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一睁眼,就被一则重磅新闻吸引:特朗普又挑起了全球贸易战!

当地时间4月2日下午,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了两项关于“对等关税”的行政令。他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定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且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在10%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征高额关税。

从特朗普展示的图表来看,欧盟面临20%的关税,英国进口产品需缴纳10%关税,瑞士产品关税高达31%,印度产品是26%,韩国产品为25%,日本进口产品征收24%关税,泰国产品关税36%,越南产品更是达到46%。对于中国,据CNBC记者与白宫沟通确认,在原有20%关税基础上额外加征34%,目前对华关税达到了54%。

其实,特朗普发动这场关税战并不令人意外,我早有预料。从整体上看,这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特别是契合特朗普支持者的利益。尽管贸易战对美国也存在不利影响,但从大局出发,美国似乎认为此举利大于弊。

不过,中国政府对此早有警觉,并做了充分准备。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指出,对美出口在中国GDP总量中的占比已从五六年前的5% - 6%下降到如今的3% - 4%,这意味着中国GDP中仅有3% - 4%会直接受到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实际上,过去六七年里,中国一直在为应对贸易战做准备,大家都清楚美国的贸易战不会停止。

正因中国的长期筹备,此次特朗普再次发动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已大幅降低。资本市场就是最好的证明。当特朗普释放贸易战信号时,富时中国A50期货一度暴跌2.58%。然而,中国股市开盘后却大幅上涨,迅速抹平了此前的跌幅。

可能有人会疑惑,富时A50究竟是什么?中国有许多优质企业,但外国投资者购买这些企业的股票并非易事。他们需要在中国开设账户,还得遵守中国的法律。由于中国的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差异较大,很多外国投资者对中国法律不熟悉,因此不敢轻易进入中国股市。为了方便外国投资者,我们在新加坡发行了富时A50指数,该指数由中国市值最大、流动性最优的50只股票组成。这样一来,全球投资者都能参与购买。

此次特朗普发动贸易战,外国投资者并不了解中国已做了长期准备,误以为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于是纷纷抛售股票。但由于富时A50规模相对较小,其走势最终还是跟随中国股市。

这又是什么意思?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县城有个小型水果市场,苹果价格涨到了10元一斤。然而,市里大型水果市场开市后,苹果仅售5元一斤。由于市里市场苹果供应充足、规模庞大,其价格会对县城市场产生影响。如果县城苹果不降价,商贩们会选择从市里进货,县城苹果价格最终会向市里看齐。

金融市场也是同理。富时A50市场规模相对较小,若它大幅下跌而中国A50市场表现平稳,投资者会倾向于买入富时A50。当前,A股开盘后跌幅有限,只要未出现暴跌,就表明中国资本市场对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具有一定“免疫力”,认为其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大。

那么,资本市场如何看待美国呢?美国股市尚未开盘,但道琼斯期货指数和纳斯达克期货指数24小时交易,为我们提供了观察窗口。道琼斯期货指数开盘暴跌2.85%,纳斯达克期货指数更是暴跌4.75%。从资本市场的反应来看,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对美国影响巨大,对中国影响却极为有限。

既然贸易战对美国冲击明显,为何还说它符合美国整体利益呢?原因在于美国产业空心化严重,大量民众只能从事薪资微薄的服务业,如超市收银员等,生活较为困苦。这些人构成了特朗普的主要支持群体,也就是所谓的“红脖子”。“红脖子”们渴望制造业的工作,因为制造业薪资更高。但外国制造业商品价格低廉,美国制造业难以发展。所以,美国试图通过贸易战提高外国商品进入美国的成本。

实际上,美国的产业链较为完整,其工业体系覆盖了联合国产业分类中约94%的门类(中国为100%),也掌握着各类制造业技术。只是生产成本高、利润低,许多企业不愿生产中低端商品。例如疫情期间,美国口罩短缺,不少汽车制造商有能力生产口罩,但产量低、价格贵。

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关税能让美国企业有利可图,从而愿意投入中低端制造业。这就是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的逻辑。不过,发展制造业并非一蹴而就。以鞋子生产为例,美国当下每天需求100双鞋子,实际产量仅1双。从企业转型或新建工厂,到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销售,满足国内需求可能需要3 - 5年时间。

然而,在这之前,美国人必须要承受代价——美国需要100双鞋子,但是现在只能生产1双,剩余99双依旧需要进口,而关税提高了鞋子的价格,这就会让美国的物价上涨,经济衰退。

然而特朗普此次态度坚决,即便短期内经济可能衰退,也决心发展美国制造业,故而发动了贸易战。他在接受采访谈及贸易战或致美国股市下跌、经济衰退的问题时,明确表示不能只盯着股市。他指出中国有百年的长远规划,而美国经济按季度运行,认为必须要做正确的事,从这一点来看,特朗普有着清醒的认知。

尽管贸易战短期内会给美国带来巨大伤害,但一旦美国制造业在高关税的保护下发展起来,美国经济有望恢复。不过,贸易战并非没有代价。特朗普对众多国家加征关税,引发了加拿大、欧盟、日本等国的明确报复表态。这些国家的报复行动很可能会冲击美国竞争力最强的金融业和高端制造业。但这对特朗普影响不大,因为他的支持者主要来自美国传统产业,而金融和高端制造业是民主党的支持领域。

此外,贸易战使得许多国家难以向美国出售商品获取美元。然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在世界各国贸易中不可或缺。在贸易战背景下赚不到美元的国家会如何应对呢?就像俄乌战争后俄罗斯美元资产受限一样,这些国家只能绕开美元,选择本币结算。数据显示,2022年中俄本币结算比例仅为30%,到2024年已飙升至95%。

对于缺少美元的国家而言,黄金数量有限,难以支撑大规模的国际贸易,本币结算因而成为必然趋势。若世界主要国家都采用本币结算,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势必会受到削弱。

由此可见,特朗普发动贸易战虽看似有利于美国制造业发展,却会对美元霸权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