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不可知,则威不可测;预期管理比实际出手,效果更立竿见影。

今天,央妈第一次出手,大战人民币汇率空头,出手就是一记重拳。

1月9日央行公告,2025年第一期中央银行票据将于1月15日在香港招标发行,期限6个月,发行量为人民币600亿元。

有两个要点:

1、这次央票不是到期滚动续发,而是新增发。

2、一次发行规模就高达600亿,远超去年300亿的最大规模。

如何理解这件事儿呢?

这就是,央行在离岸市场大规模收紧流动性,而且规模不小。

在美元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回收离岸人民币供给,将支撑人民币汇率。

我们在《》跟大家讲了这个逻辑:

如果说离岸美元市场是一片汪洋大海,那么离岸人民币市场就是一个池子。

美元波动,可以看做波涛汹涌;人民币汇率波动,可以看作池中浪花。

站在离岸人民币的赤字率,分析人民币汇率,可以关注美元、中美利差,中美通胀,可以用利率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等等。

但是如果涉及到监管,就需要站在池子外面思考,央行稳汇率的手段,既包括平抑池中浪花的金融逻辑手段,也包括直接削峰填谷的直接干预手段,还包括把池子做小的手段。

而央行发行央票,就属于把池子做小,希望不用动用美元就可以稳住汇率。

效果如何呢?

消息一出,离岸人民币汇率就应声升值,一度升破7.35。

但是随后,离岸人民币汇率又跌了回去。

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央行第一次出手,似乎没起到太大作用。

从效果上看,还不如1月5日媒体报道这件事儿的效果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为什么呢?

1、量不可知,则威不可测,金融市场上预期(差)比现实更重要。

2、预期管理的边际效应递减,媒体之前报道过这事儿了,这事儿不新鲜了。

3、人民币贬值压力,确实不小,资金出海需求确实旺盛,看看近期海外ETF,都涨疯了。

标普消费ETF、沙特ETF,今年这几天都涨了20%了,你敢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央行管理离岸市场的流动性,跟预期人民币汇率走势之间存在时滞,时间大概1.5年左右。

时间越近,这个时滞效应好像就越短。10年前,这个时滞大概1.5年-2年;3年前,这个时滞大概8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其实这次交手,其实不是央妈输了,是大家就不该有立马见效的预期。这个工具本身,就需要时间来沉淀。

离岸人民币池子,从2024年5月份就见顶回落了,现在已经过去8个月了。

那么人民币汇率趋势大逆转,会在几月份出现呢?

再看一下在岸人民币汇率。

3天前,在岸人民币汇率突然跌破维持长达10个交易日的7.3关口,大家一下子心里没底儿了。

大家知道,央行松手了,人民币汇率要跌了,但是不知道它会跌到哪里?

现在大家不用慌了,央行又给出了新的预期锚定点位:7.33。

看一下最近两个交易日,在岸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又成一条直线了,上限就是7.33左右,下限就是50个基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意思其实就很明显,央行在释放贬值压力,但是完全掌控节奏,一次300多点,慢慢贬。

大家觉得人民币会贬值到哪里呢?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消息,我将在本周末做一场直播,分享一下我对近期市场的看法,欢迎大家预约,到时候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