑虑,部分投资者甚至开始担心科技行业是否正在步入新一轮产能过剩周期。

TD Cowen分析师Michael Elias、Cooper Belanger和Gregory Williams在最新报告中指出,微软近半年以来不断调整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包括取消租约、推迟新建项目。与此同时,谷歌和Meta已接手微软在欧洲放弃的一部分产能,进一步印证了数据中心市场可能出现过剩的迹象。

“我们仍然认为,租约取消和产能调整反映出数据中心供应过剩,与当前的需求预测相比,市场存在显著的供需失衡。”分析师在报告中写道。微软并非首次释放这一信号。今年2月24日,TD Cowen就曾报告称,微软取消了多项数据中心租赁协议,总涉及功率数百兆瓦,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那个时候,市场便已开始担心,这仅仅是微软削减资本支出的开始,其他科技公司或许也会紧随其后。

本周早些时候,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蔡崇信警告称,全球范围内的AI数据中心建设可能正在形成泡沫。随着科技公司、投资基金以及其他机构纷纷投资建设AI服务器基地,不少项目的建设并没有明确的客户需求,资金的涌入明显超出了实际需求。

“我开始看到某种泡沫的迹象。”蔡崇信表示,“当人们在没有明确需求的情况下盲目建设数据中心时,我开始感到担忧。”这番话无疑为整个行业的投资者敲响了警钟。

相反,OpenAI作为行业的关键玩家,正在以不同的方式继续扩大其数据中心建设的规模。

根据报告,OpenAI已开始通过与第三方数据中心提供商合作,获取更多的计算资源,而不再单纯依赖微软等传统云服务商。这一策略的变化不仅表明OpenAI对未来需求的巨大预期,同时也意味着它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逐渐独立,或将成为自建数据中心的行业先锋。

此外,OpenAI正计划建设多个“星际之门”项目,每个项目的容量可达到800MW至1.5GW,预计其长期数据中心需求将达到6GW以上。为此,OpenAI正在从其他超大规模运营商招聘具有数据中心建设经验的专业人才,这表明其可能在未来几年逐步过渡到自建数据中心。美股投资网分析认为,OpenAI的快速扩展可能在短期内推动市场需求的上升,进一步加剧竞争。

TD Cowen报告还指出,超大规模运营商在重新设计数据中心,以支持更高机架密度的过程中,设备采购的决策也随之推迟。微软、谷歌等公司都在推进液冷技术的应用,以提升数据中心的效率和密度。然而,这一转型导致设备订单的延期,使得数据中心设备供应商面临短期的供应链压力。尽管需求依旧存在,但设备订购的推迟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剧了供应商的挑战,尤其是在2025年上半年,可能会对设备订单量产生负面影响。

从微软的投资回调来看,科技行业的AI投资逻辑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过去几年,数据中心和AI基础设施的投资几乎是无限制的,企业纷纷加大对AI的投入,推动了大规模扩展。然而,随着供需失衡逐渐显现,行业开始回归理性,投资者和公司需要更加精细化地规划资本支出。特别是对于未来几季的资本开支预测,市场将密切关注谷歌、Meta、亚马逊等巨头是否也会采取类似微软的收缩策略。

如果更多公司选择收紧资本支出,科技股的估值逻辑可能会面临调整,市场对AI产业的过度依赖可能会被重新审视。虽然AI技术依然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从“无上限扩张”到“精细化投资”的转变,标志着行业从过度投资向更可持续增长的路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