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提出停火提议后,美国很想知道中国的态度。

在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关于俄乌停火的两点条件后,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表示,美方想了解中国和其他国家对此的看法。

【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

他的原话是:“坦率地说,我们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需要被问到‘你认为普京提出的和平提议是可接受的吗?’如果他们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他们就背弃了《联合国宪章》。”

沙利文是在出席瑞士举行的乌克兰和平峰会期间作出的以上表态。而就在和平峰会举行的前一天,普京在会见俄罗斯外交部官员时发表讲话,提出了俄方关于停火谈判的两点条件:

一是乌克兰军队必须全部撤出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二是乌克兰必须承诺放弃加入北约的计划。

【普京提出了俄方关于停火谈判的两点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提出了俄方关于停火谈判的两点条件】

普京强调,只要乌克兰军队撤出属于俄罗斯的“新领土”,那么俄方就会立刻停火并准备谈判,绝不拖延。整体而言,这两点确实有点漫天要价的意思,估计也是想着给对方坐地还价的空间

与普京以上表态针锋相对的,则是乌克兰主持的和平峰会。与会的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中,最终只有80个国家和4个欧洲机构在联合公报上签了字,未签字的包括印度、沙特、南非、阿联酋、印度尼西亚、墨西哥等南方国家。另外,中国、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并未参加此次峰会。

那么沙利文这里提到的“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指的就是没有参加峰会,以及参加峰会但没有在联合公报上签字的这些国家。

【最终只有80个国家和4个欧洲机构在联合公报上签了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只有80个国家和4个欧洲机构在联合公报上签了字】

中国跟这些国家一样,目前仍对俄乌冲突保持中立态度——实际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出于国家利益和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都是这么做的。

对于保持中立的国家来说,沙利文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没必要回答:任何明确肯定或否定的答案,都会使得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已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就在这场和平峰会召开前近一个月,中国就与巴西联合发表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中国外长王毅于本月初表示,俄乌目前不具备和谈的条件,但《六点共识》已获45个国家积极回应,其中26个国家确认支持,俄乌双方也肯定其中大部分内容。

【中国与巴西联合发表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与巴西联合发表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

面对“泽连斯基公式”和“普京计划”的二选一选择题,大部分保持中立的南方国家并不想作答。而中方作为俄乌都承认的冲突调解人,给出了“第三条道路”。

不过有一说一,沙利文提出这个问题也挺搞笑的。上个月11日,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埃尔丹在联合国大会现场用小型碎纸机粉碎了《联合国宪章》,以谴责联大通过的涉巴勒斯坦入联决议。

到底谁在无视、背弃《联合国宪章》,大家都是看得很清楚的——反正轮不到中国。

实际上,《联合国宪章》只是一个道义上的借口。美国的目的,是通过占据道德上的高地,通过舆论施压,让更多国家参与对俄制裁,进一步加强对俄罗斯的封锁与孤立。

两年前冲突刚爆发的时候,西方其实认为光靠自己的制裁差不多就够了,因此我们才能看到,那个时候美国并没有中国等保持中立的国家施加太多的压力。尽管美国那时也要求中方转变立场,谴责俄罗斯,但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去针对中俄经贸中的某些具体领域,比如军民两用产品。

甚至泽连斯基本人都曾在2022年5月明确表示,中国选择了“不卷入俄乌冲突”的政策,乌克兰方面对此感到“满意”。

但2年后的今天,情况完全变了。随着冲突的持续,美国一边不断加强对中方的舆论施压,一边将矛头指向规模愈加扩大的中俄经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美国的逻辑中,只要一个国家与俄罗斯保持正常的经贸关系,那么这都会使得俄罗斯在战争中受益。而在所有如今仍与俄罗斯保持正常经贸关系的国家中,中国是体量最大的,供应链也最完整的,俄罗斯从中俄经贸关系中受益最多。

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光靠欧美的制裁,已经难以对俄罗斯形成有效的封锁。在如今这个全球化时代,俄罗斯想要绕过西方制裁的手段太多了。在西方具有传统优势的金融领域,俄罗斯可能还比较困难,资金进不来也出不去。但在制造业领域,俄罗斯几乎在大部分领域都找到了西方产品的替代,实在不行,也可以通过平行进口、黑市采购等方式来满足自身需求。

因此想要进一步封锁俄罗斯,美国就必须拉上中国。当然,考虑到目前的中俄、中美关系,我们肯定是不会答应的。

而且退一步来说,就算中国答应,俄罗斯的对外贸易也是没办法禁绝的——中国人不做的生意,中东人、印度人,甚至西方人自己也会做。现实就是,哪里有利润,哪里就会有人去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