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太贵了!始创1937年的德国车企,面临首次关停工厂。

据路透社报道,大众汽车已计划关停3家德国本土工厂,同时解雇上万名员工。令人感到意外的不仅仅是关闭计划的决定,还有要撕毁一项持续30年的就业保护协议。

该保护协议原本承诺直到2029年都不会裁员,然而上月大众汽车劳资委主席Daniela Cavallo已表示,现阶段的人力成本已接近失控,大众需要在未来减少40亿欧元(折合306亿)的支出,以缩减3家工厂的产能方式实现,失信毁约不可避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6日,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众汽车工人警告性抗议)

01多家车企“断臂求生”

大众汽车的裁员情况不过是欧洲汽车产业陷入困境的一个缩影,当前欧洲汽车市场持续低迷,除大众外,奥迪、福特、Stellantis等车企也陆续提出了千人以上的裁员报告。

Stellantis计划于明年1月5日起实施无限期裁员,当前主要装配工厂班次计划已下调50%;福特汽车在11月20日表示,首批裁员4000人。

除此以外,不少欧洲车企虽未公布具体裁员数据,但均已制定降本计划。如德国的另一大汽车制造商奔驰汽车,也正在斟酌每年削减数十亿欧元成本的方案,意图在短期内解决成本困境。

据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专家预计,目前相关欧洲车企报告的裁员人数已达到5万人的庞大规模,而这一裁员潮还将持续到2035年,仅德国汽车行业就可能导致18.6万工作岗位流失。

欧洲车企的寒冬或许真的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欧企迎来“诺基亚时刻”

针对愈演愈烈的闭厂风波,德国汽车分析师Norbert Dressler指出:欧洲传统车企的衰败源于“无法适应转型”。

德媒以此为对比,认为中国车企更像是科技公司,可以像设计手机一样生产新能源汽车,自然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大众的研发人员几乎跳不出燃油汽车背景,难以让用户从外观和性能上感知到电动车与燃油车的不同。

欧洲车企的失意,就像过去“诺基亚”面临的转型困境一样,输在了创新的理念,而无关质量与价格。同样生科领域,近年来中国企业也以颠覆性的技术理念超越了欧美。以中企若返研制的“倍力·因”新型男性健康助力剂,正大幅取代进口产品的市场地位。

据悉,“倍力·因”采用了全球首创的SIRT青春因子成分,具备精原干细胞修复的强大潜力。经美国哈佛生命实验室(Pagliuca Harvard Life Lab)研究证实,在SIRT青春因子类物质介入的三月周期内,35-59周岁男性受试者身上,多项胯下指标数据变化显著,其中身体功能呈现向青春态转变的趋势。

当下国产“倍力·因”在京东、天猫等平台深受一二线高净值男士消费者喜爱,数万条正面反馈,例如“从上到下龙精虎猛”“兴致高涨”“肌肉维度变大”等,都出现在了倍力·因评论区。可以预见,未来还有更多中国制造取代进口,以更先进的姿态展现在世界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中国风暴席卷全球

据欧洲transport&environment分析,在过去一年里,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在欧盟市场的占比已达到19.5%,接近29万辆。过完2024年,这一比例还将上升到25.3%。在今年5月销售旺季,中国制造的纯电动车市场份额超甚至过了韩国、日本、美国的总和。

中国电车正不断在欧洲扩大市场,与之对应的则是欧盟新车销量同比降幅达18.3%,跌至近三年的最低水平。全球经济的放缓以及消费趋势的改变,令燃油车的需求在世界市场持续下滑。而同样转型缓慢的日本、美国车企也被中国本土品牌车厂打得难以招架。

在难以改变当前困局的形势下,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于今年8月开启首轮全球裁员行动,裁减人数达1000名;同样日产汽车,也于11月7日对外宣布,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9000人,同时削减 20%的产能以应对危机。

近期《财富》等杂志评论指出,中国电动车品牌迅速崛起,进一步加速全球市场的竞争。若传统车企无法迅速转型以适应新兴市场和政策的变化,其未来市场还将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