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那个阳光明媚的春天,王健林作为万达集团的掌舵人,踏上了前往贵州省丹寨县的旅途。他此行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带领万达集团为这片贫困的土地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实施一系列帮扶项目,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王健林与丹寨县的领导们进行了深入的会谈,讨论如何在当地投资建设旅游区和养殖业等多个产业。双方都对未来的合作充满了期待,毕竟这样的扶贫项目既能够提升万达集团的社会责任感,又能够为丹寨县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然而,就在会谈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县长徐刘蔚却突然提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要求。他态度坚定地表示,希望万达集团能够将第一年所产生的利润全部留在当地。

这个要求让王健林有些措手不及,毕竟在商言商,企业就是为了利润的。但是,徐刘蔚县长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发展的渴望,让王健林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那么,80后县长徐刘蔚为何提出把利润全留在丹寨县?如今他还在任上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2年,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徐刘蔚在湖北黄冈市红安县的一个温馨家庭中降生了。自他记事起,他就展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头脑灵活与聪明才智。他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让老师和同学们都对他刮目相看。

在红安县这个小县城里,徐刘蔚勤奋好学,不断地吸收着知识的养分,渴望能够走出这个小县城,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终于,在不懈的努力下,徐刘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他依然保持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和胆识。

毕业后,徐刘蔚获得了硕士学位,并顺利地进入了贵州省委办公厅秘书处工作。他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敬业精神,很快就获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在短短的六年时间里,他一路晋升,最终走到了副处长的位置。

然而,对于徐刘蔚来说,这些名头并不是他真正追求的目标。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为当地的群众做实事、做大事,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走向小康。

2012年,国家为了深入推进扶贫工作,积极号召广大干部下乡参与扶贫行动。这一号召如同一股清流,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激起了广大干部们的积极响应。徐刘蔚=听到这一号召后,没有任何犹豫,他二话不说就毅然报名参加了。

徐刘蔚与许多初出茅庐、缺乏工作经验的年轻人不同,他拥有出色的学历背景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这些优势使得他在众多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得到了一个宝贵的机会——成为丹寨县委常委和副县长。

丹寨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民族风情的地方。它拥有广袤的土地,总面积达到了940平方公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约14万勤劳善良的丹寨人民。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以及历史原因等多方面因素,丹寨县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贫困状态。

长年在贵州工作的徐刘蔚,对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深知丹寨县的贫穷落后状况,也明白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他下定决心要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丹寨县的脱贫致富贡献自己的力量。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让这个地处偏远的县份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新的活力呢?为了找到答案,徐刘蔚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当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资料调查。

他走遍了每一寸土地,仔细研究了当地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各个方面的情况。最终,他意识到这片大山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山上茂密的林木和山下丰富的矿石资源。这些资源是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的宝贵馈赠,也是可供当地发展的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找到了发展的方向,徐刘蔚自然感到非常高兴。但是,他也清楚地意识到,眼下还有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如何将这些宝贵的资源卖出去,运出去,让它们真正地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他知道,这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支撑,需要打通交通瓶颈,提高物流效率。

然而,在十年前,贵州的桥梁公路建设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完善。虽然贵州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当地的交通状况一直比较落后。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徐刘蔚决定在公路、电力和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下足功夫。他积极争取上级政府的支持和资金投入,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规划和设计,亲自监督施工进展和质量。

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丹寨县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一座座桥梁拔地而起,连接着一座又一座高山,成为“超级大桥”的代表性省份之一。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丹寨县的经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当地的木材和矿石开始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徐刘蔚还积极引导当地人民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受益于经济发展的红利。

但是,徐刘蔚知道,仅仅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他来到这里是为了改善14万人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万达集团的出现,如同一缕春风,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转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4年,万达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工作的号召,决定在贫困地区进行一系列的投资建设和开发活动,以期通过自身的力量,推动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为了找到合适的投资地点,万达集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考察。经过多轮筛选和商定,王健林先生的目光最终定格在了贵州省这片充满潜力的土地上。

得知万达集团有意投资贵州省的消息后,已升任县长的徐刘蔚激动不已。他深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能够为丹寨县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拉投资的行动中,迅速整理出丹寨县的详细资料,并积极与王健林先生取得联系。

在徐刘蔚的详细介绍下,王健林先生对丹寨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仅认真听取了徐刘蔚关于丹寨县发展潜力的分析,还亲自带领团队到丹寨县进行实地考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州丹寨县,那里的贫困与壮美景色交织成一幅令人难以忘怀的画卷。当王健林首次踏入这片土地时,他立刻被这里的贫困与美景深深震撼。他深知,这片土地上的居民们正饱受贫困之苦,而丹寨县本身却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王健林环顾四周,只见群山环抱,绿树成荫,清澈的溪流穿梭其间,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同时,这里还拥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那些独特的民居和各类遗产遗址,都诉说着这片土地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他深知,如果能够从旅游业入手,充分利用这里的自然美景和民族文化资源,那么丹寨县的发展前景将会十分广阔。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将扶贫工作放在这片土地上,为这里的居民们带来希望与改变。

在前期工作准备完成后,万达集团带着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来到了丹寨县。他们首先推倒了那些矮小破败的土房子,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洁白整齐的特色瓦房。这些新房子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功能齐全,为居民们提供了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此外,万达集团还投入巨资改善了丹寨县的公路建设。他们修建了众多水泥路,连接了原本被忽视的地区,让这里的交通变得更加便捷。如今,丹寨县已经实现了“村村通”的梦想,居民们可以更加方便地出行和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繁忙的项目推进过程中,万达集团与县政府之间的沟通频繁且深入。每一次的会议,都充满了讨论与商榷的氛围,王健林董事长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与精力在这个扶贫项目上。他时常亲自莅临现场,与县政府官员们面对面地商讨各项细节问题,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和安排。

与此同时,徐刘蔚作为县政府的一员,也积极参与到了与万达集团的沟通合作中。虽然他只比王思聪大了几岁,但从年龄辈分上看,他无疑是王健林的晚辈。然而,年龄和身份的差异并没有成为他们合作的障碍,反而激发出了更多的思维碰撞和灵感火花。

在万达集团对项目的效益进行深入评估之际,徐刘蔚的一席话犹如惊雷般炸响在会议室中,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斩钉截铁地表示:“万达在此地的所有收益,我们将全数留下,不带走一分一毫。”此言一出,会场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起来,许多人脸上都露出了疑惑与不解的神情。

徐刘蔚见众人反应,并不慌张,他耐心解释道:“我们计划设立一个由丹寨县政府与万达共同管理的专项基金,每年的使用计划都将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他的语气坚定而有力,仿佛在向大家描绘一个美好的愿景,将万达的利润转化为当地发展的动力。

然而,徐刘蔚的提议在会场内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毕竟,项目预计的收益高达数亿元,如果全部留在丹寨县,万达集团的利益如何保障?他们可是来投资扶贫的,而不是单纯做慈善。

王健林作为万达集团的掌舵人,对此并没有立即表态。他沉思片刻后,以平和而坚定的语气说道:““你说要搞利润,与其费劲在这里养猪搞利润,还不如什么也不搞,我每年固定给你五个亿,然后你自己去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