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4月将至,芝罘疾控在此为大家送上4月食品安全风险与营养健康提示,助力您与家人在春日里尽享安全、健康的饮食。……(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四月清和雨作晴,恰逢春暖又花开”
4月将至,芝罘疾控在此为大家送上
4月食品安全风险与营养健康提示,
助力您与家人在春日里
尽享安全、健康的饮食。
食品安全篇
合理保存食品,警惕微生物滋生
4月随着降雨增加、气温回升,各种致病菌生长繁殖加快,若食物贮存不当,易腐败变质。
常见症状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常见的致病因子包括: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副溶血性弧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等。
常见的病因食品包括:肉与肉制品(如:熟肉制品、酱卤肉等)、蛋与蛋制品、奶与奶制品、动物性海产品、米面制品(如:剩米饭、米粉等)、生食蔬菜和瓜果等。
建 议
01
制作食品时注意人员和环境卫生
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菜刀、案板、餐盘等器具生熟分开并及时清洗,以降低致病菌污染繁殖和产生毒素的风险。
02
注意食品储存:
(1)食物在室温下存放不安全。冷却后的熟食和易腐食品应在2小时内放入冰箱(室温≤5℃或≥60℃可延缓细菌滋生)。
(2)生肉类不要反复冻融。
(3)定期清理冰箱。冰箱不是保险柜,无论是冷藏还是冷冻,食物都不要存放过久。
03
食物要彻底烧熟煮透:
(1)正确的烹饪方法和适当的温度,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有害微生物,烹调食物的中心温度达到70°C以上有助于保证食用安全。
(2)熟食冷藏不超过3天,食用前检查是否变质。无论熟食在室温放置还是冷藏,再食用一定要彻底加热。
野菜尝鲜季,采食莫大意
4月恰逢清明假期,正是踏青的好时候,各种各样的野菜长满山野,勾起了不少人的馋虫。但是食用野菜时一定要注意,一不小心可能会危及到自身的健康。
建 议
1.不要随意在公园或路边采摘野菜食用,要到正规的超市、农贸市场购买野菜。
2.采摘野菜时不要选择不熟悉、不认识的品种。
3.合理加工,适量食用。野菜多有植酸、草酸等物质,建议沸水焯熟后用清水浸泡,另外,野菜一般是寒凉性的,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哺乳期妇女尽量不吃或少吃野菜。
4.采摘野菜要注意避开环境污染的区域,如化工厂、污水、公路、垃圾填埋场等附近区域,这些场所可能存在土壤、水源、空气中污染物在叶片表面沉积,或周边刚喷洒过农药等风险。
5.如在食用野菜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疑似中毒症状,首先要立即停止食用,并到附近医疗机构救治,同时保留剩余食物、有关容器等留证待查。
营养健康篇
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
人体新陈代谢加快,
合理的饮食能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
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保持身体健康。
蔬菜水果要多吃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天应摄入300g-500g的新鲜蔬菜,每天摄入200-350克新鲜水果。
建 议
1.食用新鲜应季的蔬菜水果。这类果蔬颜色鲜亮、含水量高,营养丰富,对人体健康有益。
2.每天深色蔬菜摄入量占蔬菜总摄入量的一半以上。颜色是果蔬营养素和植物化学物丰富的表现,深色蔬果包括深绿色如韭菜、菠菜、猕猴桃等,含有丰富的叶酸、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铁和硒等微量元素;橙黄色如西红柿、南瓜、柑橘等,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C 和 维生素D;红紫黑色如红苋菜(汉菜)、紫甘蓝、桑葚等,富含花青素。
3.经常更换不同品种的果蔬。绿叶类、茄果类、菌菇类等蔬菜一日内混合食用,可以使营养互相补充,更加均衡。
饮食清淡最为佳
随着气温升高,人体的消化功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此时,饮食应秉持清淡原则,尽量减少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建 议
1.烹饪上多应选择蒸、煮、炖等方式,尽量避免油煎、油炸、烟熏、炭烤的烹饪方式。
2.主食应粗细搭配,少吃精加工的“细粮”及富含碳水化合物食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g,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3.蛋奶大豆也要多吃,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能够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增强抵抗力。
鸡蛋是营养界的“全能选手”,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牛奶富含钙和优质蛋白,每天一杯,强壮骨骼;
大豆及其制品,如豆腐、豆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是补充蛋白质的优质来源。
足量饮水不可少
春季气候干燥,人体水分流失速度加快,及时补充水分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ml,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ml。
白开水、矿泉水或是淡茶水,都是补充水分的优质选择,它们不仅能够满足身体对水分的需求,还不会给身体带来额外负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含糖饮料和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糖分和添加剂,长期饮用不仅可能导致肥胖、龋齿等问题,还会加重身体代谢负担,因此应尽量减少饮用。
日期:2025-03-31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