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欧盟委员会宣布,将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加征最高38.1%的临时性额外关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此前中国出口欧盟的电动汽车始终执行10%的关税税率,这就意味着,届时最高税率将达到48.1%。

按照此前欧盟委员会的说法,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国内拿到了中国政府的高额财政补贴,因此才在欧洲市场进行不正当低价竞争。

实际上,欧盟委员会关于中国生产的纯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早在去年十月份便已经启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今年的3月15日,欧盟又对进口的中国电动汽车实行了进口登记,目的就是反补贴调查结果出炉后,对涉及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征收“追溯性关税”。

按照欧盟的相关法律规定,欧盟委员会可以在反补贴调查启动后的九个月内,征收临时性关税,而最终的关税加征点数,需在调查开始后的十四个月内确定。

从此次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消息来看,此次加征的税率为临时性关税,也就意味着,后续欧盟还会在当前的基础上继续加码,此前有分析人士指出,欧盟最终很有可能加征45%的关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从欧盟委员会6月12日公布的消息内容来看,此次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也是看人下菜碟。

其中,对于上汽集团、比亚迪以及吉利这三家中国本土车企,欧盟或临时加征最高38.1%的关税,欧盟委员会给出的理由是,上述三家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最高。

而对于有着合资背景的车企,诸如北京奔驰、上海大众等,此次加征关税的点数普遍为21%,至于在上海投资建厂的美国汽车品牌特斯拉,欧盟表示将单独采用不同的关税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在中国向欧盟出口的电动汽车品牌里,在上海建有工厂的特斯拉占比最高,甚至达到了28%,再加上在中国辽宁拥有生产基地的德国宝马,以及在湖北拥有工厂的法国雷诺,上述三家企业生产的电动汽车,占据了中国出口欧盟总数的六成之多。

尽管如此,对于吉利、长城等国产汽车品牌而言,此次欧盟加征临时性关税,影响可谓颇深。

据英国媒体报道,被中国吉利收购的瑞典汽车品牌沃尔沃,已经着手将部分车型的生产线从中国转向比利时,显而易见,这正是受欧盟调整关税所影响。

沃尔沃比利时根特工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长城汽车,早于上个月底就关闭了其在德国慕尼黑的长城欧洲总部,虽然谈不上未卜先知,但足以看出长城汽车对于接下来欧洲市场的政策层面影响并不乐观。

实际上,自从欧盟启动反补贴调查之后,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增长势头就已经有所减缓,因为在最终调查结果没有出炉之前,卖得越多,很有可能就亏得越多。

只不过,外界普遍没有预料到欧盟会如此急迫地宣布加征临时性关税,以至于有媒体分析,欧盟之所以抢在6月中旬宣布这一消息,与欧洲大选以及将要召开的七国集团峰会不无相关。

实际上,此前外界猜测,包括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内的欧洲政要,会在本届欧洲大选中逼迫现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下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无论是马克龙还是朔尔茨,对华态度都属于务实派,即虽然受美国政策层面影响,但并不主张与中国展开贸易对抗。

因此,早先有媒体预测,欧盟的反补贴调查结果会延期出炉。

然而从此次欧洲大选的初步计票结果来看,冯德莱恩所代表的欧洲人民党似乎胜券在握,也就是说,冯德莱恩大概率会连任欧盟委员会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众所周知,冯德莱恩在对华态度上向来十分强硬,并且在战略自主层面一直都倒向美国。

正因如此,欧盟委员会才提前宣布对华电动汽车加征临时性关税,显而易见是冯德莱恩连任前的“下马威”。

再加上七国集团会议召开在即,今年的会议主题毫无疑问仍旧是如何针对俄罗斯与中国,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欧盟提出加征关税,也在意料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就在欧盟发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同时,日本也紧跟其后,宣布对可能向俄罗斯军方提供物资支持的中国企业实施制裁。

显然日本政府发布这条消息是紧跟美国的脚步,因为在6月12日当天,美国率先表示将扩大对俄罗斯的制裁范围,其中就包括了部分中国企业。

这样看来,无论是欧盟还是日本,亦或是美国,此番对华的贸易制裁,极有可能是事先商量好的有意为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明确表态,这是典型的保护主义行为,不仅违背了世贸规则,而且还不顾客观事实,终究只会害人害己。

当然,中方绝不会仅仅抗议了事,因为在贸易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作为全球实体经济的枢纽,已经不会再像若干年前那样逆来顺受。

据悉,在欧盟宣布加征关税不到24小时,中国商务部就发布消息,称将对产自欧盟国家的猪肉产品和乳制品实施反倾销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行业也相继发声,称建议对产自欧盟国家的大排量燃油汽车加征进口关税。

而中国酒业协会此前也发声,建议对欧洲出产的白兰地进行反倾销调查。

实际上,不仅是中方对欧盟委员会的决策提出了反对意见,包括宝马、大众在内的欧洲本土企业,也认为欧盟这一决定是在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眼当下全球经济,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美元债务危机的影响,欧洲多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技术性衰退,唯有中国仍旧保持着强劲的市场潜力。

而欧洲此时竟然选择效仿美国,对中国筑起贸易壁垒,实在是自讨苦吃。

要知道,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被越来越多南方国家所接受,欧洲市场对中国的重要性也不再是不可替代,至于美国和日本,恐怕只能在自欺欺人的把戏中无限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