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原来如此

数学原来如此

网易号

关注
1.5万粉丝
4关注
451被推荐
IP属地:贵州

高中数学教师

3枚勋章

传播数学知识、渗透数学文化

  • 在我国,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的数学名著《周髀算经icon》明确有“勾广三,股修四,经隅五”的“勾股定理iconicon”特例记载,以及“若求邪至日者,以日下为勾,日高为股,句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得邪至日.”的一般性论述.以垂直的手臂为形象比喻的“勾”和“股”的表达如此形象又深入人心,以至于这样的表达最终成为了‘勾股定理’一词的来源.
  • 10.4 数列求通项之【构造法】

    2023-06-21
    6跟贴
    图片
    19:18
  • 正方形迭代

    2022-03-27
    图片
    01:03
  • 梅森(Mersenne,1588 - 1648)的伟大不在于他有多大的数学成就,而是在科学院等官方研究机构尚未成型的时期,他聚集了当时欧洲一批最伟大的数学家一起研究数学。这些人包括:笛卡尔,德萨格斯,费马,艾蒂安·帕斯卡,布莱斯·帕斯卡,加森迪,罗伯威尔,和伽利略。
  • 今天介绍一位天才——哈密顿(Hamilton, 1805~1865)
    他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也是英国历史上继牛顿公爵以后最伟大的数学家 他的能力与生俱来: 13岁,已熟练掌握多门语言 17岁,对大师拉普拉斯的《天体力学》了如指掌,并指出书中一个错误. 18岁,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三一学院” 22岁,被任命为敦辛克天文台的皇家天文研究员和三一学院的天文学教授 此后的简历就不用多说了,22岁就混到了常人一辈子也不敢想的位置。 对了,“四元数”的发现者也是他。
  • 牛顿关于“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描述,摘录自《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当两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时,这个物体将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运动,所需时间等于两个力分别沿两边运动所用的时间之和”
  • “向量”这一概念最开始以“平行四边形发则(速度)”的形式,出现在公元前4世纪的《力学》中:
    当一个物体以一定比率移动时 (即含有两个有常数 比率的线性运动), 物体一定沿一直线运动,这条直线是 由这两条有给定比率的直线形成 的平行四边形 的对角线 。
  • 高斯是德国最著名的数学家,也是数学史上最长寿的数学家之一
    他年仅18岁时就发现了质数分布定理和最小二乘法 同年被他发现的还有“正态分布曲线” 19岁时就他证明了正十七边形可尺规作图 24岁时,他在数学名著《算术研究》发表,其中作出了二次互反律的证明。 ··· 63岁时,他和韦伯一起画出了世界第一张地球磁场图,并且定出了地球磁南极和磁北极的位置 我们无法一一列出他所有的贡献,但他在纯数学和应用数学上都有至高的贡献,因此被成为“数学王子”,并被誉为“数学三大巨头之一”。
  • 他是一位数学大师,活跃于19世纪。 他因一次获奖而成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他让一些后来的数学大家(如伽罗瓦、阿贝尔等)错失了最好的时机, 他不善于教学、也没有耐心。 但是他在分析上的巨大贡献, 足以让他跻身数学大师前列。 他就是_?
  • 到底什么是平面?
    历经2千年,数学家们也没定义好的“平面”,希尔伯特巧妙解决
    数学原来如此 82跟贴
  • 18世纪的大数学家欧拉,在数学的很多方面都贡献巨大。他所得到的数学成果让后世数学家获益匪浅,但这样一位严谨的大师也有犯错的时候。
    复数对于任何一个读过高中的学生来说都很容易,但是在欧拉所在年代却还没有发展成熟。以至于欧拉在计算√-2*√-3时,犯了错误。 欧拉根据法则√a*√b=√ab,计算得到√-2*√-3=√6。但实际上: √-2*√-3=√2i*√3i=-√6 这样的错误很可笑吗?NO! 像哥伦布的鸡蛋一样,任何一样看似简单的事物,在被发现以前都是不简单的。 向大家们致敬!
  • 挑战♦陌生+熟悉的历史 | 下面这张图来自“巴赫沙里(Bakshali)手稿”。手稿中包含了迄今为止最早的数字“0”。你知道它出现在哪里吗?
    巴赫沙里(Bakshali)手稿用梵文写成,最早成稿年代为公元224-383年。
  • 什么是“1”?什么是“直线”?什么又是“无穷小”?
    你可能会觉得这三个问题很简单,因为它的确很常见 、你或许还能想象得到。但是你定义不了它、而只能靠下面的描述。 比如,从1个苹果、1支笔中得到数字“1”,从直尺、线条中得到“直线”,从递归的角度理解“无穷”. 事实上,“1”、“直线”、“无穷”这些数学概念在自然中压根儿就不存在,它们都是数学家对物理世界高度抽象后的产物,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 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有没有可能被定义呢?无数的数学家为之绞尽脑汁,但都以失败而告终。最后,数学家们妥协了,既然无法定义,那干脆就不定义了,大家能理解就行。 高中课本中,平面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圆锥曲线有什么有趣的历史?为什么整数与有理数“一样多”?
  • 我们都误以为“欧拉多面体公式”是欧拉发现的。但事实上,在欧拉之前法国著名数学家、坐标系的发现者“笛卡尔”就已经对此了如指掌。图三是具体介绍,图二是微积分的发现者之一、著名数学家“莱布尼茨”关于笛卡尔这一发现的“手抄稿”。
    (1).多面体欧拉公式:即,凸多面体的顶点数+面数-边数=2。V+F-E=2 (2).欧拉尽管不是第一个发现“多面体公式”的,但却第一个给出了证明。 (3).图一为欧拉画像
  • 送给每一位即将进入大学的学子们↓↓↓
    今日之“无用”,或为明日之“大用” 要对自己的兴趣有更深入研究 不管它眼前是否有用 而只要它是无害的 大学,只有4年,或者3年 你要做一个 属于自己的自己
  • 图一和圆周率π有关,你知道它描述了什么吗?
    圆周率π从古埃及、古巴比伦时期开始,就成功的吸引了大量的“铁杆粉”,古希腊有阿基米德,中国古代有刘徽、祖冲之,印度和阿拉伯也有大量数学家对其深有研究。 但是,15世纪关于圆周率的研究始终没有摆脱“圆”和“多边形”的限制,也就是此时的成果主要属于“几何”的。 但是,到了韦达(发现著名的“韦达定理”的韦达)这里,有了一个质的改变,尽管也是从几何出发,但是韦达得到了一个用2、根号表示的无穷表达式。具体如图二。 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沃利斯、莱布尼茨、欧拉都给出了不同的无穷π展开式。欧拉的π展开式如图三。
  • 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但却都是对的。用这样一句话描述拉马努金和他的数学发现,是最贴切的。
    It is the smallest number expressible,as the sum of two cubes in two different ways. 即,1729 = 1^3+12^3= 9^3+10^3 著名数学家哈代一次打了一辆尾号为1729的的士车去看拉马努金,因为心情很糟糕,哈代觉得这是一个很没趣的数,并觉得有不祥之兆。 拉马努金听到这个数却有些兴奋,随即说了上面一句话。“的士数”由此诞生。 天才,只有天才才有这样敏锐的数学直觉。 👍👍👍👍👍👍👍👍👍 “的士数”-第n个的士数定义为能以n种不同的方法表示成两个正立方数之和的最小正整数。 1954年,G·H·哈代与爱德华·梅特兰·赖特证明对于所有正整数n这样的数也存在。
  • 帕乔利(Luca Pacioli,1445–1517年),意大利数学家,达·芬奇的好友。我们一定知道他因为“复式记账法”而被被誉为“会计学之父”。但是数学上,不得不说她对“黄金比例的贡献”。
    1497年,帕乔利完成《神圣的比例》一书。该书从数学、艺术,及建筑上对黄金比作了全面的论述。可以说研究黄金比就是从帕乔利开始的。他的研究对达芬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在达芬奇的作品中,经常有黄金比的影子。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