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高官访华时,竟公开放话称不许中方援俄,但这注定是他的一厢情愿。不到72小时,中俄合作就传来一则好消息。那么,为什么说德方不许中方援俄是一厢情愿?中俄合作又究竟发生了什么好事?

日前,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正式启动了他为期三天的访华计划。不得不说,在中欧贸易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哈贝克此行,任务不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欧盟错误地跟随美国脚步,试图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对此,中方也祭出一道反制措施,就是对欧盟猪肉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这一下,可以说是打到欧盟命脉了,因为中国是欧盟这个猪肉出口大户的重要客户,一旦中国不买,欧盟的猪肉产品就面临整猪价值下滑的尴尬处境。

德国在看到了中方维护中企正当利益的坚决态度后,就慌了,它怕中国接着出第二招,也就是采取对等反制,就是中国对欧盟汽车也加征关税。这毫无疑问是德国最接受不了的,因为德国汽车的出海,十分依赖中国市场。一旦中方决定加税,影响最大的就是德国车企。所以哈贝克在启程访华前,他就已经表明了态度,称中国是“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并强调当务之急,是中欧探讨如何找到电动车关税问题的解决办法。可以看出,德方此次似乎是带着部分诚意来的,因此,中方也就同意了,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案启动磋商。

但没想到的是,在谈到乌克兰危机问题时,哈贝克似乎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竟然当着中方的面表示,如果中方不支持俄罗斯,那么欧洲就不会减少对中国原材料和关键商品的需求。并且中方不能将以上两方面分开,因为中方对俄的态度,已经直接影响到了中德关系。这番话的意思很直接,就是不许中方援俄,试图将乌克兰危机的责任推到中国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希望德方或者欧盟能明白,中国作为主权国家,该做什么、怎么去做,都不容任何人居高临下的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另一方面,中俄合作光明正大,中国也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参与方,相反中方还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推动乌克兰危机的政治解决。从以上两方面来看,德方不许中方援俄的想法,注定是一厢情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德部长放话“不许中国援俄”后的不到72小时,中俄合作就传来了一则好消息。据俄媒报道,中国5月份对俄大米出口量高达4000吨,同比增长11%,同时还创下了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好成绩。这说明的是,中俄农贸合作日益紧密。而且双方都在这一合作中,都可以获利。首先,对于俄罗斯来说,在库班费多罗夫斯克水电站事故发生后,它就一直在增加粮食储备,甚至还为更好的屯粮,还实施了对大米和稻米的出口禁令。另外,这一次中国向俄罗斯提供的大米,大多都送去了俄远东地区。这是因为俄罗斯中部才是其国内大米的主要产地,而中部的大米运往远东地区的话,运输成本就高了,这就使得进口中国大米,成为了俄罗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