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揍红

黑揍红

网易号

关注
2597粉丝
3关注
131被推荐
IP属地:河北

有声电台旅游频道主播

7枚勋章

有声电台旅游频道主播

  • 乌孜别克族的祖辈有着来自大草原的血统,他们的舞姿似曾相识,但又自成一体:
    两只手摆动幅度非常大,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由的向往,身体舒展、情绪奔放。 在我看来,他们的舞蹈是一种对情绪的周全、塑造,他们的生活方式带给身心的滋养也是“情绪价值”超高,有着可以碰触到心灵深处的很纯粹的力量: 当人、舞高度合一的时候,扑面的澎湃会让你感受到向上生长的渴望,此后每每翻阅往昔,那歌,那舞,那欢笑,那些人……很难不让人很再一次、又一次、一次一次地爱上这片土地,并感慨:喀什旅行,你值得。
  • 新疆喀什旅行时,在我和乌孜别克族朋友接触的过程中,能感受到这个民族的一些“优越”气场,男女气质都不凡。我想,这大概也和这个民族的整体“身世”有关。
    历史上,很多有规模的迁徙多是因为战乱、饥荒或恶劣环境的影响,而乌孜别克族从另一片土地上“移民”到中国,却是因为经商。 他们的商队一度十分辉煌,直至清代始终活跃于中亚与新疆之间。商贸“火爆”四五百年后才有本族的农牧民和小手工业者东迁。以至于直至今日,新疆境内的乌孜别克族也大部分生活在城镇中,农村的乌族人相对较少。 他们会在盛大的节日里大宴宾朋,在婚礼嫁娶等重要的日子里举办华丽的狂欢派对,遇到外地的朋友来“围观”,他们会热情邀请进门,并将自己家的融融之景全盘托出。 在内地,这样的做法会被误会为“显摆”,而对于新疆的少数民族来说,这是他们展示自豪、美好、幸福、希望的一种方式:看,这就是我的家,它真的很棒不是吗! 下期节目继续分享乌孜别克族的婚礼以及举办婚礼的“喀什五星级酒店”。下期见。
  • 乌孜别克族“新疆舞”:这“突如其来”的人文风情,可遇不可求
    1天前
    10跟贴
  • 乌孜别克族“新疆舞”:这扑面的澎湃,给你向上生长的渴望

    1天前
    图片
    03:27
  • 我国有56个民族,新疆就有47个,而乌孜别克族在其中是少数民族中的“少数”,放眼整个新疆,也只有约1万多人。
    宋代的时候,乌孜别克族从中亚迁入中国,喀什是这个民族最早到达的新疆城市之一。 乌孜别克族人很擅长做进出口贸易,历史上,他们(的祖辈)经营的也都是丝绸之路上比较抢手的货物:丝绸、瓷器、茶叶等。 在喀什接触到的乌孜别克族人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发现他们的容貌、精神状态、家族整体情况……与其他民族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给人的感觉相当富有,且非常豪气。那么,是什么给了他们如此特别的气质呢?下一篇内容我将为大家揭开答案。
  • 喀什旅行,认识了一个很“小众”的新疆少数民族:乌孜别克族

    2024-06-23
    图片
    03:02
  • 旅居喀什那两年,我在青旅遇到过一群“摩友”,也就是骑摩托车自驾旅行的人。
    摩旅是一种“流浪式”的长途旅行方式,在新藏线、青藏线、川藏线、滇藏线上,随处可见“摩旅人”的身影。 他们来自天南海北,融入自然,回归真我。女“骑士”大部分不施粉黛,男生们也大多数不修衣着,风尘仆仆。 然而一聊天你就会发现 他们一开口,就是一本一本活生生的“世界旅游攻略”。 芸芸众生,藏龙卧虎,行万里路就是读万卷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总结了几个摩旅小攻略,分享给大家: 一,并不是所有的摩托车都适合自驾旅行,边疆的道路对出行载体的硬件配置还是有一定要求的。所以往往,有的摩托车比汽车还要娇贵、讲究。 于是产生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摩友的家底儿事实上比开汽车的要厚实得多。你若判他太寒酸,他会笑你像傻蛋。以貌取人是幼稚肤浅、没见过世面的表现。 二,不同于汽车有驾驶室、副驾,还有后座上的朋友,骑士们通常只有自己。唯一的后座要用来装备行囊,所以很多时候,摩旅是孤独的——耳边是呼啸的风声、内心是专注的宁静——对于真正的摩旅爱好者来说,孤独或许也是一种享受吧。 三,摩托车是一种危险系数较高的交通工具,所以一趟摩旅之后还能不磕不碰平安归来的人,通常也会是性格稳定通达、知进懂退、有担当的人。 四,摩旅者的边箱和防水包里的“宝贝”没有一样是多余的,帐篷、睡袋、锅灶、雨具、御寒用品、应急用品、补胎工具、防身器械以及野外生存用品……它们都很必要,关键时刻可以救命。于是对遇到困难的路人施以援手就成为了几乎每一个摩旅人都路遇以及参与过的事情。 最后一点:这个群体热情开朗的玩家比较多,你很少会看到一个性格孤僻的人以这样的方式出行。大多数时候他们都可以做到一见如故,彼此都叫不上名儿就约上天台聚餐去了。大家边吃边聊,天南海北,几瓶“乌苏”下肚,就成了哥们儿。下期见。
  • 你知道吗,骑着摩托车“流浪”的,是这样一群人 | 新疆游记

    2024-06-10
    图片
    03:01
  • 旅居喀什的落脚地,一直是青年旅舍。
    每次到这个城市旅行——那些不在当地人家蹭住的日子——我都会住在这里。 青旅是这座城市的小小“神秘盒子”,装着临时的家,临时的朋友,临时的生活主线,临时的奔头。 它的住客来自天南海北。世界各地的旅游人同住一个屋檐下,结伴一起拼车、拼餐、拼故事,拼风景,拼一段临时的人生。 来自日本、马来西亚、中东、土耳其和欧洲各国的背包客,以及澳洲和美国人……讲着各种口音的英语。 他们不太着急逛街和拍照,很多时候他们只是静静地待着,就是单纯到别人生活的城市去坐一坐。然后看看书,也很少玩手机,一坐就是一整天。他们似乎不认为把旅行路上的时间花在客栈椅子上发呆是一种浪费。 再有就是,他们热衷于聊天。 聊天,对他们来说更接近是一种很重要的旅行体验,而不仅仅是沟通方式。 还有那些上了岁数的外国大叔和……大婶儿们,甚至会不远万里地把自己的骑行装备托运过来,然后带上行囊,去流浪。 客栈人满的时候,他们会租一个露天的“散”位,撑起自己的帐篷,凑合着住一晚。他们很能吃苦,但是很快乐。 后来,我总结了一条很重要的经验,作为攻略分享给大家:新疆旅行分两半,一半玩得是风景,一半玩的是人。下期见。
  • 若一人喀什旅行孤单,那么青旅或许会有玩伴

    2024-06-09
    图片
    02:53
  • 喀什旅行分两半,一半玩得是风景,一半玩的是人

    2024-06-02
    图片
    02:27
  • 认识喀什,是从这几种“新疆特产”开始

    2024-05-22
    1跟贴
    图片
  • 喀什是一片适合深度游的土地,美食是这里的“硬条件”,乐趣纯粹,所以常游尝鲜常美味。“西域是一片宝藏”啊!
    宝藏①:新疆手工黄冰糖。 喀什的维吾尔族特色超市里售卖的冰糖,是一种令我反复回味的小棒棒。 当地人告诉我说,它的“古法”技艺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是古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融合与贸易交流的见证。 在百年老茶馆,随茶水都会上一碟。印象中它不算特别甜,有一种“老冰糖”的感觉,但却可以称得上西域独有的味道。 宝藏②:咱们的“夺命大乌苏”。 作为一个青岛燕京一次喝一打不倒的山东汉子,第一次去新疆旅行的时候,完全没有把这个叫乌苏什么的放在眼里,赶上那天口渴,空腹当了饮料。结果—— 两瓶就被放倒,是万万没想到的。 刚喝完第二瓶,谈笑风生间,我就“晕”倒在了酒桌上,睡得不省人事了。 乌苏啤酒给我的第一个“新疆下马威”可以说是永生难忘。估计当地的“酿酒粮”不一样?不晓得,反正上分就对了。 宝藏③④⑤⑥…… 新疆人将当地物产在生活中的运用,可以说是360度无死角全方位综合覆盖,包括我在喀什买到的很多日用品,都带着这片土地独有的香气,比如精油、香皂、生眉条……有薰衣草、乌斯玛草、玫瑰花等各种各样的味道(和作用)。也正是因为这里的植物种类够多、花海面积够大,所以才有了这种沉浸式的持久留香的体验嘛。 以上就是本期视频的文案啦,下次节目我们继续分享喀什游记。下期见。
  • 包括“夺命大乌苏”在内,盘点几个喀什旅行给我的“新疆下马威”
    2024-05-21
    8跟贴
  • 包括“夺命大乌苏”在内,盘点几个喀什旅行的“新疆下马威”

    2024-05-19
    6跟贴
    图片
    03:09
  • 我在喀什旅居的那两年,曾帮内地的朋友寄回过不止一次新疆特产。其中,咳咳,这个宝贝的回购率是最高的——玛卡。
    个中因由……不言而喻吧。 不过我在当地所了解到的是,它的实际作用嘛,多少是有点点被神化和曲解了的。并不是只有男人需要它,而是男女都能食用。 玛卡的主要的作用是“唤醒活力、抗疲劳”,而且要“长期饮(食)用才见效”。 喀什市面上的玛卡大体分两种,玛卡果和玛卡干。据说它还可以用来烧菜、做饭、煲汤、泡酒、饮茶……还挺百搭的。 以上就是本期视频的文案啦,下期继续分享喀什维吾尔族超市里的宝贝。下期见☀。
  • 后来新疆自驾游久了,我和小伙伴就学会了随身带个塑料袋,随时路边“捡”特产。时不时也会“捡”到些稀罕宝贝:
    高山雪菊,也叫昆仑雪菊(图1-图2)它是帕米尔高原上只在金秋开放的美丽花朵,也是高原特有的珍贵茶叶。中国人嘛向来珍视物华天宝,毕竟“缺啥补啥”;而“高”山雪菊茶,专门降三“高”,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一物克一物”。 还有一种长得像小蝌蚪一样有着大“脑袋”、细长“尾巴”的“野西瓜”(图3-图4)它入药后可厉害了:消炎祛湿、调节免疫、抗风湿、降血糖,清除自由基…… 说到自由基,就一定要带上黑枸杞(图5-图8):毕竟它被称为“花青素之王”,花青素的主要作用就是“抗氧化”呀。 于是内地人对黑枸杞的了解很大程度上也就停留在了传说中“经常饮用比同龄人显年轻”的层面上。而事实上,黑枸杞还具有调节身体酸碱度、降血压、防辐射、提高免疫力等等一系列的好处呢。 以上这些都是我在喀什逛巴扎时跟当地人了解到的。回来之后,我就多了一个用新疆特产泡水喝的习惯——黑枸杞记得用温凉水泡,是漂漂亮亮的紫色,就对了。
  • 新疆自驾游的路上。
    捡到这个宝贝的那一天,我们毫无防备。在海拔3000米的帕米尔高原上,在一处干涸的水沟边上,它就这样一串串垂在那里,大片大片的,浑身带着刺。 它的枝叶灰绿色,不怎么起眼。 我想,如果不是有鲜艳的颜色加身,我们或许就把它错过去了——沙棘。 当地的少数民族朋友告诉我,这个东西被称为“VC之王”,其“维生素C含量是柠檬的20倍”,如今常被做成“沙棘汁”、“沙棘果干”和“沙棘茶”售卖。还有——虽然采集和提取不易,但“经常食用沙棘的人记忆力都不错,免疫力和体质也挺好”。 后来,我和小伙伴就学会了随身带个塑料袋,随时在喀什的路边“捡特产”。
  • 南疆旅行:每当捡到“宝贝”,总是毫无“防备”
    2024-05-05
  • 喀什旅行,记得随身带个塑料袋,路边随地“捡”特产

    2024-05-05
    5跟贴
    图片
    03:39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