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了,瓜太多了,根本吃不完,嗝。

前段时间,哪吒汽车被起诉拖欠供应商货款,CEO被曝离职(已辟谣)的时候,大伙应该没想到,再过几天,另一家新势力的塌房才是真正“山体滑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天,12月11日的时候,极越汽车突然发了个全员信,开了个线上全员会,会议主旨只有一个:公司现在经营遇到困难,要进(yuan)行(di)调(jie)整(san)啦。

紧接着人事这边就光速展开了行动,给员工了两个选项:

拎包走人,N+1在2月15号之前到账;自费上班,不缴纳社保公积金不发工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实话,黑马也算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但这小几十年下来,也是没见过这种明摆着耍流氓的方案。(36:还是见少了)

据说极越11月工资虽然发了,但社保没交,对外口径是账上没钱了,2月15到账的补偿恐怕大概率会成为空头支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根据最新消息,极越方面收到了百度、吉利方面的转账,能够给员工补齐11月的社保。

但这并不能改变极越暴雷已经被全网围观,姿势还特别不体面。

首先是一批门店直播员工,在直播中接到通知原地失业后当场崩溃、原地发疯,让吃瓜群众看足了热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是一波近期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入职极越,分享经验的博主,正在被吃瓜网友亲切慰问是否安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是各位上午刚提车/大定,下午就听说极越倒闭的倒霉车主,自嘲车刚到手就绝版了,“卖二手别想了,售后是没有的了,配件是绝版了的,车机升级是不可能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全网直播极越倒闭进度的“盛况”,在黑马看来多少有点抽象。

但归根到底,极越的崩盘在大多数人眼里,确实来得太过突然。

据内部人员透露,在极越CEO夏一平发内部信告知大家公司经营困难之

据内部人员透露,在极越CEO夏一平发内部信告知大家公司经营困难之前,极越所有部门都还在正常运转,连极越高级工程师都只是提前了两个小时才知道消息;

财务部门更是对此没有任何预案,以至于出现了“自费上班”这种炸裂的“遣散”方案

没有任何预兆的,消息突然爆出,不论是对极越的员工还是吃瓜群众,甚至是合作供应商来说,都被打得措手不及。

据黑马观察,除了极越内部乱成一锅粥,员工离职都不忘打包公司财务弥补损失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供应商的催债更像是另一场大逃杀。

就目前黑马看到的,这两天公开找极越要债的供应商就包括了:给极越提供车联网服务的中国移动、给极越做媒体传播的Tech星球、给极越做直播运营的浙江星塘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极越供应商还成立了维权群,接力欠款数额,据说参与接力的供应商已经有几十家,接力欠款2亿多元,里面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营销流量服务的供应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长长的“受害者名单”中不难看出,极越的暴雷并非从天而降,压垮骆驼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

在极越暴雷之后,供应商聚集在极越会议室希望得到一个解决方案。

夏一平表示,百度吉利极越三方将在13日发布相关公告,组建处理小组,给出供应商费用解决方案。

好像说了什么,好像又什么都没说,没有任何实际承诺,供应商表示不买账。

但在供应商围堵夏一平一晚后,夏一平最终还是在友方的掩护下坐上极越汽车离开了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从极越诞生的2021年至今,大部分人提到极越,都很少会绕开百度和吉利两个大厂。

那会儿车厂+科技企业合作造车的配置,其实也不算少见,彼时华为和赛力斯的合作已经在逐步摸索之中。

但极越在这场井喷式的新能源汽车狂欢中,扮演的角色却并非两个“大佬爹”捧在手上的“掌上明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而因为吉利自己本来就“多子多福”,极越还没成长起来,就面临爹妈要闹离婚的危机。

说句不好听的,吉利自己在新能源市场有嫡长子极氪,人家图啥要对有一半属于百度的极越尽心尽力?

反而是百度这边,需要极越作为载体,第一时间将百度的智能化技术落地,直接面向消费市场,收集更多数据再反哺百度的智能化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从很早开始,极越更多就是百度设计主导,吉利隐居幕后只做代工制造。

但这也为后来极越产品过于“激进”埋下伏笔,没有了车圈“老炮”吉利的把舵,极越的设计几乎集齐了车主心中新势力车所有的雷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屏幕换挡、无实体按键、隐藏式门把手、半幅方向盘等,这些乍一看特别炫酷的设计,在实际使用中的鸡肋程度,恐怕只有开车的人才会明白。

但除此之外,极越本身内部的问题也不小。

比如前文提到的公司都快没了,财务那边还没有处置预案,说明极越内部本身就结构混乱,效率低下。

据网上流传的吃瓜截图,极越CEO还可能陷入贪污腐败问题,比如要求极越的营销一定要经过第三方,哪怕价格高于市场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喜欢搞一言堂,营销、研发、硬件、软件都要由他拍板,参加董事会从来不同步信息,没有合理的公司组织架构,高层管理混乱等等

黑马点到为止,有保真瓜的朋友评论区见。

在这个新势力车企可以玩“消消乐”的年代,大家的产品可能已经拉不开太大的差距,能卷的无非就是营销,是供应链管理,是性价比。

但归根到底,一个品牌的市场表现如何,反映的还是公司组织架构、经营策略、和掌舵人的能力,混乱的组织体系是不可能在竞争已经白热化的新能源车市场存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极越01刚刚上市的时候,可能没想到短短一年以后,自己就会沦落到这般境地。

但另一个数据是,2018年中国新能源车企有487家,但到去年底,能正常经营的只剩40多家(这跌得速度比黑马的股票还快)。

就像蔚来李斌所说:“智能电动汽车产业资格赛最激烈最残酷的阶段已经来临,两三年后只有少数优秀企业能生存下来。”

很显然,极越不会成为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