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我国已经遭遇了一系列极端天气的影响,比如华南江南多地异常凶猛的暴雨,北方多地强烈的高温,东北多地异常的气温偏低和多雨潮湿等天气。这些异常天气的出现,和厄尔尼诺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2024年的厄尔尼诺自2023年夏季开始增强,已经显著影响到了我国刚刚过去的冬季和春季天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太平洋深处冷到发黑

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的最新报告指出,2024年5月,热带太平洋的厄尔尼诺现象宣告结束。这一主导气候现象在过去一年中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极端天气,从澳洲的珊瑚礁到亚马逊的热带雨林,无一幸免。在此期间,全球海洋温度连续数月创下历史新高,打破了多个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厄尔尼诺现象,即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暖相,自2023年5月以来一直在扰乱全球气候。作为地球上季节性气候变化的最大自然来源,厄尔尼诺带来了极端的气候条件。2024年5月,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发布的最新报告表明,厄尔尼诺现象已在热带太平洋上消失。这一现象的消失意味着全球气候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厄尔尼诺的结束并未给我们带来喘息的机会,因为新的气候极端——拉尼娜现象,正在迅速接管。目前,太平洋的次表层监测数据显示,一些极冷的水团已经开始浮出水面,部分水团冷到发黑,出现了-6度以上的负距平。这些迹象表明,大气和海洋正在迅速远离厄尔尼诺现象,正逐步进入拉尼娜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拉尼娜高度确定!

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相对立,通常在热带太平洋出现低于平均水平的海面温度,并伴随着更强的风力。根据预测,2024年7月至9月期间,拉尼娜现象的到来概率高达65%。这种冷水现象通常会导致印度尼西亚和其他海洋大陆地区的降雨量增加,同时在太平洋中东部形成大范围的冷异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东太平洋的表面之下,一池冷水已经潜伏了数月,随时准备重新补给表面并加强创造和维持拉尼娜现象所需的冷异常。这个潜伏的冷水池对拉尼娜的形成至关重要。当次表层的冷水开始上升并替代表层的温水时,太平洋东部的海面温度迅速下降,这正是拉尼娜现象的典型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目前的观测数据,热带太平洋的关键区域高于平均水平的海面温度已经被低于平均水平的海水所取代。这一变化显示出拉尼娜现象正在酝酿中。随着冷水逐步上浮,太平洋中东部的气温将进一步下降,进而引发一系列气候连锁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拉尼娜现象不仅影响太平洋地区的气候,还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广泛影响。在拉尼娜背景下,印度尼西亚和其他海洋大陆地区的降雨量增加,可能会引发洪涝灾害。而在太平洋中东部和南美洲西部,干旱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北美洲,拉尼娜通常会导致冬季更加寒冷和干燥,而在南美洲,则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降雨。在亚洲地区,拉尼娜现象可能会使季风季节更加活跃,增加降雨量,并且让台风活动更接近陆地。这些气候变化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会对水资源管理和自然灾害防控提出新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全球气候系统中一个关键的自然摆动周期,它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两个极端之间摆动。然而,是否存在一个中性状态,即介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平衡状态,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在理论上,ENSO的中性状态可以给全球气候带来相对稳定的时期。然而,现实中的气候变化往往难以预料。在厄尔尼诺结束和拉尼娜到来之间,我们是否能够进入ENSO的中性状态并喘口气?从目前的观测数据来看,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5月,厄尔尼诺现象在热带太平洋上消失,结束了一年的气候主导期。然而,这一事件并未带来气候的平静期。相反,拉尼娜现象正在迅速接管,带来新的气候极端。随着次表层冷水的上浮和太平洋中东部海面温度的下降,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将逐步显现,对全球气候产生深远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气候变化是一个复杂且持续的过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这一过程中两个重要的极端。尽管拉尼娜和厄尔尼诺对于我国的天气来说是“遥相关”,也就是说之间的虽然有关联但并非是直接对应的,未来的气候变化依然非常复杂。在此过程中,大家不仅需要关注气候现象本身,更要理解其背后的机制和规律,以更好的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