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黑科技官方

浅黑科技官方

网易号

关注
2.3万粉丝
0关注
4271被推荐
IP属地:北京

网易号科技内容作者

1枚勋章

1次获得编辑精选

科技有温情

  • 0、又是一年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和往年一样,夸克 App 又推出免费的“报志愿工具”。但听完他们的讲解,我有了一些新理解。1、高考是筛选,但报志愿正成为另一道更隐秘的筛选。我高考在河北,记得很清楚,当时只能填5个志愿,规则简单堪比五子棋,想玩儿花活也没空间。今年的河北,能填96个志愿,而且还是“平行录取”,规则复杂堪比《绝地求生》,这里面的空间已经足够大数据和 AI 施展拳脚了。玩游戏时光勇没用,你是戴着三级头拿着98k,还是裸体抓刀,对你能否吃鸡有重大影响。同样道理,你是否真正理解和会用“志愿填报工具”,会驱使命运走向截然不同的分野。这个过程,就是大自然在对你进行残酷的筛选。2、填志愿最重要的是“自我定义”。我一直觉得,填报志愿的本质就是:给自己在14亿人中间找一个精确的定位。填高考志愿时抓瞎,90%都可以归为同一个本质原因:你不理解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也不理解自己在这些事情中的具体位置。而要全面地理解世界上正在发生什么,例如 AI 正以什么姿态爆发,中美格局正如何嬗变,早就不能靠三叔二婶乱喷了,而是要靠数据!你恰好有一个高认知的三叔,这事儿可遇不可求;但你想要接触到全面客观的数据,这事儿真没那么难。真正难的是:你从心底里确信远方的数据比你面前的三叔靠谱。当你从心底里尊重数据,你就自然会去寻找能驾驭数据的工具(比如夸克高考),进而依靠一己之力(而非家族财富、社会关系)完成对自我身份的定义。这才是这个时代最凶悍的真相。3、算法是房间里的大象,会骑大象的人还寥寥无几。夸克身上一直有个“年轻人”的标签,但很多实际年龄很大的人也在用它。这需要一个解释。我最近突然想通了,世界不应分为“老人”和“年轻人”,更好的分类是“旧人”和“新人”。随着人类能驾驭数据的粒度不断变小,改造世界的工具也会从“指标”到“规则”,再到“算法”。旧人只能理解指标,例如“人工智能就业最好,我家儿子一定要报这个专业”;新人能理解算法,例如“我喜欢刨根问底,喜欢花草动物,不喜欢大城市的喧嚣,又无法负担超过8000元的学费,综合来看哪个学校哪个专业更好?”算法不是一锤定音,也不是非黑即白,你可以在和数据的互动中,不断逼近自己真实的内心,也不断逼近世界的真相。世界一往无前,算法肯定不是终极解药,但它是我们这个时代房间里的大象,你无法忽视它,你必须试着骑大象。夸克之所以受“新人”青睐,就是因为它总是尝试帮人“骑大象”。比如 2024 年有 7 个省份第一次实行“新高考”,夸克高考模块没有历史数据可以参考,他们就用算法把过去的数据给换算成了今年的参考。虽然粗略,但绝对好于没有参考。比如他们引入了 AI 大模型,可以通过自然语言问答的方式,直接询问它的建议。这个动作的本质就是对底层数据特征的抽取和洞察。4、技术在努力让人平等,但这个世界不会平等。一个穷学生,只要在手机上点按,就能调动 AI 和全世界的数据交互,为自己填报志愿服务,这在原来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教育资源终归有限。这个穷学生挤掉的,可能是某些家境殷实,有个见识不错的三叔,但是不太会用“志愿填报工具”的学生。从这个角度看,技术的普惠,就是在拆掉“金钱”、“地位”这些筛选器的同时,又安插了“理解力”、“对技术的驾驭能力”等等新的筛选器。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以某种不平等替换了另外一些不平等。如果让我选,我会选这些新的不平等。---图片是“夸克 AI 搜索”在志愿填报上的新能力。高考#大数据# #人工智能#
  • 当 AI 活成了你的样子,而你活成了狗

    2024-06-07
    2跟贴
    图片
  • 腾讯终于上线了“腾讯元宝 App”!1、你去苹果应用商店搜索“腾讯元宝”,第二个就是啦!你问谁排第一?豆包。。。。这没啥,只是广告费没给到位。但这背后反映出一些有趣的竞争策略差异。我的感觉是:豆包认为现在就是跑马圈地的阶段,要短时间内把大量普通人拉上 AI App 这条大船,所以采用比较激进的投流。腾讯则(起码现在还)表现得很佛系。如果说字节的策略是找对方向,然后加压直喷;那么腾讯的策略就是默默挖沟,等水到渠成。其实这才是高手过招: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眼里从来不看对手,只盯着用户。而且相信我,两个神仙打架,死的肯定是老三老四老五老六。2、在元宝里,我找到了很多沉睡的宝藏公众号文章。今天它推荐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麦当劳鸡块只有四种形状?我就问了这个,结果它不仅给了答案,还推荐了几篇相关的公众号文章。我一看,这些公众号都是我很喜欢的,而且是以前完全没有途径接触到的。你发现了这个操作的本质没?它从一个简单问题入手,给你回答,再给你一些好的人工创作的内容,最后,把你和信息背后的另一个人联系起来。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留痕迹。3、当人们在搜索时,要的恐怕不仅是答案,而是某种精神满足。所以一个问题绝不止通向一个答案。它可以通向十万八千种满足。比如像我一样找到了一个公众号,或者找到了某个有趣视频,或者了解了某个陈年往事,或者解锁了某个小众爱好。所以,如果 AI App 只想着给你答案,那就太错了,它应该给你和世界建立一条新的连接,找到一种新的可能性。腾讯一直说自己是个连接器,看来功力果然名不虚传啊。4、AI App 正在成为互联网的“时光机”和“传送门”。讲真,互联网黄金时代的文字内容很多都没有时效性,而且很有史料价值和人文价值,值得被 AI 重新打捞。这里包括四大门户的内容,还有微信公众号十年攒下的内容,还有搜狗积累的各种互联网档案。有了 AI 帮你冲浪,互联网不再是一个二维的网,而是成了可以随意穿梭的“元宇宙”。通过元宝这个入口,腾讯本来割裂的内容生态和用户生态都在“腾讯宇宙”连起来了。比如用户可能去了腾讯新闻,可能去了 QQ 音乐,或者去了阅文的小说,去了 ta 以前肯定不会去的地方。而且不用回避,腾讯 PCG 的很多业务现在表现不太好,所以与其说那些 App 的生态加持元宝,不如说元宝和它们的相互加持。。。5、对于我们这样的用户来说,如果我们是皇帝,AI App 就是一个太监。它有人类的智慧,却没人类的身体。所以你能放心把一切都交给他安排。AI App 已经隐隐然成为新的超级入口,连“搜索”都是它的子集。由此,二十多年前百度面临的那种横扫互联网的史诗级机会再次出现。6、太监可能祸乱朝政,“魏忠贤”式的威胁也会随之而来。腾讯的体系里有大量 UGC 的内容,这里面也不可避免地充满了谬误和谣言。腾讯的师傅也提到,目前大模型技术本身没办法判断信息的可信程度。但大爷大妈转发谣言毕竟是分散的个人行为,谣言一旦被 AI 以中心化角色推荐,就会产生巨大的道德和法律责任。虽然目前技术受限,但也有一些不那么优雅但有效解法。比如腾讯本身做过大量辟谣和科普的内容,只要前置判断一下这个问题是否涉及谣言,然后路由到谣言粉碎的内容,就可以减少大量谣言露出。总之,长远来看这应该是个能克服的问题。以上就是我对腾讯元宝 App 的想法,吐血推荐大家下载来试试~配图:腾讯元宝 App 的 Slogan。
  • 1、腾讯终于要出招了,等得我腹都泻了。前两天我还在吐槽腾讯动作太慢了:一直拿“混元小程序”凑合事儿,到现在还没有推出一个专门的“人工智能 App”。今天腾讯总算宣布,它来了!这就是“元宝 App”。虽然这个名字稍显拜金,而且要等5月30日才正式发布,但行吧,来了就好。。。先盲猜一下:大概率是跟字节豆包差不多的 feel,对答如流,图文并茂,互动设计暗藏巧思;小概率有可能超出预期,添加一些“腾讯级”的能触动 DNA 的功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元宝的回答肯定不会被微信“夹”,而且大概率能进行“优雅的”分享。(例如小程序卡片,而不是复制文字然后粘贴)微信开绿灯,放量不是梦。2、我想象中的“赛马”似乎没有出现。我特意跟腾讯的同学问了一下,他们不知道腾讯内部有其他团队在做类似的“人工智能 App”。这意味着:要么元宝真是独苗,要么就有隐秘的赛马在进行,但对大部分人保密。不知道我的感觉对不对,自从“930 变革”以后,腾讯好像把赛马当成某种难以启齿(不太人道)的事情。但我的暴论是:ToB 可以不赛马,ToC 必须得赛马啊。大众的品味根本无法预测,只有多个 App 竞争,才更有希望筛选出下一代的应用之王,这是由数学保证的。但我完全理解这个局面的由来:大模型是一个 ToB 产品,一家公司只能有一个,没办法赛马。因为这个核心科技掌握在大模型研发团队手里,所以基于此开发 ToC 的 App 产品,最合适的就是人家自己团队。别人想干,还真没那么容易。这个确实不好赛。3、接下来的看点是“元宝 App”和腾讯主航道如何互动。能玩得起主航道的,市面上只剩下字节和腾讯了。字节的主航道是内容生态(头条+抖音),腾讯的主航道是社交+内容生态(视频号)+游戏+2B金融和营销场景。看上去腾讯的牌更多。但其实人工智能 App 和内容生态是结合最紧密的。这一张牌顶两张。现在回看,真的是好险啊!要不是过去两年视频号硬生生原地起飞,拉高了内容护城河,现在“大模型 App”这一仗腾讯就少了一个核武器。现在的局面,腾讯完全有的打,但不能犯太多错。当然,腾讯的文化就主打一个“可以慢,不能错”。4、AI 有机会让腾讯既有的 App 产生极高的附加值。很多人平时都忽略了“微信读书”这个 App。要知道,这可是唯一一个根红苗正的名字里带“微信”的 App 啊,而且是张小龙在内心比微信更早起先动念要做的产品。微信读书某种程度上是腾讯在这波 App+AI 浪潮的风向标。微信读书最近用混元大模型搞了“AI 大纲”和“问书”的功能,但我觉得这只是一个初级试水。如果在未来,我看过的书籍、我收藏过的书籍,甚至我整理和写的私域文字都能够被 AI 统合起来,微信读书很可能成为每个人的“第二大脑”。这是现存的各种笔记软件完全不具备的产品能力。如果这条路能走通,微信读书会产生极高的附加值,它就不再是人们的选装,而是必装程序。当然,微信读书只是示范,腾讯有不少 App,都值得用 AI 重做一遍。我是说重做,不只是加入一些 AI 功能。5、不要盯着算力,要盯着数据!很多人每天就盯着美国禁运的那些 AI 芯片。芯片重要,但远没那么重要。其实打个比喻就很容易明白。数据是石油,AI 芯片是炼油厂,大模型就是炼好的汽油。如果让你选,你觉得你家是趁石油更好,还是趁炼油厂更好?显然是石油嘛!只要有源源不断的用户,在即将推出的“元宝”或各种 App 上使用人工智能,并且越来越爱用,他们就像是无数的油井,会给 AI 训练不断地输送原油。所以,未来一两年很关键,哪个 App 能把巨大的“麻瓜人口”迁移到“AI 原生应用”上,那么泼天的富贵就是它的。如果这个 App 最终是腾讯做出来的,那么起码可以再看多 3 万亿市值。加油啊~---图1:腾讯宣布混元大模型接入了自家的所有产品。图2:元宝 App 即将发布。
  • 加密货币“主神”的烈日与黄昏

    2024-05-08
    2跟贴
    图片
  • 0、你听说过“Q-Day”吗?未来的某一天,量子计算机发展到一定牛X的程度,就能破解现在主流的加密方法,这一天,就叫 Q-Day。别以为这一天会远到“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程度。美国国防部预测,最快 2025 年 Q-Day 就能到来。当然主流科学界预测没这么激进,但2030年也差不多。1、为啥量子计算能破解密码嘞?你可以简单理解:使用经典计算破解密码,就像肉身走迷宫,你没啥捷径,只能按照一定的方法“傻试”。使用量子计算破解密码,就像跳出迷宫,俯瞰整个迷宫的图纸找出口。这样降维打击,自然速度快了千万倍。2、量子计算机为啥难做嘞?量子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参数是“量子比特数”。简单来说,每个量子比特都像是一个“量子奴隶”。你得让几十、几百,甚至几万、几百万的奴隶服服帖帖听你调遣,但凡有几个奴隶不听话,就会让整个结果出错,你说这事儿难不难。。。要想破解密码,量子计算机至少得有 5000-10000 个量子比特。而现在人类能做出的“奴隶相对靠谱”的量子计算机,只有不到200个量子比特。3、但“狼”来的时候,你手里得有猎枪。虽说 Q-Day 还有几年,但咱们得早做准备啊!比如国家的机要部门,从现在开始就得升级自己的加密算法。什么算法能“抗量子计算呢”?解铃还须系铃人,你得用“量子加密”。中国电信主导成立了一家量子计算应用的企业,叫做“中电信量子集团”,他们最近就在大力安利“抗量子安全观”,帮那些机要部门把普通加密升级为“量子加密”。4、普通人也能享受”量子加密“,只要30块。别以为量子加密必须是高大上的部门才能享受。现在普通人都可以去电信营业厅换一张“量子加密 SIM 卡”,每个月30块钱。。。(听说现在还打骨折)当然,咱们日常打个电话也没啥机密,一般人不用办这个卡。但我想说的是:很多人以为量子加密还停留在实验室和高大上的宣传片里,其实它已经走入了产业化阶段,正嗷嗷地飞入寻常百姓家。5、啥叫“第六张网”?今天我和中电信量子的师傅聊天,他们说了自己的梦想:电信已经建成了五张网,分别是:宽带网、移动网、物联网、卫星网和视联网。他们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帮助电信建立第六张网:量子加密通信网。将来无论你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像使用宽带一样接入“量子加密网”,安全的同时还丝滑无感。如此,就像给国家加了一道金钟罩铁布衫,护佑山河无恙。希望他们早日成功~----图1:“量子安全观”图2:二战著名的密码机:恩尼格玛机图3:量子密码机图4:量子通信卫星图5:量子计算芯片图6:量子安全 SIM 卡
  • CPU 的“庶民的胜利”

    2024-04-15
    48跟贴
    图片
  • “AI 蠕虫”和时代裂隙中的刺客

    2024-03-22
    图片
  • 暗网生死疲劳:枭首、重生与漫长的自由之歌

    2024-03-01
    图片
  • 感觉阿里云来了一次足以影响财报的狂暴降价啊。。。1、 虽说阿里云的产品每年都降价,但降价其实是个“良心活儿”。话说,之前就有友商的老师傅跟我吐槽:阿里云降价我们一点儿也不怕,你看看他是给谁降价?只有大客户才能享受降价,况且大客户很多都是协议价格,恨不能本来就比它降完价还便宜。友商话糙理不糙,我回家看了看我买的那一台可怜巴巴的云主机,价格还是没变。2、阿里云也意识到,要想价格实惠感动人心,就得救“劳苦大众”于水火。今天他们来了个真·全场直降,把所有核心产品的官网价格都下调了 20% 左右,其中包括广大中小企业的“口粮”,比如各种经济型云主机,对象存储,数据库。降价是针对所有人的。买一台云主机也降,甚至以前定了几年合同还没交钱的也按照新的低价来。这操作就很交朋友了,实际上相当于直接从利润里拿出一大块给用户发了。3、但是,经济环境这么凶险。。。阿里自身也荷包吃紧。。。这样降价真的没问题么?根据阿里云资深副总裁刘伟光的介绍,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足够支撑这个幅度的降价。言外之意就是:我们不是赔本赚吆喝,而是薄利多销卷死你。4、这操作,可谓有浓郁的阿里风格。话说阿里很怪,爱踢逆风球,善于在困难的环境下走险棋。(甚至没有困难也要制造点困难走险棋。)此番降价,肯定对单位利润有巨大的影响,但他们赌的当然是由此带来的销售提升可以填平利润损失。或者可以说,他们相信的是中国经济仍将澎湃奔涌,大小企业上云的趋势仍如江河浩荡。只要相信这一点,暂时少赚个十亿八亿的,算得了什么?#阿里云全线降价20%#
  • 360想拯救与黑客作战的100000个“帕鲁”

    2024-02-08
    图片
  • 我认识了一个“给网络空间打疫苗”的人

    2024-01-19
    图片
  • 快过年了,咱们想点美事儿吧:如果给你一家商场,里面有 300 个铺位可供出租。你会怎么运营?在门口打印一张广告写上“旺铺招租”,然后坐在家里等电话吗?显然不行。今天我从吴弼川那里学到了很多牛X的操作,他的悦商科技最近和腾讯金融安全团队合作,帮助宝龙商业旗下的140个商场都用上了黑科技。1、他们搞了 AI 运营官和 AI 风控官。简单来说,就是拿过去 5 年的数据来训练 AI,让它可以试着预测哪个商家会欠费,预测哪些铺位会到期不续。仅仅预测还不够,还有行动。比如,针对拖欠的商家,自动化准备诉讼材料(需早起诉拿回钱的概率越高);针对即将空置的铺位,自动化发起招商任务。(越快招商租出去的几率越大)2、AI 做的判断,人类当然可以改。AI 会犯错。万一 AI 判断一个商户要违约,其实人家干得红火着呢!这咋办?所以,商场的经理有权利“驳回” AI 的判断,毕竟前后几条街,人类才是爹。3、但我劝人类克制。AI 系统刚开发好时,吴弼川把 AI 的“违约判断”拿给一位经验丰富的总经理去核实,结果总经理和 AI 的判断一致。这说明 AI 的能力已经超过 90% 的从业者了。这意味着,人工干预 AI 的结果,AI 虽然会服从,但很可能人是错的。所以每次 AI 都会把人类干预后的最终结果拿回来核实。如果证明人类的判断对了,就升级算法,如果人类果然错了,就发动“嘲讽”。而且,每个经理根据自身业绩的好坏,对 AI 的修正权限也是不同的。这就保证了顶尖的专家有更大额资格给 AI 输入高质量的修正信息。4、日常运营竟然只需要跟 AI 说话。由于 AI 接管了商业运营的主题流程,所以人反而变成了 Boss,只需要拍板就行。由此,运营界面变成了 AI 对话框。AI 做出一个决策,问人行不行?经理说同意,就这么自动去办了,说不同意,你就直接给 AI 批示就行,不用亲自下场操作。听起来,这人人都能过一把当老板的瘾啊。5、AI 还能把很多玄学问题变成应用题。比如,一个铺位四个商户都想租,你租给谁才更靠谱?比如,一个铺位到期了,你该开多少钱租金?这两个问题,过去都靠人的经验来决定。但实际上,即便是资深老师傅,给出的答案也不一定有多好,玄学成分居多。但 AI 可以结合大数据,对大量的信息同时进行思考,然后给出结论。只要比人类拍脑袋给出的结论好那么一丢丢,那都是科技的胜利呀!———以上这是我在腾讯有关“数字安全免疫力”的研讨会上得到的一些启发,分享给大家~图 1:AI 风控官的日常流程;图 2:员工的干涉权限受制于自己的业绩;图 3:和 AI 对话就能工作的界面。
  • 支付宝有多狠?当年为抓骗子搞出“图计算”,现在竟用它预测未来

    2024-01-05
    图片
  • 2023:当我们都活成了“大模型”

    2023-12-29
    1跟贴
    图片
  • 现在造个车有多卷?我给你讲三个极氪的故事。1、铝合金都得自研极氪特别变态地热衷于展示车主的车祸现场。今天在极氪 007 的发布会上,他们不仅按“惯例”贴出了好多用户发在微博、朋友圈里的撞车图片,还贴心地给三位用户拍了 VCR 短片,回味了撞车时的刺激场面。。。当然,这些惊险的场面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死里逃生。为了做到“车毁人没事儿”,极氪用了一体压铸车身,而且连铝合金材料都是自研的,起名叫做“纤晶”。比如从后面撞的话,形变率减少 16%。极氪疯狂暗示,安全是需要传承的。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沃尔沃的安全血脉。2、停车得像妹子修照片很多车都有“自主泊车”功能,但对停车位的白线依赖很大。可实际生活里,一多半的情况地上都没线。。。老司机停车更不会看线,有缝就能给你塞进去。为了模拟老师傅,极氪搞了一个“指尖泊车”。中控屏上会出现鸟瞰图,你拖动一个框框,然后放在你想停的位置,如果地方够,框框就是蓝的;地方不够,框框就是红的,提示你停不进去。放好框框之后,你下车走你的,车就会自动停好。这种停车方法,从考验手脚眼脑配合,直接变成了只考验右手食指。要知道,姑娘们的手指头那都是能在手机上把自己脸蛋修得美若天仙的金手指,用这种方法泊车估计比汉子停得好多了。3、车灯得能发表情包极氪 007 车头做了一个 90 英寸的灯幕。1711 颗灯,每平方厘米都有 16 阶灰度。我感觉,用这玩意儿能显示出微信内置的那一堆表情包。[得意]这个灯幕主要是用来和车外的人沟通的,比如示意行人先走,表达心情或谢意之类的。当然除了预制的表情,车主还能自己画画,灵魂画手画成啥样,车头灯幕就给你显示成啥样。。。如果你害羞不好意思自己画,社区里还有很多达人在做更多图案,车主只要下载升级就能用。过去汽车和行人交互只有一种:闪大灯,但这个表达过于生硬,容易“礼让变干架”。随着技术进步,车主也能在新载体上表达细腻的感情。这样的车越来越多,也许会创造出一种新的“马路文明”,值得期待。———以上是我今天参加极氪 007 发布会的启发。图 1:被渣土车倾压的极氪001;图 2: 用手指泊车(还是中指);图3:各种灯幕表情包。#极氪#
  • 1、物种对于很多人来说,蔚来是一个无法理解的“物种”,非我族类,大概其心必异吧。问题是,这家伙已上演过无数次起死回生的戏码,这个礼拜刚从中东土豪那里又拿了 22 亿美元融资。所以无论喜不喜欢,都不妨把它作为一个研究样本。而参加 NIODay,观察蔚来这群人试图营造的“立体气场”,就是理解这个物种的最短路径。今年是我第四次来 NIODay,那种味道仍旧一以贯之。2、奇怪蔚来喜欢做奇怪的事儿。比如他们想“让油车能去的地方电车就能去”,就开着柴油充电车陪着用户去珠峰。这两年还搞了“加电风景线”,给喀纳斯、北极村、丝绸之路沿途都铺上充换电设施。比如他们想“让车成为有情感的伙伴”,就搞了一套天行智能底盘,里面的减震器比空气弹簧快 60 倍,可以顶着四层香槟塔走搓板路。还让车灯可以在前方地面上打出人行道样式的光带,给路人传递礼让的信息。比如他们想“让车极度安全”,就给所有核心系统都做了双份冗余,主模块故障,备模块马上接管,还给车身里面各个角落塞满了安全气囊。每个品牌都会传递某种生活理想,但蔚来把这种理想表达得特别锐利。以至于人们从蔚来车上获得的不只是驾驶体验,还有很多情感体验,这就是所谓的“效用”(而非“功能”)。3、泡泡当年鲁迅说人的悲喜并不相通,100 年后,不仅悲喜并不相通,你甚至都听不到别人吵闹了。比如你大概不认识这个叫罗胤龙的小哥。他是广东工业大学的学生,也是一个赛车手,连续几年参加“大学生方程式”,只为儿时梦想,2023却在距离终点只有一圈时因故障抱憾退赛。这个赛事就是蔚来创始人李斌主导创建的。比如你大概不认识这个叫潘国义的老哥。他年轻时曾参与修建从格尔木到拉萨的油气管道,在那里认识了自己的妻子。而今年他们已经 70 多岁,决定故地重游,翻越唐古拉山。他们开的车就是蔚来。这些故事在很多人看来并不接地气,甚至闪着精英的高傲光芒,和经济下行的体感完全不匹配。在我看来,这是因为人间正在分裂成很多泡泡,从“只有一个真相的世界”变成了“一个没有真相的世界”。蔚来创造了其中一个泡泡,它拒绝“下沉”,拒绝“降级”。4、借口蔚来是蔚来,电车是电车。对于蔚来来说,造车只是一个借口。对于喜欢蔚来的人来说,蔚来也只是一个借口。在平庸的时代,人们要为自己的疯狂找一个借口;而在疯狂的时代,人们要为自己的战斗找一个借口。----以上是我在 2023 NIODay 获得的启发。图 1,蔚来 ET9 顶着四层香槟过搓板路;图 2,蔚来自研的智驾芯片神玑;图 3,罗胤龙参加大学生方程式;图 4,潘国义和老伴在唐古拉山;图 5,我在现场看到的一家三口。#蔚来# #2023NIODay#
  • 把“中国制造”的云计算卖给外国人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23-12-07
    1跟贴
    图片
  • 我在阿里造“军火”

    2023-11-10
    图片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