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言:羊毛薅上瘾?小心站在违法边缘。

谁能想到,这位骑着单车狂奔的60多岁的日本老爷爷,只是为了蹭一顿午餐,是不是都以为他很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他真实的身份其实是一位身价上亿的有钱人,名下有900多个股票,但只是为了薅股票公司的羊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元钱的快递费我抠抠搜搜,300元的火锅我重拳出击,野性消费向反向消费的转变,可以说是大多数人的终极大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比谁买的贵,买了便宜货都藏着掖着怕被骂土,而现在比谁买的便宜,买贵了都不好意思炫耀怕被嘲讽冤大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有中国游客“横扫”日本,排队一小时买香奈儿、LV卖断货、人均消费近30万日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有南京开市客5分钟抢光爱马仕,主打不多花一分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起来像是消费降级,倒不如说是忽然醒悟:“以前有一半以上的钱都花在了面子上。”毕竟,现在的人,活法可和以前不一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花花该省省

绝不浪费一分钱

要论最早将薅羊毛玩得登峰造极的,其实不是如今薅出天际的年轻人,而是老年人。

排队看讲座,领两个免费的鸡蛋,大米等行为,老年人可以说是薅羊毛的鼻祖选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人充其量是后来居上了。

瑞幸的咖啡券要在周一屯,朋友送的网易云音乐会员要在周日领取,肯德基要在星期四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要问为什么,问就是可以买贵的,但不能买贵了

“薅羊毛的最高境界是0元购”这句话用在打工人身上,最合适不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的打工人抠抠搜搜,自费上班。但现在已经转变成万恶的资本家们别想在身上薅一毛钱。

出差住酒店,直接按住宿标准上限拉满。

住宿额度700元,订688元一晚的JW万豪酒店,不过分吧?公司规定高铁4小时以上可以订一等座,3个多小时的车次坐到屁股痛,改订4小时1分钟的一等座,很合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表示很正常,毕竟“实际上在这种地方省钱,公司也不会说你好”。自己抠抠搜搜的帮老板省钱,老板不领情,那还不如放过自己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人表态“上次退房直接三瓶红牛开进发票,一分钱也不省”,公司钱该花花自己钱该省省,主打一个精打细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替公司考虑省钱,公司替你考虑未来吗?”网友表示“跟资本家谈感情,不切实际。”

看来对自己好才是真的好,老板会吸血,员工穿反甲,正常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种将利益发挥到极致的状况,也不都是好消息。有人出差250元的住宿标准,顿顿住220元的、打车每次只有50元的额度,别怂,超了额度分两次打就行。

然后,这位网友就被炒了鱿鱼,还是中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住酒店带走一些“东西”,也是日常操作。

因为他们觉得这些都是包含在酒店日常消耗成本里面的,这和在饭店吃饭的剩菜打包,开会时喝一半的矿泉水拿走一样,都是标准的高素质的行为,不拿走才是无意义的浪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牙刷、牙膏、拖鞋、肥皂、洗浴用品、梳子等“六小件”用品都是含在房费里的,把床带走那才算违法。

如果真的要细究素质的话,不大声喧哗、不浪费水和电、不用床单擦鞋这类行为貌似更值得探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风气之下,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入场将薅羊毛进行到底,主打一个薅回本。

无论是300一间的城市便捷酒店还是4000元的宝格丽,都能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薅羊毛酒店合集,吾日“三省”吾身

他们觉得正确住酒店的仪式应该是这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薅羊毛已经不能简单解释成一种节省行为,更像是年轻人追求生活乐趣和体验的一种方式。

被称为快捷连锁酒店天花板的全季酒店,250一晚还含早餐,已经够香的了,但是网友表示,其实还有很多隐藏“福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年能住100天全季酒店的人表示“以前的酒店都白住了,感觉损失了几个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薅全季酒店的早餐、凤梨酥和牛奶、萃取咖啡,只能算得上是基操,大招还在后面,这群人直接在全季酒店上演一场进货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胆子大一点的就在退房的时候跟全季酒店前台要一份伴手礼,香氛喷雾,木质小梳子,茶饼等东西都是标配,通通收入囊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找店长谈谈心唠唠家常,门店老板壕气一点的话,只要敢问,他就敢给,果盘和洗浴套装直接帮你打包好,直接带走,主打一个贴心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问了就会给小梳子和香氛也在部分门店被薅断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还有社畜分享如何不经过前台领取这些隐藏“福利”,他们可以在软件里面先把免费的东西加入购物车,每个上限2份直接拉满,之后就在房间里面坐等机器人送上门就可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难怪说羊毛会薅上瘾呢,同样的价格,当别人拍拍屁股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时候,有的人已经装得大袋小袋了。

而网友也将这种打包带走的精神延续到下一家酒店,直言不是全季不爱了而是美伦更有性价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港迪乐园酒店的羊毛更是薅到心眼里了,住一晚酒店各种周边直接拿下。虽然出了限塑令后,网友表示有些东西需要花钱买。

但是徽章毛巾、牙膏牙刷、棉签化妆棉、梳子香皂、指甲锉针线包、创口贴便签、圆珠笔等物品通通带回家!

香得冒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花了两千住一晚的乐园酒店绝对不能亏不了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谁说住贵价酒店的人就不屑这种操作。

一生节俭的中国人敢骑着自行车去酒吧,就敢住着7000多的宝格丽酒店,薅着最“便宜”的羊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能力的把“浴室”搬空全部拿回家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十几二十个瓶瓶罐罐的战绩才能“封神”,这住的,跟来打劫的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网友表示这样的行为纯属是价格被宝格丽薅了大羊毛,他们只是反薅了小羊毛而已,主打一个你来我往,不拿白不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冰箱里的洋酒要收费不能带走之外,其他通通打包,都可以带走,能不能用得上还不知道,反正就是拿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宝格丽也有隐藏福利,只要只要在入住前联系酒店前台告知生日日期,比手还小的价值388元宝格丽蛋糕,直接免费送到房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边能省就省,一边大手大脚的朋克消费观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其实究竟是用户在“薅”商家,还是商家在“薅”用户呢?这个怕只有“蛋生鸡还是鸡生蛋”才能解释清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物皆可薅羊毛

岂料越省越多花钱?

虽然有些网友对薅羊毛的行为有点嗤之以鼻,但抠抠搜搜的花了很多钱的观点,却得到很多人的赞同。

每个月都记账,一旦超出预算就开始做假账,这类“高级理财”方式算是被这群人玩得透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健身房健身好贵,太不值得了,还不如自己在家买个跑步机,比健身卡便宜一半。

但是卖回来之后除了“长”出一堆衣服之外,这个东西彰显不出一丝存在的价值。

食之“太累”,弃之可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十元的滴滴不舍得搭,找个共享单车骑,但是到了目的地却找不到任何地方容纳下它,最终,调度费给了60元,脚扎进轮子里了,打了针破伤风支出1000+......

“120的衣服包邮,买它!!115元的裤子,快递费居然要6元,不要也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啥?!塑料袋5毛?!!你去抢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00块的羽绒服没舍得买,结果住医院花了2000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还有网友称自己遇到了中年阴影了。

他花了50块钱去途虎洗车,觉得非常实惠。但是当他发朋友圈的时候,却惨遭群嘲,这还便宜,你是没见过便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难道不知道有288元10次的优惠?难道15元山姆赠送的洗车劵不香?

连办卡都能送免费洗车的玩意儿,花了50元去洗,还敢称自己是捡了个大漏,确实是贻笑大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元能住希尔顿酒店3000多元的威斯汀酒店套房只需要450元,300块住洲际酒店等贵价酒店平价住的信息,你敢信吗?

其实这些渠道正悄悄的形成了灰色地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这个行业的内幕并不光彩。

除了一些是真实转让的个人卖家,有些“倒爷”可能涉嫌违法操作。这羊毛薅得是不是瞬间就感觉头皮发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有媒体爆料,他们之所能做到如此低价的入住酒店,是因为他们盗取老外的酒店会员账户。

再将这些老外的积分数量兜售给这群代订酒店的“倒爷”,然后再到国内的各大平台上进行兑换,实现低价入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国内外邮件和时差的关系,酒店和实际拥有积分的老外存在信息差,所以也就被钻了空子。

虽然说作为顾客的风险顶多只是无法入住,不用承担法律风险,而被盗刷的国外用户也会得银行赔付。

但是如果被及时发现的话,酒店是有权以涉嫌盗取信用积分,要求补齐当天市价的房费的。

而还有一些酒店先是用低价吸引顾客,到店后再要求加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利用漏洞薅商家羊毛的还有某电商平台,但是这样也会令自己站在违法边缘。

所以,薅羊毛得理智,还是不要剑走偏锋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如今的消费潮流,吾日三“省”吾身,省钱、省心、省事已经成为主旋律。

但是这究竟是消费回归理智拒绝溢价呢,还是单纯的为穷找借口,怕是自有“道理”,剪不断理还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觉得呢?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