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扯

车扯

关注
5198粉丝
3关注
850被推荐
IP属地:上海

优质汽车领域创作者

3枚勋章

扯些跟车有关的事儿

  • 大众研发主管Kai Grünitz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一个信息,大众的设计风格将发生改变,“回到最初的地方”。
    在内饰设计方面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从ID.2all 概念车开始,能看到更多传统物理按键的回归,而在下一代ID.3和ID.4上,这一趋势会更明显。 除了内饰变化,下一代ID.3和ID.4在电池成本和性能方面也会有“巨大的改进”,至于是不是会保留目前的车名还不确定。
  • 自动驾驶领域又一个IPO!11月27日小马智行登陆纳斯达克,每股13美元,总募资金额4.52亿美元,也是今年美股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最大规模IPO。
    上个月文远知行也登陆纳斯达克,募资4亿美元。目前自动驾驶初创企业的现状,就是亏钱,业务蒸蒸日上的同时,亏钱的速度也是不断提升,登陆资本市场是缓解资金压力的好办法。
  • 自动驾驶领域又一个IPO!11月27日小马智行登陆纳斯达克,每股13美元,总募资金额4.52亿美元,也是今年美股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最大规模IPO。
    上个月文远知行也登陆纳斯达克,募资4亿美元。目前自动驾驶初创企业的现状,就是亏钱,业务蒸蒸日上的同时,亏钱的速度也是不断提升,登陆资本市场是缓解资金压力的好办法。
  • 之前比亚迪官宣明年进入韩国乘用车市场,而韩媒报道称,现代和起亚对此反应冷淡,内部没有讨论应对之策,因为他们认为比亚迪在韩国不会对其构成威胁。
    现代汽车内部人士认为,比亚迪的性价比优势在韩国无法发挥,中国汽车在韩国要被征收8%的关税,而且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在韩国拿不到补贴。 比亚迪既然决定进入韩国市场,肯定已经想好了策略,至于会不会对韩国本土电动车构成威胁,还是拭目以待吧。
  • MG7 2025款上市,限时一口价11.29万元起
    1天前
  • 川普要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产品征收25%关税,欧洲汽车企业又跟着遭殃了。
    Stellantis、大众在墨西哥都有业务,两家车企股价都跟着下跌。因为川普再有一个多月就要上台了,这意味着车企和供应商没有足够时间应对关税调整,来不及转移供应链。 墨西哥是美国汽车的主要生产基地,今年前7个月墨西哥出口的汽车里,80%都销往美国了。 2023年美国从墨西哥进口的汽车量和从欧洲进口的规模相当,但是进口的零部件数量是欧洲的四倍。 一边要应对欧洲本土的需求下滑和成本上涨,另一边北美地区又存在诸多变数,欧洲车企眼下是真的内外交困。
  • 马斯克搞得定川普,但是搞不定加州州长。最近川普表示计划取消7500美元的电动车补贴,马斯克对此表示支持。
    加州马上站出来说,如果联邦政府取消补贴,加州自己给老百姓补贴!但是,特斯拉可能会被排除在外…… 马斯克都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这也太颠了吧,我们可是唯一在加州生产电动车的公司! 没办法,谁让人家加州是美国的电动车销售大户呢,特斯拉的销量也离不开加州用户的贡献,这下子马斯克真是有些骑虎难下了。
  • 意识到电动车需求不及预期后,保时捷进一步加大了燃油车和混动车的投放力度。
    保时捷计划推出一系列新的汽油和混动车型,包括新的Panamera和卡宴。此前Taycan销量下滑,让保时捷意识到了豪华车用户对电动化的需求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强烈。 所以相比推出更多纯电新车,更新燃油车和混动车型的产品线同样重要。
  • 大神们又在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厂用无人机拍到了有趣的画面,测试跑道旁边这8台盖着防水布的车,看上去不太像特斯拉自己的车。
    有媒体分析,其中可能有极星3、奥迪e-tron GT和沃尔沃EC40。特斯拉找来其他品牌车型对标,也算正常操作,不过这么做的目的,有可能是为新车型做准备。 有报道称,特斯拉正在开发一个内部代号NV9X的新平台,用来支撑未来几年的新车型,第一款是名为Project Redwood的跨界车。 防水布下有没有可能藏着一台特斯拉新车,也不好判断,不过我们还是热烈盼望马斯克加紧造新车,不然仅靠S3XY还能支撑多久粉丝的爱呀?
  • 两年前,一辆奔驰300 SLR Uhlenhaut Coupe曾拍出过1.43亿美元的天价,这款车目前全球只剩下两台,所以这么高的价格也可以理解。
    两年后,天价车市场又出现了一台奔驰。 曾帮助奔驰获得过F1多次大奖的W 196 R,采用流线型车身的敞篷赛车,全球仅剩十台,而且依然能上路。这次拍卖的这台,定价超过5500万美元。 毕竟是得过F1大奖的战车,千万美元的定价也是贵有贵的理由。不知道这次会被那位收藏家买走。
  • 特斯拉在北美像很多品牌开放了超充站,不过现在有个问题,就是不同品牌电动车的充电口,位置不一样。
    特斯拉超充站设计的布局,都是为了特斯拉这种充电口位于左后方的电车设计的。但是不同品牌的充电口位置五花八门,有右后方的,还有把充电口放车前侧和车头的。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有的品牌电车用特斯拉超充的时候,必须占两个车位,影响效率。还有的用特斯拉自带充电线够不到口,太短。 特斯拉很快做了改进,一方面增加长电缆的数量,目前已经改造了1500个站点。 另一方面通过软件更新,一旦识别到这个品牌的车需要占用两个车位充电时,就告知它无法在此处充电。 同时特斯拉还呼吁其他品牌,尽量把充电口设计在车里左后方或右前方,这样能让不同品牌之间更好的兼容。
  • 早些年,特斯拉这样的纯电车企通过卖碳积分,一年能净赚不少钱。后来传统车企也开始推新能源车,行业对特斯拉卖碳积分赚的钱就不在像以前那么关注了。
    不过美国环保局的文件显示,去年一年,美国汽车行业还是有巨大的碳排放积分赤字,要不是特斯拉、现代起亚积极卖电车,这个赤字还会更大。 2023年,特斯拉出售了3400万吨积分,而通用汽车购买了4400万吨积分,因为旗下590万辆车的排放超标。 川普那么热爱燃油车,他上台之后,这个碳排放积分的赤字,估计还会越来越大。
  • 不管是国内的百度萝卜快跑,还是美国的Waymo,运营无人出租车业务都少不了一个重要的部门——远程操作团队。
    因为现阶段无人车还不能真正做到自主运营并且处理突发事件,所以需要云端有人能在紧急时刻接管,现在,特斯拉也要效仿这个做法,组建自己的AI远程操作团队。 招聘页面上显示,这个团队负责给人形机器人和无人车提供远程访问和控制服务。招聘的主要是C++软件工程师,负责开发协助远程操作员的应用程序。 对于L3向L4/5级自动驾驶演进过程中,远程控制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AI的准确率还达不到100%,对于没有方向盘和刹车踏板的车,关键时刻需要人工出手。
  • 年轻人的第一台方盒子 试驾吉利牛仔

    2024-11-26
    6跟贴
    图片
    08:05
  • 终于有转机了,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透露,中欧关于电动车进口关税问题的谈判,接近达成解决方案了。
    双方即将正式达成协议,解决办法就是中方提议的承诺最低价格,但是具体如何操作,还没有公布。 上个月欧盟决定对中国制造电动车征收最高45.3%的关税,10月30日生效,之后双方一直在谈解决方案。现在终于有好消息了。
  • 还记得2020年,特斯拉起诉另一家新造车Rivian吗,理由是窃取商业机密。
    Rivian一直否认指控,四年了,这场官司终于要解决了,双方准备和解。 起诉前员工窃取机密然后跳槽去别的新造车,类似事情特斯拉发生过不止一次了。 虽然特斯拉对一些专利开源,不过对捍卫自己专利技术还是很敏感的。
  • 关于大众汽车在德国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品牌CEO Thomas Schaefer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再次解释了原因。
    即便工会威胁12月开始大罢工,Thomas Schaefer依然坚持认为,关闭工厂和大规模裁员是不可能避免的,因为大众目前的问题“不是贴个创可贴就能治好的”。 把重组推到2035年也没有任何意义,到那时候大众已经被对手们远远甩在身后了,所以重组必须3-4年之内完成。 “我们在德国的劳动力成本,是同行的两倍,也是大众在南欧和东欧工厂的两倍。”所以除了关厂和裁员,德国工人还应该减薪10%。
  • 大众去年展示的ID.2概念车,也就是2.5万欧元的入门纯电新车到底何时上市?大众高管在洛杉矶车展上透露,快了,最早2025年年底推向市场。
    ID.2会有很多复古元素,除了外观,内饰也是如此。数字仪表上能提供复古和经典两种模式选择,能模仿甲壳虫时期的仪表风格。 ID.2还会推SUV版,明年9月慕尼黑车展亮相,GTI版本也在筹备中。我觉得这种风格的纯电车还是很有市场的,关键就是速度,还要再快一些啊。
  • 降本增效正在成为欧洲汽车制造商的共同选择,梅赛德斯-奔驰发言人表示,未来几年,奔驰计划每年削减数十亿欧元的成本。
    虽然还没有给出具体的成本削减策略,不过可以想见力度会非常大。 其实对于这些百年企业来说,发展历程中经历过很多次经济上行和下行的周期了,嗅到了危机信号开始瘦身,嗅到了增长信号就积极扩张,能不能穿越周期,看的就是判断力和执行力。
  • 从0充到80%电量,只要15分钟?先别激动,这不是哪个电池公司的新产品,而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研究成果,换句话说,还处在实验室阶段。
    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设计,寿命更长,充电时间更短,目前量产的锂电池15分钟只能从30%充到80%,因为从0开始充会非常慢。 这项新技术利用的是改善阳极的办法取得突破,重新排列石墨颗粒提高导电性。不过毕竟还只是实验室技术,距离量产肯定还有很长一段路走。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