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援引英国《自然》杂志3月调查,超75%受访美国科研人员因政策变动,考虑离开美国,一场科研人才的“出走潮”正在上演。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一系列操作,正让美国科研领域“元气大伤”,大量科研人才萌生去意,流向欧洲、加拿大等地。这一局面不仅冲击美国科研的根基,也让特朗普政府陷入慌乱。
特朗普政府在科研经费上大幅削减,给美国科研体系带来致命打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预算被砍30亿美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4.2亿美元合同终止,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大规模裁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神经科学家里克·胡加尼尔直言,科研资助的间接补贴大幅缩水,科研将难以为继。

特朗普(资料图)
一名植物和农业研究的研究生,因政府停止拨款失去研究支持和津贴,即便导师找来应急资金,也得申请助教维持学业,最终决定出国做博士后研究。政治因素对科研的干扰,同样让科研人员寒心。“中国行动计划”再度抬头,FBI突击搜查华裔教授王晓峰住宅,持续24小时且拒绝说明原因,其名字还被印第安纳大学网站删除。
在近4年推行过程中,这一计划炮制诸多针对华裔科学家的冤假错案,迫使数以千计华裔科学家离开美国,全球知名生物统计学家胡懿娟就选择回国,在北大任教。同时,IEEE禁止华为员工作为旗下期刊杂志编辑和审稿人,严重破坏学术交流的纯粹性,让科研人员对美国科研环境的公平性和开放性产生质疑。美国社会环境问题,也成为科研人员出走的重要原因。

特朗普(资料图)
枪支暴力、种族歧视等社会治安问题频发,新冠疫情期间公共医疗体系效率低下,加上高昂的生活成本,都让科研人员难以安心科研。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洲和加拿大等地区纷纷向美国科研人员抛出橄榄枝。13个欧盟国家科研部长联合呼吁吸引外国杰出人才,荷兰、法国等国积极行动,多所欧洲顶尖高校设立资金项目。
法国巴黎中央理工 - 高等电力学院拨款300万欧元资助美国无法继续的研究项目,艾克斯 - 马赛大学3年内为约15名美国科研人员提供1500万欧元资助。大量科研人员的流失,已经让美国各界感受到切肤之痛。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近2000名成员联名呼吁特朗普政府停止对科学的攻击,因为自1945年以来,科技进步推动了85%的美国经济增长,削减科研经费严重影响美国竞争和创新能力。

美国(资料图)
哥伦比亚大学一项长达数十年的糖尿病患者研究,就因经费问题面临中断风险。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特朗普政府或许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试图释放缓和信号。但长期积累的矛盾,岂是一朝一夕就能化解的。美国科研领域想要恢复往日的活力,仅靠口头表态远远不够,必须从政策层面进行全面调整,营造稳定的科研环境,重塑科研人员的信心。否则,人才流失的浪潮将愈演愈烈,美国在全球科研领域的领先地位,也将岌岌可危。未来,美国能否挽留住科研人才,我们拭目以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