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了,炸了,不得了了。

迄今为止,终于看到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片,在暑期有跟我们见面的可能了。

什么片子值得这么吹嘘?

并不是夸大——《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定档5月24日在北美上映,6月7日在中国上映,我们上映晚大概两周时间。

但5月15日,该片已经在戛纳电影节展映,口碑爆棚。

烂番茄开分89%,虽然现在降到85%,但在各路专业媒体口中,依旧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前传电影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意措辞,是“有史以来”。

也就是说,《狂暴女神》的口碑和质量,至少能被列入影史。

戛纳展映现场,各路媒体、影评人和演员导演,集体起立鼓掌7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这是对女主安雅·泰勒-乔伊表演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对这部拥有极致绚丽废土美学的电影,对导演乔治·米勒创造又一影史奇谈的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已经很久没有在大银幕,看到真正的大制作了。

尤记得2020年上海电影节,番茄君观看大银幕版《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的场景,让人心灵震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根据目前外媒的评价,《狂暴女神》应该也是类似的风格,甚至于更加狂暴绚烂,更加华丽震撼。

有专业媒体评价:这是一部让观众想起自己为什么爱电影的电影。

更有专业媒体评价:虽然它无法达到前作的高度,但安雅·泰勒的表演绝了。

除了烂番茄网站上一水儿的新鲜番茄度,IMBD上《狂暴女神》也拥有超高的口碑,763人打出了8.0的高分,评价还在持续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在上映的时候,它的评价更为逆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狂暴女神》能在国内公映,这也是系列作品45年来,首次登陆中国大银幕公映的作品。

那么,这到底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它有好到让全世界都要起立为它鼓掌吗?

如果你是《疯狂的麦克斯》粉,你可能知道我在说什么;但如果你不是,今天这一篇,或许会让你爱上这个系列,并对《狂暴女神》充满期待。

01、神奇的前作,废土审美的奠基者,21世纪的神片

很多人在形容《疯狂的麦克斯》,尤其是2015年上映的《狂暴之路》时,会用“神”这个字眼。因为这部电影从拍摄到上映,从观看到评价,都跟这个字脱不开关系。

导演乔治·米勒,是一个真正的实践主义者。

世人皆知诺兰对电影的实拍有近乎偏执的坚持,乔治·米勒,其实也是这样一位导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让《狂暴之路》拥有极致的观感体验,乔治·米勒几乎杜绝了后期的绿幕特效制作,所有的场景都用实拍。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末世,起初电影外景选定在澳大利亚。

但当时选定的拍摄地突然下起了狂风暴雨,天气变得湿润,导致已经选好的沙漠,长出了不少植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一来,场地就没有了末世的感觉。

为了更好呈现末世的世界观,乔治·米勒带着剧组整体搬迁,直接去了非洲大沙漠,才完成了取景。

取景的问题解决了,道具又是个难题。

因为电影拍摄涉及到大量末世风改装车辆,乔治·米勒就让道具组遍访各地的废旧车场,回收各种废旧零件,打造片中所用的座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部电影,一共做出了150多辆道具车和摩托,所有车子都是可以开动的,拍摄也大多都是在疾驰状态下进行。

反派首领不死乔的座驾,是由两辆1959年的凯迪拉克改装而成,加装了八缸发动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显得霸气,车轮用的是拖拉机的车轮。

最为炫酷的,是不死乔车队里,红色吉他手在车头喷火的那辆摇滚战车。

这辆车子,是由美军退役的八轮驱动发射车改装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退役后,被乔治·米勒淘了过来,加装了废弃管道做成了鼓手座位,前面加装了巨大的音响,摇身一变,成为了末世中的摇滚战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履带车、摩托车、刺猬车以及所有车辆,全都是真实的。

就连车子之间的互相攻击和追逐,也是特技人员训练了好几个月,达到了一定熟练度后,才在外景进行实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追求极致真实的拍摄态度,给了我们最好的观影体验。

看片的时候,细心的观众能发现,《疯狂的麦克斯》中,每一辆车子的翻覆,爆炸,飞车和攻击方式,都是符合牛顿力学定律的。

虽然没有人探究场景真不真实,但这种以真实为基础的拍摄方式,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狂暴之路》的历史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最大程度地呈现拍摄效果,乔治·米勒甚至在电影拍摄之前,就做了细致的绘本和分镜,力求在实拍时,做到最流畅的运镜,最有观感的镜头体验。

现如今的电影,已经很少有这种态度的产出,即便是好莱坞,也是流水线似的烂片制作过程。

另外,我们都知道,《疯狂的麦克斯》本是1980年代的IP,《狂暴之路》上映的时候,这个电影系列,过去已经将近40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乔治·米勒并没有一味打情怀牌,而是拿出了一个全新的故事,塑造了另一群立体的人物。

片中的麦克斯,弗瑞奥萨,反派不死乔,战争男孩,一个个生动鲜活。就连车头那个穿红衣的吉他手,也有个人的人物小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所有末世电影中,乔治·米勒创造出了一种极致绚烂,足以让人灵魂震颤的废土审美。

《狂暴之路》中,整个沙漠呈现出一种饱和的橙色,而夜晚又被通透的蓝色覆盖,对比明显,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尤其当各种奇形怪状的末世战车在狂沙中奔驰,爆炸产生的气焰被处理成饱和度极高的猩红色和黑色的复合体,看起来梦幻而华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种超现实的审美,一种完全不同于其他电影的色彩处理和视觉呈现,形成了独属于《疯狂的麦克斯》的审美风格。

这种风格,也奠定了末世审美的基础,之后的《沙丘》等科幻片,都或多或少受到它审美风格的影响。

《疯狂的麦克斯》几乎都在追车和打斗戏中进行,有超过80%的场景,都是追车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让一向将几分钟追车作为整部电影高潮的好莱坞动作片相形见绌。

全球观众也第一次见识到了,原来电影还能这么拍?

豆瓣8.7,烂番茄97%,是观众对它的评价;而《狂暴女神》,是观众对它的集体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十年功成,引爆外网,我们也能吃到细糠了?

现如今,距离《狂暴之路4》上映,已经过去了将近10年时间。

对乔治·米勒来说,10年可能是拍一部电影的时间。

但这10年,也足够让一个《疯狂的麦克斯》粉,淡忘掉整个系列电影。

听到《狂暴女神》的上映消息,死去的回忆又齐齐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到底会拍得怎么样?我相信,所有人都在等一个答案。

虽然番茄君目前还没有看到原片,但从外媒口碑和预告看,这部电影,在基本盘上,几乎没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是制作层面。

《狂暴女神》保留了10年前《狂暴之路》的班底。

导演依旧是乔治·米勒,编剧依旧是乔治·米勒和尼克·拉图里,所以在风格和故事上,《狂暴女神》应该保留着前作的原汁原味。

在制作方法上,乔治·米勒应该不会摒弃自己实拍的那一套,在预告中,我们依旧能看到,独属于《疯狂的麦克斯》的独特审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单就这一点来说,《狂暴女神》值得我们期待。

唯一的不确定性因素,是演员的更换。

之前饰演麦克斯的汤姆·哈迪,被换成了雷神海姆斯沃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饰演女首领弗瑞奥萨的塞隆女神,被换成了安雅·泰勒-乔伊

虽然男女主换了人,但在演技层面,基本不用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雷神演技优秀,跟汤姆·哈迪相比,不仅有一样的逗比气质,还有一身腱子肉。

安雅·泰勒是年轻的最佳新晋女演员,一部《后翼弃兵》奠定了她的演技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观影后,媒体和专业人士起身为她的演技鼓掌上看,安雅·泰勒的表演,绝无可厚非。

其次,是视觉和美术效果的呈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预告看,电影延续着《狂暴之路》的审美。

漫天的大漠和黄沙,渲染着末世绝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激烈的爆炸和追逐,依旧是全场景实拍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景下的战车出击和密密麻麻的动态追逐战,与《狂暴之路》不相上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车的造型,电影的细节,可圈可点,让人浮想联翩。

橙色的白天,蓝色的黑夜,饱和度极高的红色爆炸,让人如痴如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相比于第一部,虽然审美风格依旧延续,但还是有不少新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油罐车和小车在悬崖边上的碰撞和跌落,这在第一部中,尚未见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这辆造型奇特的12轮金属质感的油罐车,车子背后有齿轮转动,后面还拖着一个巨大的黑色风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起来像某种单兵飞行器,但更像一种进攻方式,这在第一部中,也绝无仅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动作的打斗和正反派之间的较量,也更加激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天上打到地上,从悬崖打到沙沟,摩托卡车飞机齐齐往上堆,光看预告就十分过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番茄君一句话。

这样的影片,一定要去电影院看巨幕或者IMAX,不然是对这整整十年的浪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是故事。

10年前的《狂暴之路》,讲的是不死乔的得力战将弗瑞奥萨,从他的末世基地逃脱,寻找自己故乡绿洲的故事。

在《狂暴之路》中,不死乔在战斗中被弗瑞奥萨搞死,他的基地也被弗瑞奥萨占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疯狂的麦克斯,其实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

而这部《狂暴女王》,其实是弗瑞奥萨经历的前传,算是《疯狂的麦克斯》的衍生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点从预告中就能看出来。

因为电影开场,童年的弗瑞奥萨生活在绿植环伺的绿洲,还能喝上水吃上果子,而绿洲就是弗瑞奥萨本来的家乡。

随后一伙人闯入,掳走了弗瑞奥萨,这伙人自然就是不死乔的爪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狂暴之路》有过讲述,弗瑞奥萨是从一个小俘虏,一步步走上领袖之路,成为不死乔十分信任的军事指挥官的。

而《狂暴女神》,肯定是呈现她成长的过程,以及她和父母,和家乡,和绿洲之间的纠葛牵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从预告中我们也能看到,关于弗瑞奥萨身上的几个谜团,也将一一揭开。

比如《狂暴之路》中,弗瑞奥萨其实是个残疾人,有一条手臂被砍断,用机械臂代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狂暴女神》中刚开场,弗瑞奥萨手臂是健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电影会呈现她失去手臂的过程,这或许也会是整部电影的核心剧情。

在《狂暴女神》的海报中,我们也能看到,站立在车头的弗瑞奥萨手臂残缺,一手是象征暴力的武器,一手是象征和平和童年的玩具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证明,手臂这件事,至关重要。

再比如,《狂暴之路》中,我们都知道,弗瑞奥萨除了高超的格斗技巧和开车技术,还有一项过人的本事,那就是精准射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片中有不止一次展现她设计技巧的镜头和桥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枪架在汤姆·哈迪肩膀上打掉灯泡的这个情节,更成了《狂暴之路》的经典。

在《狂暴女神》中,弗瑞奥萨射击水准的来源,似乎有了解释。

预告里,疑似弗瑞奥萨的母亲,就是一个射击高手,带着一杆狙击,阻击不死乔的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本可以判断,她的射击技术,就来自于她的母亲。

还比如,在《狂暴之路》中,我们都知道,弗瑞奥萨留着一头帅气的短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狂暴女神》的镜头中,却见到了长发的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预告中还出现了弗瑞奥萨拿出刀,将自己头发一缕一缕割下的过程。

也就是说,她为什么会变成短发战士,这一点本片也会有所交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割发,象征着一种蜕变。

这也证明,在她身上,有大事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我们就只能在片子里,寻找答案了。

看点、疑点、悬念几乎都成立。

我们也终于能在电影院,等到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商业大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为什么期待,又为什么必看?

《狂暴女神》引发观影狂潮,或许是板上钉钉的事。

但为什么一部普通的电影,足以让番茄君如此兴奋?

三点原因,或许也可以说,三点担忧。

第一,是好片太少。

开年到现在,差不多已经过去了半年时间。但这半年,院线里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一般的高票房“国民之作”,缺少原创故事和扎实的导演基本功,赢了商业输了口碑和质量。

如《维和防暴队》《末路狂花钱》这样的商业片,基本都是之前的老套路,实在不太能看得下去。

即便有《猩球崛起》《功夫熊猫》这样的好莱坞大作,最后总也被证明是炒冷饭,只够博君一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大环境下,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商业大作,对电影,对观众,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而承载这个意义的,或许只有暑期档的《狂暴女神》了。

第二,是审美降级。

这件事不仅发生在国产片,放在全球电影市场,也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追求某种正确,好莱坞已经没有了下限。

不仅在影片制作上疯狂减配,只搞套路,不搞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连演员,也必须凑齐黑胖高矮,大搞平均分配。

漫威电影就是典型,基本所有的二代英雄都被少数裔黑女胖子代替,实在没眼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抠图制作,五毛特效,更是屡见不鲜。

可以这么说,全球观众,已经很久没有吃过“细糠”了。

这个节骨眼,一部暌违十年的《狂暴女神》,自然有洗眼的效果。也让好莱坞的流水线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电影。

第三,是开创意义。

《疯狂的麦克斯》是十分特殊的电影,无论是创作语境还是拍摄方法,都与其他的商业制作不同。

它的审美风格独树一帜,它的拍摄手法前作未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这部《狂暴女神》,谈不上什么创新性和改革性,

但放在全世界电影创作越来越同质化,保守化,平庸化的大背景下,它的上映也有十足的积极意义。

并不是我们拍不出好电影,而是想拍好电影的导演和团队太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片人为钱,导演为攒局,演员为名声,观众被投喂……

这是当下电影市场的通行潜规则,受伤害的,不过是我们这些买票看电影的普通人。

我们当然希望,有鲶鱼可以搅动这个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期望《狂暴女神》就是这样的鲶鱼,也期望它能让创作者真正看到,好片谁都爱看。

端午档,我们且看《狂暴女神》,能不能创造一个票房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烂番茄编辑:淼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