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到了总统交接的时刻,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将再次就任美国总统,这可是美国的一件大事。这次的就职典礼由“国会正副总统就职典礼联合委员会”主办,地点在国会山庄西侧露台,这可是早就定好的。

主舞台能容纳大概1600人,像特朗普和副总统万斯的家人、历任总统及其夫人,还有联邦参众议员、最高法院大法官等各路贵宾都在邀请之列。主舞台旁边的看台还能再容纳上千人,而且主办单位从1月起会通过国会议员向选区选民发观礼门票,大概有22万张呢,没拿到票的民众也别急,国家广场会架设大型屏幕,大家可以同步观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就职典礼正好赶上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丁·路德·金的纪念日。美国从1937年开始就把总统就职时间从3月4日提前到1月20日了,为的是缩短即将卸任总统的跛鸭任期。虽然具体流程还没公布,但据说还是会沿袭不少传统礼仪,展现美国依宪政体制和平转移政权的精神。

就职日当天可有不少看点,就说这总统和副总统的交接吧,那是很有仪式感的。现任总统得先在白宫迎接总统当选人,然后陪着去国会山庄。这传统可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从杰克逊那时候才开始,后来海斯还创下了先到白宫会合再去国会山庄的先例。副总统当选人会先在就职舞台上宣誓就职,然后才轮到总统当选人,而且都是由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主持宣誓。宣誓完了,总统就得发表就职演说,这演说可长可短,华盛顿连任时的演说就很短,才135字,小罗斯福在二战局势严峻时的第4次就职演说也不长,才559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说说这典礼结束后的事,新任总统得送卸任总统离开,先是副总统陪同卸任副总统走,然后新任总统陪着卸任总统从国会山庄东侧坐直升机离开。之后,新任总统和团队、国会议员得去国会山庄参议院议事厅旁的“总统室”签署文件,这可是里根1981年开创的传统,意思是要迅速履职。从1953年起,还会在国会举办午宴,用新任总统、副总统或委员会主席家乡的特色美食招待来宾,还会送象征性的礼物给总统和副总统。午宴后还有检阅仪式,总统和副总统在国会山庄东侧检阅军仪队,然后坐车沿宾州大道回白宫,快到白宫时还可能下车和民众互动,之后宾州大道上还会有盛大游行,总统和副总统及其家人会在白宫外的观礼台观看。

这次特朗普的就职典礼可和以往不太一样,他似乎想玩点新花样。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报道,特朗普打破惯例,向一些外国领导人发出了参会邀请,像萨尔瓦多总统纳伊布·布克尔、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和阿根廷总统米莱都收到了邀请,不过这名单还可能会加长。可外界对这事儿不太看好,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斯科特·肯尼迪就说这只是一出外交秀,而且还会给美国特勤局带来额外的压力,毕竟得保护好这些外国元首的安全。

为了把这次就职典礼办得风光,美国硅谷的科技大佬们可没少出力,纷纷给特朗普的就职基金会捐款。“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捐了100万美元,这可是他第一次向就职基金捐款,大家都觉得他是想和特朗普修复关系。贝索斯的亚马逊也捐了100万美元,还会在旗下平台转播就职典礼,相当于又多捐了100万美元。AI领先企业OpenAI的CEO萨姆·奥尔特曼也捐了100万美元,美国第二大银行美国银行也宣布要参与捐款,虽然具体金额还没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下拜登和特朗普的那些事儿。2020年拜登当选总统时,特朗普可没出席他的就职典礼,这在当时可是引起了不小的风波,特朗普也因此成了150年来首位不出席继任总统就职典礼的现任总统。不过这次,拜登倒是很大度,在网络访谈节目中亲口确认会出席特朗普的就职典礼,还吐槽了特朗普四年前的行为,说不能再玩那种幼稚的游戏了。其实早在之前,拜登的白宫副新闻秘书就说过拜登会参加,而且在2024年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后,拜登还邀请特朗普到白宫会晤,据说两人会晤得还很融洽。

另外,俄罗斯那边也有消息。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12月12日表示,特朗普没有向普京发出参加就职典礼的邀请,而且佩斯科夫还说美国对俄罗斯不友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得看新一届美国政府的言论和对俄态度等。不过普京在年度记者会上表示,他已经做好准备和特朗普会面,毕竟两人都4年多没对话了,要是真能会晤,肯定有很多事要谈。

最后,咱们再看看中美关系这边,中方会见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时提到,中国正努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的内外政策一直都很稳定、很光明磊落。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还有划出的四条红线,为中美关系指明了方向。艾利森也表示,中美应该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对两国和世界都很重要。

个人觉得,美国的总统就职典礼不仅仅是一场权力交接的仪式,更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和传统的体现。特朗普这次想把就职典礼打造成“全球盛事”,不管能不能成功,都显示出他的政治野心和对国际影响力的追求。而拜登的出席则体现了一种政治风度和对制度的尊重,希望美国的政治能够更加稳定和成熟。对于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以及中美关系,都需要各方保持理性和克制,通过对话和合作来解决问题,而不是搞一些小动作或者互相指责。只有这样,世界才能更加和平与稳定,各国人民才能更好地生活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