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1日,上市公司爱康科技老板邹承慧带着大部队到云南曲靖考察,面对地方上的热情,邹老板当即拍胸脯表示:

“将争取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不断拓展算力应用,助力算力产业在曲靖开花结果、枝繁叶茂。”

随后还实地考察了项目选址。

邹承慧一副不差钱的样子,但爱康科技可没有邹承慧所呈现的那么自信,以当时的账面来看,爱康科技流动资产仅有51亿,而流动负债却高达74亿。

所谓流动性,笼统点说就是以一年为期,你一年内能变成现金的就叫流动资产,而1年内必须要还的就叫流动负债,爱康科技负债高于资产23亿,很显然,已经自身难保了。

如此境况还想着在外面大方“撒钱”,邹老板真有这么心大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爱康科技的强项是光伏太阳能组件,关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并没有什么储备,这一下子整到算力上去了,难道是隐藏了什么绝招?

实际上,邹老板没想真的“撒钱”,也没有什么“绝招”,只是上市这么多年来习惯了,干什么事都想着为爱康科技的股价添砖加瓦。

“股价靠消息不靠业绩”,这完全可以作为邹老板的座右铭,爱康科技上市13年来,他一直都坚定不移地践行这个标准。

1

2005年12月,江苏无锡是中国光伏太阳能的明星之城,澳大利亚归国华人施正荣创立的无锡尚德成功登陆纽交所,施正荣一跃成为了中国首富。

同样的时间里,邹承慧正在做铝材的国际贸易生意,而他发现光伏太阳能电池板的边框用的就是铝合金,这让邹承慧觉得自己也可以在太阳能上做点什么。

老板与普通人的不同就在于,普通人只是想想而已,而老板有了想法就会努力付诸实践,邹承慧当然也有这个特质。

2006年2月,邹承慧与日本真木技术株式会社合伙,注册了爱康太阳能器材有限公司,开始生产太阳能边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太阳能边框这个东西其实门槛不高,销售价格等于铝的基础价加上加工费,只要手头有铝锭资源的几乎都可以干。

既然大家都能干的,肯定挣不到啥钱,日资公司一看毛利率不高,也就没啥积极性了,第二年就退出了爱康。

但这难不倒邹承慧,反正彼时光伏太阳能的故事很好讲,邹承慧又善于讲故事,很快就引来了新的创投机构增资。

天时、地利、人和聚齐,爱康器材的生意很快就上轨道了,到2010年,销售额已经突破了12亿。

市场虽然打开了,但正如前面所说,门槛低的生意回血自然就慢,创投机构们哪里有耐心等待啊。

于是,邹承慧一拍胸脯:2011年必须上市!

然后,爱康科技就真的在2011年登上了深交所。

2

爱康科技上了市,就变成了公众公司,基本要求是主动披露,甭管你是好是坏,是亏是赚,不要掖着藏着,也不要夸大其词,老老实实地说出来就好。

但邹老板显然不喜欢这样,不利的消息尽量不报,有利的消息就大报特报,如果实在没有,还可以蹭。

2014年-2015年,爱康科技对外收购了不少公司,打出的口号是要把光伏太阳能组件业务做大做强。

当然,肯定是做大了,2015年营收达到42亿,相比2011年的15亿增长了近3倍,但强不强就难说了,2011年15亿营收利润1.9亿,2015年42亿营收利润反而只有1.2亿。

增收不增利,说明爱康科技一直在盲目求大了,用规模数字掩盖自身市场竞争力的虚弱,从而维持股价的虚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堆规模,爱康科技也尝试了跨界,融资租赁、房地产、区块链等时髦的行当都有涉猎,不过,所谓的融资租赁和房地产可能主要是为了变现自家资产,而区块链则完全就是蹭。

2016年,爱康科技收购赣州发展融资租赁公司40%股权,而这40%股权的持有者就是邹承慧自己控股的爱康实业,也就是邹承慧把自己名下公司股权卖给了上市公司

2019年,爱康科技收购爱康房地产开发公司,而这家已经账面亏损的房产公司,就是邹承慧和自己父亲共同持股的。

2018年,爱康科技宣布进军区块链业务,还注册成立了相关的子公司,号称3年前就已经在湖南大学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

研究了什么呢,据媒体报道,运维管理着1万多台“挖矿机”,后来随着地方要求退出“挖矿”业务,连子公司都卖了。

搞来搞去,股价确实跟着上蹿下跳,但如今爱康科技的年报里,业务构成还是老三样。

3

忽悠也是一种技能,要求使用者心理素质足够强大,能够“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灰鸽以为,邹承慧和爱康科技显然达到了这个层级。

2022年10月,爱康科技股价疲软,邹承慧倡议公司拿出4000-6000万回购股票,斥资不算多,但给出的回购价格很吓人,不超过7元/股。

当时爱康科技股价仅3.2元左右,7元是股价的2倍还多,股民一片欢腾,这是要给股民发红包啊。

可惜,倡议发出了很久,一直未见实际行动,大家才明白,邹老板不过是虚晃一枪。

今年2月,邹承慧抛出了增持计划,计划增持不低于1个亿,增持价格不高于3.5元,价格比之前的倡议合理了,但过了3个月也没动静。

再看看给出的未增持理由:

“受到节假日、2023年年度报告窗口期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能够增持公司股份的有效时间较为受限。”

正如那句话,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4

心思都花在忽悠上了,业绩自然也就一塌糊涂了,2021-2023年,爱康科技连续三年巨亏,合计亏损超过20亿。

这一亏,会计师事务所都忍不了了,直接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对爱康科技到底还有没有持续经营能力提出了重大质疑。

会计师一质疑,深交所出手了,爱康科技也就变成了ST爱康。

爱康科技是4月30日被戴帽的,有趣的是,就在两个星期前,爱康科技还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信心满满地给投资者保证:公司不存在被ST的风险。

按理说,自己有几斤几两还不清楚吗,事到临头了还这么自信,然后一转身就被打脸,不过,拥有忽悠境界高的是不怕打脸的,比的就是谁更“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ST了之后,眼看股价跌跌不休,ST爱康又忍不住对外表示:我们还有一个工厂,国资要投3.5亿,预计2024年可以卖80亿。

80亿,相当于ST爱康两年的销售收入,这足以逆转ST爱康的所有困境,然而仅仅1个月后,消息传出,这个要卖80亿的工厂已经停产了。

天哪,他嘴里还有一句真话吗?

这下,证监会忍不了了,给爱康科技和邹承慧下达了立案告知书,案由是涉嫌披露违法违规,所谓披露违规,要治的就是忽悠。

证监会这一查,ST爱康总算彻底老实了,一连走出近30个跌停,直接杀到1元以下,不用想,面值不足1元退市是肯定了。

遗憾的是,查得有点晚了,邹老板IPO时持股超过43%,如今只剩2.47%,几乎都卖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