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卫健委又开始吹风无偿献血,它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第5条就是“无偿献血,助人利己”。

按照惯例,它一定是要被嘲讽的,最经典的一句就是:

如果炒股真的可以赚到钱,你连开通账户都要找关系。

现在老百姓在某些事情上的认知,基本已经达成了一致,有好处的一定轮不到你,需要你填坑的才会到处宣传。

至于无偿献血是不是,大家对号入座便是。

有一说一,我非但不排斥无偿献血,甚至还很支持,这不是在说反话,因为血液的特殊性,目前无法通过合成生物学来人工制造,只能来源于人。

要么买,要么捐,没有第三条路。

然而高额的盈利必然会让人铤而走险,比如90年代河南的卖血事件,导致了HIV大肆传播;

再比如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卖血国,但前不久刚刚有报道说有3万英国人收入了美国的“毒血”,导致感染艾滋和丙肝,3000人死亡。

所以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而且咱们国家这经济状况,比起美国来那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如果卖血合法化,就会导致底层人民彻底沦为了“血奴”,靠卖血为生,这对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于是无偿献血就成为了唯一的出路。

但是怎么样说服人们无偿献血,是个挺有深度的话题。

首先肯定要宣传献血对人身体有好处,我想这种话大家也听多了,至于是真是假,你信不信那又是另一回事,宣传总要这么宣传着。

最重要的是,告诉人们,你无偿献血了,以后亲属或你本人凭着你的献血证可以免费用血,献多少用多少。

我猜绝大部分人献血的初衷都是因为这一条。

但遗憾的是,真的等自己或亲人要用血了,医院就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然后用互助献血的方式来输血,这个和当初承诺的就背道而驰。

很多人把自己的经历写在网上,就会形成一种共识,给后来的人也产生一种警示,原来他们说话不算话,那我不如等到用血的时候再互助就是了。

大家都这么想,无偿献血的人就越少,最后大家都没有血用。

其实对于这种矛盾,我一直有一种疑惑,很久之前大家无偿献血的积极性还是挺高的,所以血库里的血绝对有富余,那么到底从什么阶段开始,血突然少了,导致它们开始违背承诺,然后恶性循环?

遗憾的是,这些信息完全是黑匣子状态,透明度很低,血用到哪里去了,给谁用了,大家只能通过各类信息的整合各种猜测。

比如曾经上海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就发布过血液管理,其中有一条提到,外国公民、华侨、香港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台湾地区居民可以凭身份证、用血通知书由医院直接供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条款显然是无法接受的,当时被曝光的时候,遭来各种谩骂。

注意看,发布的时间是2004年4月16号,已经过去了多少漫长的岁月,期间有多少血被那些所谓的“外国友人”直接用掉,这个我们无从知晓。

再比如几个月前的西藏阿里献血事件,虽说官方已经明确表态其中没有任何私人关系等不当因素导致的行动。

但我总觉得如果当事人是我的话,恐怕就交代在西藏了。

所以现在愿意献血的人越来越少,这只是表象,根本在于管理的不透明,各种不公平现象频发,导致大家的信任度越来越低,最终产生了塔西佗陷阱。

因此要改变人们不愿献血的现状,根本不是宣传献血对身体有啥好处,或者给人们画饼说献血以后可以免费用血,而是把所有藏着掖着的事情公开化,让大家知道血到哪里去了,以此来挽回民众的信任感。

如果这样做不到,那就干脆不要谈什么未来免费用血,甚至取消无偿献血都可以,大家一视同仁,按采集保管成本定价,都花钱也行。

然后给到相应的补贴政策,比如免费坐公共交通,工资少交个税,提前安排公租房等等,这样也能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

总之,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让人没有被欺骗和背叛的感觉,人们才会乐于奉献。

要不然情况只会恶化,到了迫不得已,终究还要这么做。

改革,永远是倒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