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张蓉

近日,广东梅州多地遭遇罕见的暴雨洪涝灾害。仅6月16日8时至17日0时,梅州全市17个站点录得超250毫米大暴雨,其中,最大降雨量出现在平远县泗水镇,24小时降水达369.3毫米。

洪峰过境时,水位一度逼近3层楼高。不少梅州人感叹,“还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洪水”。

洪水的威力接踵而至。山体滑坡,房屋坍塌,古桥被冲垮,街区、农田和学校被淹没,道路、通讯、供电、供水一度中断,多个镇村成为“孤岛”。

据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消息,截至6月17日,平远县泗水镇、仁居镇、东石镇、蕉岭县南磜镇、梅县区松源镇等多处发生山洪、山体滑坡,造成5人死亡、15人失联、13人受困。

山洪来得快,去得也快,可它留下的满目疮痍和厚重的淤泥,一时难以磨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州平远县泗水镇文贵村近况(受访者供图)

洪峰过境时,水位逼近三楼高

“洪水已上二楼!”6月17日凌晨2点多,家住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的谢女士,眼看着洪水冲上了自建房的二楼,几乎淹没二楼阳台,餐椅、厨具、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各式家具都泡在洪水中。

她和丈夫躲在二楼的衣柜上熬过了无眠的一夜,“手机也被水浸了”,一度和外界失联。直到第二天上午9点多,他们才获救,被安全转移。

彼时,梅县市民张先生正带着无人机前往蕉岭县新铺镇和梅县白渡镇,试图用航拍定格下洪水中的家乡。洪水裹挟泥沙涌入大街小巷,在他拍摄的画面里,两座乡镇都陷入一片黄色的汪洋,“水位逼近3层楼高,已经分不清哪里是村庄,哪里是河道。”张先生叹息说,眼前的场面“看着很痛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水中的梅州市梅县白渡镇(受访者供图)

让当地人更痛心的是,百年老桥也遭了殃。当天中午,在白渡镇矗立了近百年的最古老的大桥——白渡桥在洪水无情的冲击下轰然坍塌。

沿韩江而下,在近百公里外的大埔县,高陂镇中心幼儿园也被洪水浸泡了近两天,直到6月17日下午,暴雨停息。洪水退去,留下一片狼藉的校园,到处堆满淤泥、树木、残枝和垃圾,教室墙壁上的一道印痕定格着洪水过境时的最高水位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州平远县泗水镇文贵村近况(受访者供图)

多村成“孤岛”,救援人员徒步五六小时奔赴

梅州多地受灾后,国内多支救援力量相继奔赴当地参与救援。6月16日,梅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启动抗洪救援预案,第一时间出动174人赶赴现场,支队全勤指挥部率水域救援专业队随警出动;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调派3个水域救援专业队共150人到场增援。

6月17日凌晨4点多,河源蓝天救援队7人率先抵达灾情严重的蕉岭县,陆续转移了600多位被困群众。

当天下午,广东省蓝天救援队副队长胡承宇又带领13名队员赶赴平远县,“平远县是山区,由于道路塌方、通讯中断,当时有不少乡镇、村落对外失联。”

胡承宇告诉潮新闻记者,在平远县,他们收到上千条求助信息,“大多是当地人失联,家属联系不上来求助,基本集中在泗水镇和周边乡镇。”

“现场情况比我们想象得更糟糕。”胡承宇说,相较于自己过去参与的洪灾救援现场,在泗水镇,山体滑坡、房屋坍塌等现象更严重,“有一些人被困在坍塌的房屋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远县多地道路塌方(受访者供图)

然而,在道路塌方的泗水镇,多地已成“孤岛”。6月17日,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派出3架直升机抵达泗水镇,开展转移群众和运输救援物资等工作。“当时,只能直升机空投救援物资,比如,水、粮食、药品、以及救援工具等。”胡承宇说。

队员们兵分多路,相继奔赴木联村、大新村、泗水村等五六个村庄,搜寻失联人员,核查受灾情况。“一些村庄可以坐直升机进去,可有不少地方找不到降落点,只能徒步走进去。”胡承宇说,有四名队员去往木联村,徒步五六个小时才抵达。

这几天,梅州仍阴雨连绵,但气温很高,“队员们带了不少救援装备,负重前行,山路又很难走,有名队员路上差点中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救援力量徒步转移失联人员(受访者供图)

经过两天的搜寻,胡承宇和队员们在泗水镇陆续转移出五六十名失联人员,“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年纪最大的78岁,年纪最小的可能三四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被埋压近两天的女性长者获救(受访者供图)

6月18日,深圳公益救援队也派出38名队员驰援梅州。在蕉岭县南礤镇石寨村,经过近3小时的营救,他们联合多家救援队伍营救出一位被埋压约2天的61岁女性,目前她生命体征平稳。在蕉岭县新铺镇,队员们正协助进行清淤消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救援力量协助进行清淤消杀(受访者供图)

今天(6月19日),泗水镇的救援工作也已接近尾声,“明天开始进入清淤消杀阶段,民间救援力量可能陆续撤出。”胡承宇告诉潮新闻记者,目前,泗水镇的部分道路已经抢通,越野车可以通行,部分村庄也已经恢复水电供应。

不过,“此前空投的物资毕竟有限。”胡承宇说,当地还紧缺水、干粮、米等生活用品,以及消杀用品和发电机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灾民重建家园(受访者供图)

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