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位建树非凡的艺术大家,为何要抛家弃国远涉重洋?
靠演红军爆红的她, 是国内首位百花奖影后,连奖项都是郭沫若亲自颁发。

然而,功成名就的她在退休后竟然到国外定居,十几年后却又回国“捞金”。
甚至在回国之后,她还能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美名,这又是为什么呢?
成名之路
1938年出生在江西赣州的祝希娟,由于从小便跟着家人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便造就了她坚定刚毅的品格。

在初中时,著名演员赵丹到她所在的学校挑选演员,幸运的是她在剧中争取到了一个小角色,虽然仅仅只有一个背影,但也成为了她电影之路的开端。
由于这次电影的拍摄,给小小的祝希娟内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她爱上了演戏,并且也开始为此不断努力着。

随后祝希娟凭着对自己的努力以及对舞台的热爱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开启了她正式学表演的的道路。
在1959年祝希娟正在为了话剧舞台上一个角色的塑造跟同学争论,但是祝希娟却没想到这次的争论吸引了一个人,没想到正是争论改变她一生。

当时谢晋正在筹备电影《红色娘子军》,并且为了“琼花”一角,找了两三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
没想到在受邀到上海戏剧学院看话剧时,遇到了他心目中的“琼花”,当时看到祝希娟为角色跟同学争吵时,便被她坚毅的眼神给吸。

随后便把剧本给了祝希娟,看她想不想演这个角色,祝希娟在看完剧本后也是非常惊喜,对谢晋表达了自己的自己对这部戏的喜爱。
在谢晋看到祝希娟同意出演后,就力排众议,让祝希娟出演了《红色娘子军》“琼花”一角。

为了人物塑造的真实性,祝希娟进剧组后就立马去了海南岛,想真实的体验一下娘子军的生活。
在海南岛的那段时间,祝希娟按照娘子军的时间表训练,并且也深入了解了红色娘子军的故事,对角色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1961年,在那个黑白电视机的年代,电影《红色娘子军》一经上映,就瞬间引起全国轰动,祝希娟演的琼花更是瞬间成了家喻户晓的程度,成为了无数影迷心中的偶像。
同年,凭借这部经典影片,她获得了首届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郭沫若还亲自为她赋诗,她由此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为耀眼的明星。

在她获奖之后,还在为了她的热爱不断向前,随后更是出演了多部电影,塑造了数不清的经典角色。
祝希娟在中年之际竟转型担任深圳电视台副台长,成为电视台的开拓者。当时,深圳刚成为经济特区,电视台仅仅是个空壳而已。

但是在她和80多位同事不懈的努力下,一年以后,深圳电视台正式诞生。
开播之后,祝希娟便主持拍摄了多部电视剧,并且也多次获得了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在1992年58岁的她正式从电视台退休。
名满天下的她在退休之后做了个意想不到的决定……

美国定居
由于当时电影《北京人在纽约》的爆火引发了移民热潮,但祝希娟为了让世人能看清真正的美国生活,她决定跟丈夫一同前往美国。

1998年,祝希娟与先生踏上了飞往美国的航班,随后便在美国安顿下来。
定居期间,她为了深入了解到美国的电影的拍摄方式,就开始找美国的导演,并且还经常去面试角色,不断的汲取知识。

随后为了能更好的促进中美电影的交流,便与好友联手创立了电影公司,祝希娟在此任总裁。
此外,祝希娟在定居期间还从美国回到深圳,成立了深圳祝希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继续投身于影视文化事业,而且参演了多部影视作品。

美国定居的十多年里,祝希娟虽然身处异国他乡,但始终心系祖国和国内的影视事业,并且成功促成了多个中外合拍项目。
本以为祝希娟不会再回国,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
回国养老

78岁的祝希娟再2016年彻底回到祖国的怀抱,选择回国养老,但是这时就有一些不好的声音传出来,质疑她回国就是为了“捞金”。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回国养老的她在进入养老院后依然关注着影视行业的发展,并且积极参与各种演出,继续为中国的文化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但是这一次,她不再仅仅着眼于塑造经典的英雄角色,而是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社会现实问题。
她主演的《大雪冬至》,聚焦于空巢老人这一弱势群体,她用细腻入微的表演,将一位与宠物小狗相依为命的空巢老人刻画的生动形象。

正是祝希娟的这一生动形象表演,也让大家看到了空巢老人孤独生活,同时引发各界对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重视

并且参演的《空巢》同样如此,以朴实的表演唤起人们对老年人精神世界的关怀。

这些作品并没有为祝希娟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很多时候,她甚至是无酬地表演,只为了能让更多人关注到这些被忽视的社会角落。
结语
祝希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做出了勇敢而坚定的选择。
从影坛巨星到电视行业的开拓者,再到文化交流的使者,她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她都在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努力奋斗着。

她的艺术成就和精神品质,不仅为中国影坛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电影人不断追求卓越,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贡献力量。
热门跟贴
中国人何以才能丢掉狭隘心理?
有78岁还挣钱(捞金)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