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冯亚仁】美国商务部周一发布一项拟议新规,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意在切断与中国在联网汽车上的产业链合作,其溢出效应也引发他国的警惕与担忧。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24日敦促美国停止以国家安全为名行打压、遏制他国之实,为各国企业营造开放、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中方将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商务部拟议禁止美智能联网汽车等使用中国软硬件(资料图)

美媒:或成本届美国政府最后一项禁止中国产品的决定

当地时间9月23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发布一份拟议规则制定通知,将禁止销售或进口集成来自中国或俄罗斯相关软硬件的联网汽车,或单独进口、销售这些软硬件。该规定还将禁止与中国或俄罗斯有关联的制造商在美国销售包含这些软硬件的联网汽车,即便是汽车在美国制造也不行。

这项拟议规则将要求软件禁令适用于2027年及以后的车型,硬件禁令将于2029年1月或对2030年及以后的车型生效。BIS称,这项拟议规则采纳了公众对于今年3月1日发布的联网汽车拟议规则制定预先通知的反馈意见,接下来将给予公众30天时间对此次发布的拟议规则发表评论。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商务部希望在明年1月20日前最终敲定这项规则。《纽约时报》认为,此举很可能是拜登政府在任期内做出的最后一个禁止中国产品进入美国的主要决定,其背后逻辑与导致华为电信设备被禁、对美国港口运行的中国制造的起重机展开调查的逻辑相同。

“国家安全”已成老生常谈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说,“如今的汽车装有摄像头、麦克风、GPS和其他连接到互联网的技术。不需要太多的想象力,就能理解获得相关信息的外国对手将如何对我们的国家安全和美国公民的隐私构成严重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在港口等待装船的中国电动汽车(资料图)

“国家安全”已成雷蒙多的老生常谈。据《纽约时报》报道,在上周日的电话记者会上,雷蒙多承认,目前美国道路上几乎没有中俄制造的车辆,但她说,美国政府想采取有针对性的、先发制人的措施,以“保护美国人民、包括我们的孩子不受潜在的监视”。她还声称,这与“贸易和竞争优势无关” ,“完全是国家安全行动”。

不过,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除了“国家安全”方面的担忧外,这些举措也明显关乎商业利益。中国汽车在欧洲和亚洲越来越受欢迎,美国车企担心它们可能很快就会在美国市场上面临来自中国的竞争。报道称,雷蒙多对记者表示,中国汽车迅速进入欧洲市场“敲响了警钟”,并宣称在欧洲大陆和世界其他地方“原本中国汽车寥寥无几,但迅速增加到很多,这是中国其他产业的非市场行为的结果”。

另据路透社报道,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布雷纳德23日在底特律经济俱乐部演讲时宣称中国“产能过剩”,并通过一波汽车出口潮让其产品充斥全球市场,美国政府决心不让国家像本世纪初时那样遭遇第二次“中国冲击”。她还表示,“美国人应驾驶他们选择的任何汽车……但如果他们选择驾驶电动汽车,我们要确保它是美国制造,而非中国制造”。

美有政治考虑,也有竞争焦虑

美国《连线》杂志认为,美国政府这项拟议的禁令是对中国电动汽车判“死刑”。林剑在24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美方针对特定国家企业及产品采取歧视性做法,违反世贸组织基本原则,扰乱国际贸易投资,破坏全球产供链稳定,最终也会损害美国自身利益。中方也注意到美国业界对此有不少质疑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美国白宫

美国行业组织汽车创新联盟认为,寻找新供应商快速取代中国零部件将非常困难。该组织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博泽拉称,“你不可能只是拨动一个开关,就能改变世界上最复杂的供应链”。《韩国时报》认为,美国的限制将对韩国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等韩国汽车制造商构成直接威胁,这些公司主要因为成本考虑而使用中国零部件生产汽车。专家称,由于美国新规细则未出,建议韩企做好最坏情况的准备,拓宽零部件采购渠道,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24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电动、智能、联网是汽车行业重要的技术发展趋势,美国在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后,又开始以行政命令禁止中国联网汽车,这说明美国意欲在汽车行业与中国“脱钩断链”并构筑“小院高墙”。钟师认为,美国对中国汽车的全面打压既有地缘政治的考虑,也有科技打压的意图,同时折射出在先进制造业面临中国竞争的焦虑。美国联网汽车新规不仅涉及中美两国产业合作,而且还将波及其他国家的车企,将扰乱全球产业合作。

延伸阅读

美加欧纷纷"动手"对中国汽车征收关税 英国"避而不战"

“西方对中国汽车征收关税,英国却避而不战”,“政客”新闻网欧洲版9月3日以此为题报道称,面对所谓中国电动汽车“威胁”,意识到中方反制措施影响的英国正静观其变,并酝酿一项替代方案,以免点燃与中国的“贸易战”,损害本国经济和环保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媒称美国将“升级”打压中国汽车

“相当困难的选择”

报道指出,今年夏天,美国、欧盟和加拿大均以“反补贴”为名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但英国却没有搅入其中,原因之一在于该国的去碳化需求。

作为英国最大的单一出口商品行业,80%英国产汽车用于出口,占英国总出口额14%以上。然而,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SMMT)的数据显示,“由于制造商重新调整生产线以生产电气化车型”,2024年上半年英国汽车产量减少了3.4万辆,比2023年下降了7.6%。

与此同时,新上台的工党政府坚持其竞选宣言中的承诺,即到2030年禁止销售新的内燃机汽车,令英国处境艰难。面对增加电动汽车进口的压力,英国商业和贸易大臣乔纳森·雷诺兹也在制定一项工业战略,鼓励全球汽车公司在英国投资建厂。

对此,一家专门生产大众化市场汽车的英国汽车制造商的高层人士透露,英国政府已经在寻找针对西方盟友所谓“反补贴道路”的“替代方案”。这位资深业内人士承认,“所有这些事情并不一定相互兼容”,工党“在秋季要做出一些相当困难的选择”。

该人士称,英国政府已就这个棘手的问题展开研究,并试图研判如果英国真的征收关税,“中国在英国的投资会发生什么”。据总部位于伦敦的咨询公司弗林特国际(Flint Global)专门从事贸易和电动汽车业务的合伙人萨姆·洛(Sam Lowe)说,英国政府“越来越意识到与干预中国电动汽车进口相关的各种利弊得失”。

在“政客”新闻网欧洲版看来,英国对华设立贸易壁垒的风险是“真实存在”的:7月,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后,中方便对欧盟乳制品、猪肉和白兰地展开了反补贴、反倾销调查。虽然中国商务部8月29日决定暂时不对欧盟白兰地征收关税,但中方已就欧盟对电动汽车的补贴关税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争端申诉。

报道说,加上包括豪华汽车制造商在内的一些英国企业正在敦促政府谨慎行事,这意味着英国不太可能最终复制其盟友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做法。

“我们不想关闭英国经济的进出口。我们受益于世界各地的贸易联系,包括与中国的贸易联系。”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7月接受访问时作出上述表态。报道指出,这和她今年5月英国大选前发出的信息大相径庭,当时她还声称,依赖中国电动汽车将削弱英国工人的能力,“让我们面临难以置信的风险”。

一位了解政府想法的英国资深商业说客表示:“对于出口商来说,(中国)报复意味着什么,以及关税对国内通胀意味着什么,这是财政部作为主要论据考虑的问题。”

专家:美加对华单边关税威胁世贸体系

按照比亚迪欧洲和美洲业务执行副总裁李珂的说法,“英国可以迅速成为下一个电动汽车普及率非常高的国家”。德国施密特汽车研究公司的创始人马蒂亚斯·施密特(Mathias Schmidt)也估计,由于英国新的零排放汽车规定推高对电动汽车的需求,英国将成为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增长的“主要催化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拿大政府的加税计划适用于从中国进口的所有电动汽车以及混合动力车,包括特斯拉

随着英国的盟友筑起关税墙,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已呈现出“明显”转向英国的趋势。报道援引施密特汽车研究公司的分析称,中国车企正瞄准英国和另一个非欧盟国家挪威出口更多的电动汽车。身为石油与天然气生产大国的挪威,已设定2025年底前达成只卖零排放车的目标,比欧盟设定的目标提前10年。

不过,报道补充,英国没选择跟风盟友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调查的另一个原因是,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尚未极大影响英国市场,英国官员还想“静观其变”,看看中国对其他国家施加关税的反应,也观察别国关税是否真会导致英国的中国电动汽车进口量激增。

前述英国车企高层人士称,如果英国政府看到进口数字大幅攀升,可能会迫使其将这一问题提上议事日程,而这就是英国在是否施加关税与否以外所选择的“第三条路”可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即实施临时进口限制,报道称之为“保障措施”(safeguards)。

伦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法专家莫娜·保尔森(Mona Paulsen)解释说,“保障措施”的管理非常复杂,因为它们需要“以非歧视的方式”适用于所有电动车进口,并为所有受影响的国家规定配额。但她认为,“从长远来看,最复杂的选择仍然是最好的选择”。

“电动汽车是绿化世界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保尔森表示,加拿大和美国的单边关税已经威胁到了世贸组织的全球贸易体系。“这里的关键是,如果你试图在这个体系内运作,那么从长远来看,你就是在保护这个体系,这才是最重要的。”

今年5月,美国发布对华加征301关税四年期复审结果,宣布在原有对华301关税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的幅度。其中,对电动汽车加征的税率从25%提高到100%。三个月后,加拿大政府8月26日宣布,自今年10月1日起,也将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100%关税。

不过,由于美国国内各产业出现不少声音,要求降低、推迟或放弃对华大幅加征关税,并寻求扩大关税豁免范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已两度推迟发布对华加征301关税的最终决定。此外,中国商务部9月3日宣布,依法对自加拿大进口油菜籽发起反倾销调查。

与此同时,当地时间8月20日,欧盟委员会(欧委会)预披露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对初裁结果的拟议税率进行了小幅调整,显示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7%至36.3%的反补贴税,并决定对特斯拉实施单独税率,现阶段定为9%,大幅低于7月4日初裁公布的20.8%。

按照欧盟调查程序,利益相关方可在10天内发表评论或要求欧委会举办听证会。此后欧委会将向欧盟27个成员国提交终裁决定,除非获得特定多数(代表欧盟65%人口以上的至少15个成员国)投票反对,否则终裁决定将如期实施。据悉,欧委会将在11月4日前做出最终裁定,关税措施的有效期为5年。

对于美国、加拿大、欧盟上述措施,中方已多次表达不满和反对。外交部发言人林剑3月22日在例行发布会上应询表示,电动汽车是全球化产业,只有分工合作才能互利共赢,只有公平竞争才有技术进步。以“公平竞争”“国家安全”为名搞保护主义、贸易壁垒,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和世贸组织规则,短期看似乎占了便宜,但保护的是落后,失去的是未来,造成的是多输,长远看只会损害本国产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影响全球经济绿色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