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5年的授勋仪式上,没有军职的赵尔陆将军仍然被授予了上将军衔,他走上主席台的那一刻,全场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因为大家都知道,赵尔陆将军配得上这个军衔。

1934 年,由于第五次反 “围剿” 的失利,中央红军被迫踏上了艰难的长征之路。
在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无数的困难和挑战,其中物资匮乏成为困扰部队的一大难题。许多将士仍身着单衣,在严寒的雪山中,被冻死的风险时刻威胁着每一个人。
在这危急关头,赵尔陆通过深入观察和了解当地情况,发现本地羊毛质量优良,且有一定的供应渠道。于是,他果断决策,迅速组织战士们向当地百姓采购了一批羊毛。
随后,他亲自教导战士们捻毛线、织毛衣毛裤等。在他的带领下,战士们齐心协力,克服了技术和材料上的困难,成功制作出了一批简易但实用的保暖衣物。这些用羊毛制成的衣物,虽然简陋,却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作用,有效地解决了部分战士的御寒问题,帮助部队顺利越过了夹金山。
毛泽东得知此事后,对赵尔陆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称他 “解决了大问题”。

长征结束后,赵尔陆因在后勤工作中的出色表现,受到了组织的高度认可。
之后,在雁北战役中,赵尔陆面对日军的强大攻势和物资短缺的困境,也丝毫没有慌乱,而是带领部队一边自制炸药,一边顽强抗击日寇。他们利用有限的资源,制造出了有效的爆炸物,给日军造成了沉重打击。
然而,赵尔陆的贡献并不仅限于后勤保障领域。在抗战期间,他还多次奔赴前线,亲自指挥战斗。他先后担任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冀察军区司令员、冀晋总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重要职务,率领部队参加了百团大战、攻势作战、全面大反攻等一系列重要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他不仅在军事指挥上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还亲自负责后勤保障工作。解放战争后期,赵尔陆出任华北军区参谋长兼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全面负责华北地区的军事指挥和后勤保障工作。他参与指挥了一系列重要战役,为解放华北地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55年,在授勋仪式上,没有军职的赵尔陆将军仍然被授予了上将军衔,他走上主席台的那一刻,全场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因为大家都知道,赵尔陆将军配得上这个军衔。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却拒绝穿军装。这一行为引起了许多人的不解。原来,在赵尔陆心中,有一份深深的牵挂和愧疚。在多年的革命战争中,无数战友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英勇牺牲,他们没能看到新中国的成立,更无法享受到授衔的荣誉。赵尔陆觉得自己能够幸存下来,并获得如此高的荣誉,都是战友们用生命换来的,他算老几。他认为自己穿着军装,就会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心中充满了悲痛和不安。因此,他选择不穿军装,以此来表达对牺牲战友的怀念和敬意。
早在授衔之前,赵尔陆就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能力,不论是建国前还是建国后,他的能力都不容小觑。

1952 年,抗美援朝战争正激烈进行。新中国也深刻认识到国防工业的薄弱,急需加强军工生产能力。在此关键时刻,中央军委果断决定组建第二机械工业部,专门负责领导和管理国防工业。
赵尔陆临危受命,担任二机部部长。面对这一艰巨任务,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扛起了这副重担。当时的国内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国防工业更是一片空白,缺人才、缺技术、缺设备。但赵尔陆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迅速着手组建班子,调配人员,四处奔走寻求资源。
他深入基层,亲自勘察厂址,规划工厂布局,为一个个国防工业企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他的努力下,一批早期的兵工厂得以迅速恢复生产并进行扩建,为抗美援朝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物资支持。
从 1955 年授衔后到 1965 年这关键的十年间,赵尔陆为我国国防工业的全面发展做出了全方位的贡献。

他经过深入调研和思考,提出了 “军民结合、平战结合” 的重要方针。在 “两弹一星” 的伟大工程中,赵尔陆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深知 “两弹一星” 对于国家国防安全的战略意义,因此积极协调各方力量,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在导弹研制过程中,面临着材料短缺、技术难题众多等困境。赵尔陆亲自出面,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材料攻关,协调科研单位与生产企业合作,确保导弹所需的特殊材料能够及时供应。
同时,他多次深入导弹研制基地,与科研人员一起研讨技术方案,解决实际问题。在他的努力下,我国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终于成功发射。
赵尔陆不仅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在生活中,他也以身作则,传承着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家风。
一次,家中的保姆见赵尔陆工作异常繁忙,出于好心,想给孩子们做些稍微精致的饭菜,改善一下生活。

赵尔陆发现后,严肃地告诉保姆,孩子们不能搞特殊,要和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养成吃粗茶淡饭、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从那以后,家中的饮食一直保持着简单朴素的风格,孩子们也从未有过抱怨 。
在子女的学业和职业选择上,赵尔陆也并不干预。他的女儿在面临高考志愿填报时,对文学创作怀有浓厚的兴趣,但又担心父亲希望自己选择与军工相关的专业。
赵尔陆敏锐地察觉到女儿的心思,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孩子,你的人生由你自己主宰,我不会因为我的工作和身份而干涉你的选择。你热爱文学,那就大胆地去追求,只要你肯努力,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能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价值。” 在父亲的鼓励下,女儿坚定地选择了文学专业 。
还有一回,赵尔陆的儿子在工作中迎来了一个晋升的机会,同事提醒他可以借助父亲的关系,让晋升之路更加顺畅。

儿子将此事告知了赵尔陆,赵尔陆听后,表情严肃地教导儿子:“你必须依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去争取,绝不能因为我的身份就走捷径。在工作中,只有凭借自身努力和能力取得的成绩,才真正值得骄傲。” 儿子牢记父亲的教诲,最终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赢得了晋升机会 。
1967 年 2 月 2 日,国防工业办公室秘书室的红色电话突然急促响起,周恩来办公室来电,紧急通知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赵尔陆即刻前往。
然而,此时的赵尔陆已悄然离世几个小时。当国防工业办公室的机关工作人员满怀焦急地推开赵尔陆休息室的房门,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悲痛万分:赵尔陆静静地坐在平时加班休息的小床上,身体微微前倾,头低垂在膝盖上,手指间还夹着一支尚未燃尽的香烟,烟灰已然将他的手指烧焦变黄,可他再也感受不到任何疼痛。就这样,赵尔陆在自己热爱并坚守的工作岗位上,猝然长逝,享年 62 岁 。

令人痛心的是,在那个特殊的混乱时期,竟有人罔顾事实,恶意指责他是畏罪自杀。毛主席听闻此事后,怒不可遏,当即下令严惩造谣者。
参考资料:
《 文摘报 》( 2016年07月23日 05 版):《拒穿上将军服拍照的上将》
学习时报:《革命将帅丨被毛泽东称赞为“内行”的赵尔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