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稳则全局稳,基层安则天下安。近年来,我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综治中心建设为着力点,全方位推进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与源头治理。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强化衔接联动,把综治中心打造成群众身边的“暖心站”,不断擦亮平安建设的“幸福底色”。
服务群众“零距离”日前,走进市综治中心,接待大厅宽敞明亮,工作秩序井然。各个功能区划分明确,引导标识清晰醒目,让人一目了然。“现在这里完善了好多服务举措,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来这里解决。”来此办事的市民黄女士对市综治中心的服务赞不绝口。秉持“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理念,我市大力推动市级综治中心、矛调中心和信访接待中心“三中心合一”建设,整合人民调解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平台及功能,汇聚纪委监委、法院、检察、公安、司法、人社、教育等15个部门常驻,其他部门和地方随驻,打造“一个中心统筹,信访接待服务区、公共法律服务区、调处化解服务区、研判指挥调度区四大区域集成,维稳指挥调度、智慧信访信息和综治网格化三个平台支撑”的“1+4+3”运行体系,让群众反映诉求、解决矛盾“只跑一地,只进一门”。“反映诉求、解决矛盾,就找综治中心。”这一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市民的共识。织密隐患“预警网”“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强化源头管控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我市扎实推进情报引领、专项治理、智能支撑三项重点工作,多举措筑牢基层防线。市委政法委发挥牵头作用,联合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信访局,建立起 “1+3+N”常态维稳处置机制。各级综治中心对上报的矛盾纠纷,实行日通报、周会商、月研判,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处理。我市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变“坐等群众反映”为“主动上门服务”,有效延伸矛盾纠纷前沿感知触角,织密风险隐患“预警网”。依托政法“情指行”一体化平台,搭建矛盾纠纷“处置中枢”。研发并推广的“爱家社区”微信小程序,广泛收集110警情、12345市长热线以及群众反映的社情民意等信息,实现对各类矛盾纠纷的实时掌握、全面排查。潜江市e家社会风险管理系统,加强动态排查监测,不断提升风险预测预警预防水平,为精准防控矛盾纠纷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架起和谐“连心桥”家调委、消调委、物调委等专业性调委会全面进驻市综治中心,吸纳退休法官、律师、专家学者等专业资源,全方位强化各级综治中心调解力量,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谢谢你们帮我们公司追讨回了物业服务费。”今年3月,某物业管理公司项目经理王某握着市物业管理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的手说道。原来,该公司管理服务的小区中,业主张某自2020年8月起开始拖欠物业服务费。该公司催讨无果后,遂向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张某支付物业服务费6500多元。市人民法院按照调解先行原则,协同市物调委进行诉前调解,最终,张某同意支付物业服务费,双方达成和解。
目前,全市已建立440余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先后设立了劳动人事、土地、教育、医疗、交通事故等20家行业性调委会及3个派驻调解室,让全市人民调解组织“从有到全”,将调解触角延伸到全市各个角落。同时,通过设立小龙虾产业矛盾纠纷调委会、江汉油田纠纷调委会和高新工业园区调委会,打造“产业调解”“企地联调”“园企调解”新模式,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我市积极践行“浦江经验”,扎实推进信访工作预防、受理、办理、监督追责、秩序维护“五个法治化”,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下访接访,推动“接访变走访”。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及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协调联动,建立调解与行政复议、仲裁、诉讼衔接机制,实现多元解纷协同并进。2024年,全市各级综治中心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000多起,化解率97.4%。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推动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各类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水平,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潜江,为我市奋力夺取“千亿突破、百强进位”新胜利保驾护航,切实在服务全省支点建设中彰显潜江政法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