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女士36岁,在2023年1月份到医院做 CT 检查时,首次发现了肺结节,其中最大一个磨玻璃肺结节为0.6厘米,边缘有毛刺并伴有血管穿行,当时的 CT 报告上提示高度疑似腺癌。董女士在自己的报告单上看到“癌”字时,第一反应是自己是不是要不行了,心情极度低落。

然后,董女士在同事的推荐下,自己找了几位看片厉害的医生。医生看过后,除了有一位建议切除,其他医生都一致认为应该定期随访,因为董女士的结节影像是显示偏向原位癌的概率高一点。

后来董女士搜索了大量资料,了解到原位癌如今已被踢出癌症范畴,仅算作癌前病变,发展非常缓慢,有些人10年都不会有变化,也不会发生转移,于是董女士决定先定期随访。董女士一直随访了一年多,直到2024年9月的 CT 报告出来,有医生再次建议手术切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女士看到报告上那个磨玻璃结节还是0.6厘米,不明白为什么要做手术,问医生。医生说这是不好的东西,迟早都需要切除,建议尽快进行手术。董女士犹豫了,因为虽然肺结节手术是微创,但也属于四级手术,会连同肺组织一起切除,而肺是不可再生的。

为了再次确认自己的这个结节是否到了该切除的时候,董女士又分别挂了好几位专家咨询,其中,前几位专家都建议董女士可以先继续3到6个月随访。听了前面专家的意见后,董女士本也打算先不做手术,继续随访,毕竟0.6厘米的结节好像还没达到手术标准。

但是,看最后一位专家医生的时候,医生仔细询问了董女士家族病史,还用简单的图稿帮董女士分析了结节情况,并强烈建议董女士手术切掉。医生的话自信、坚定且专业,而且还表示他做手术,不用传统的术前穿刺定位,只用电磁导航无痛无创定位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女士被医生的话吸引了,突然觉得做手术也不是不行,于是马上决定就找他做手术。2024您10月上旬,董女士联系了医生的助理开了预住院的单子,并让董女士第二天来医院办理预住院手续。

办预住院需要带身份证、医保卡,董女士是广州本地医保,交了1万的押金。办理好手续后,董女士就找病房医生开术前检查的单子。这时医院还没有床位,董女士白天在门诊做检查,晚上回家。

连续两天做完检查后,周五当晚,助理便通知董女士周日一早和家属来办理住院,周一手术。周日一早,董女士和家属一起到病房报到。报告之后,首先是第二天要手术的患者家属集中在谈话室里,听医生讲解手术和术中会遇到的突发情况,董女士不能进去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集中讲解完后,医生和董女士一对一的沟通了第二天的手术具体事项,还提前用笔在董女士的腋下画了记号。然后,意外的是,主刀医生本人居然也来了,主刀医生告诉董女士是第二天早上第二台手术,晚上 10 点过后就不要吃东西和喝水了。

董女士见过主刀医生之后,心里更稳了,对于手术都没有多少害怕了,因为董女士知道帮她做手术的人是非常厉害的医生。接着,到了手术当天,董女士早早起来洗漱准备迎接手术,但手术被延后了,不是第二台,一直到下午两点半,董女士才进手术室。

进去第一步是麻醉,麻醉后等董女士再次睁开眼,就已经做完手术在复苏室了。接着,董女士醒来的第一时间就是看看手术位置有没有插管,结果还是插了,但刚醒来不觉得痛,也没有很难受,就是感觉手臂有点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女士回到病房是傍晚6点半左右,术后4小时才可以喝水,6小时可以吃粥。术后第二天,一早护士就拔掉董女士的氧气和镇痛泵,给董女士打了止痛针。董女士感觉还好,然后就按医生的要求下地走动和多练习咳嗽、呼吸和抬手了。

术后第二天,董女士的引流管排了差不多200毫升的血水,董女士也不清楚一天排多少是标准,只是看到有些人比她多,有些人比她少。这一天,董女士用力吸气伤口会痛,说话久也会气不足,一天的治疗基本就是挂水、做雾化、打止痛针和吃药。

到术后第三天一早,病房主管医生就过来通知董女士可以拔管了。拔管时没有打麻药,医生让董女士深呼吸,就用力地拔,持续了好几秒,痛得董女士大叫了起来。拔完的当天,董女士感觉伤口一直都很痛,感觉比插着管的时候都更痛,还拍了个胸片看积液的情况。

到术后的第四天,董女士感觉好一点了,就出院了。出院后,董女士的病理结果是微浸润腺癌。最后手术费用总共是6.5万,医保报销后,董女士自费是2.8万,相对来说要贵一些。主要是磁导航定位费用是1.5万,医保不能报,不然正常手术自费应该是1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