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为了加快制造业回流,曾出台《通胀削减法》构建贸易保护主义壁垒,明目张胆的对美国制造业提供排他性补贴,此举不仅是对非美国制造业公司造成实质性歧视,同时也破坏了当前的国际贸易秩序。而在经过了长达一年多的交涉和搜证之后,我国于今年3月末向WTO起诉美国,并要求与美国政府就《通胀削减法》当中涉及新能源汽车补贴等措施进行磋商,确保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利益以及全球公平竞争环境免受更多侵害。

据观察者网24号援引权威信源发布的报道,WTO争端解决机构依照现行程序,同意就美国《通胀削减法》当中的某些税收抵免条款设立专家组。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同一天,欧盟也在WTO争端解决机制框架下,就我国对欧盟乳制品反补贴调查向我方提起了磋商请求。虽然两件磋商请求涉及对象不同,并且磋商内容也是天差地别,但是中美欧作为全球三大主要经济体,彼此之间的利益纠葛成为了舆论关注的新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要明确的是,依托WTO争端解决机制去打击美国政府一手构建的贸易保护主义壁垒,至少在现行条件下是很难实现的。因为“争端解决机制”之所以会存在,就是因为原有的解决机制被美国瘫痪了。换言之,今天的WTO对于美国就是一个“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工具人”。但我国依旧要遵循既有的争端解决机制向美国提起诉讼,并不完全是为了对抗拜登政府的“通胀削减法”,而是着眼于未来的博弈。

由于美国的肆意破坏,WTO规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以及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中国仍然遵守WTO规则、尊重WTO的权威性,既是对国际贸易秩序的维护,也为今后构建新的国际贸易秩序奠定了基础。无数事实证明,过去由西方世界主导的国际贸易秩序,已经很难适应“全球南方”国家日益壮大的今天,特别是当全球能源转型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阻碍时,WTO需要构建一套新的体系来扫清这些障碍。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理应在这个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确保WTO今后在构建一套全新的,能够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规则框架时,我国能拥有足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说白了,中国需要从“参与者”一跃成为规则的“制定者”,而不再是任人摆布。至于欧盟在WTO框架下向我国提出磋商请求,只能说明对方还是心存侥幸,认为将我国依法依规进行的针对欧盟乳制品反补贴调查进行“扩大化”,就能逼迫中国收回成命。

然而欧盟似乎忘记了,虽然中国有底气在争端解决机制框架下和美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打“持久战”,但是欧盟的乳制品从业者们可不具备这样的能量。更何况,这次被我国进行反补贴调查的欧盟成员足足有8个之多,涉及项目共有13项,而每个欧盟成员国都有各自的“小账本”来计算利益得失,这意味着欧委会主张的“团结一致”只能存在于理论和口号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为可笑的是,我国此举是希望能够在中欧新能源汽车关税问题上“四两拨千斤”,而欧盟却幻想着“就事论事”,这种风马牛不相及的应对之策,反而暴露了欧盟在对华政策上的毫无章法。当然也不排除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欧盟从来就没有想过解决欧洲农民的忧虑,而是利用“上诉”来给内部一个交代,证明自己并非毫无作为。但这种官僚作风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安抚民意,恐怕只有欧盟高层自己最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