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山的诗和远方

阿山的诗和远方

关注
60粉丝
17关注
4727被推荐
IP属地:湖南

旅游领域创作者

9枚勋章

坚持原创,寻找心中的诗和远方

  • 商代陶簋,二级文物,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吴岗,通高14.2厘米,口径18.8厘米,底径14.1厘米,圈足高3.9厘米‌‌,现为商丘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该陶簋深灰色,胎质细腻,口沿外侈,方唇、圆腹、圜底,圈足微外撇,腹部两侧有两个对称的象鼻兽头耳,双耳下有垂珥。颈部饰以细雷纹作地纹的两组四瓣目纹和圆涡纹相间的纹带,每组各以一浮雕兽面纹为中心分列两侧。腹部饰以竖条凸线纹,形似瓦垄。两耳上端为兽首状纹,垂珥两侧饰阴线卷云纹,圈足上部饰四瓣目纹和圆涡纹相间的纹带‌,腹部纹饰在绳纹的基础上配上一周几个相连的倒三角形纹带,纹饰与器型,一动与一静,在动与静的反复节奏中造成流动的美感。 陶簋是古代盛食物器具。商代时期完整并纹饰精美的陶器存世量并不多见,因为历来出土器皿以青铜器为重点,陶器在非科学发掘中往往被遗弃或被打烂,所以存世量稀少。
  • 四神云气图,是西汉早期墓室壁画,1987年出土于河南永城芒砀山梁国王陵区柿园汉墓,长5.14米,宽3.27米,面积16.8平方米,是商丘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该图以朱砂红为底色,用白、绿、黑等颜色描绘了各种神禽异兽和吉祥图案。其中,清晰可见长有双翼的应龙形象。尤为引人注目,它呈“S”形弯曲,占据了画面的中央,龙身长约7.5米。龙舌卷住了一个怪兽的尾部,龙身覆盖章子厚底下着鳞纹,背部生有双翼,足踏云气和长枝花朵等。被龙舌卷住的怪兽长着鸭嘴、长颈和鱼身,身上覆盖着鱼鳞纹,背部长有羽翼。下方的白虎前爪攀附在仙山上,口衔着一枝长花。上方的朱雀长喙啄住了龙首上的一只长角,雀尾长长的飘扬在空中。壁画四周装饰着直线穿璧纹和云气纹等。这幅壁画展现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的形象,以及各种吉祥图案和装饰纹样。它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资料。 该图是中国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画面大,级别高,保存完整的壁画,更是一部承载西汉初年中国神仙思想的壮丽史诗。
  • 金缕玉衣,1985年出土于河南省商丘市永城芒砀山脉僖山山顶东端的黄土山汉墓,长170厘米,为商丘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它是河南省目前所见保存玉片最多、唯一能够复原的金缕玉衣。全套玉衣共用2008片玉片组成,玉片之间用金丝加以连缀,分为头部、上衣、裤筒、手和鞋五大部分,还附有供手握的玉猪、口含的玉蝉、玉耳塞、玉鼻塞等。 该玉衣生动反映了汉代贵族的金玉奢华生活。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于西汉文景时期。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 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 铜盘匜‌,春秋时期文物,铜盘高6.3厘米,口径36.8厘米‌,铜匜‌高12厘米,长23.5厘米‌,1972年出土于河南省洛阳市桐柏县月河镇‌‌,现为南阳市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
    ‌铜盘匜器身古朴,手柄部分是一条弯曲的龙,宛如一条小龙在喷水嬉戏,巧妙地将实用与美观融为一体‌。展示了南阳市博物院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南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窗口,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还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 中偁父鼎,西周晚期青铜器,国家一级文物,口径30厘米,通高29.2厘米,1981年出土于南阳市北郊砖瓦厂,现为南阳市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
    该鼎直耳,平卷唇,深腹,圜底。足残缺(已修复)。耳饰重环纹,腹上部饰一周弦纹和窃曲纹。腹内有铭文三行:“中爯父乍(作)宝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该器为研究古代申国的地理位置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 节令诗3首:瑞雪知春来报讯,庭前故作玉沙飞

    2024-12-22
    5跟贴
    图片
    02:29
  • 东汉鎏金熊足铜樽,原名鎏金奁,通高19.5厘米,口径20厘米,1933年4月出土于河南省南阳县石桥镇南门外汉墓,现为南阳市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
    该樽口、腹微残缺,樽体圆筒状,子母口,口上承盖。直腹、平底、下附三个蹲熊足。器身饰三组旋纹,盖及器身饰有宽带纹。通体鎏金,盖面和腹外壁饰有两周精美的鎏金花纹。两侧饰有对称的铺首衔环耳。盖隆起,顶部有一环状窄凸棱,环内正中有一小孔。盖中部饰等距离的三个小圆孔。器物因部位不同分别施以鎏金、刻划、焊接等工艺。器内壁涂一层朱漆,以美化器物,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该樽以鎏金工艺刻画出绚丽多彩的纹饰图案,生动地反映出汉代长生不死、羽化升仙等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研究汉代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资料。
  • 节令诗3首:瑞雪知春来报讯,庭前故作玉沙飞
    2024-12-22
    8跟贴
  • 许阿瞿墓志铭画像石,国家一级文物,纵69 厘米,横 109厘米,1973年出土于南阳市李相公庄,是全国独一无二带墓志铭的汉画像石,其墓志铭是中国发现最早的墓志铭,现为南阳市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
    在这块画像石上,墓志铭共有6行136字,位于画像石左边。从铭文中可以得知,东汉建宁三年,墓主许阿瞿年仅5岁时夭折,全家人极为悲伤。此石的右边刻有画像,分上下两格。上格左边一幼童跽坐于榻上,旁边有铭文“许阿瞿”3个字。许阿瞿前有三个幼童,或托木鸟,或牵引木鸠玩耍;下格为舞乐场面,或飞剑跳丸,或踏盘鼓甩袖而舞、或抚琴吹箫奏乐。由此可以推测墓主人一定是富贵之家的孩子。
  • 夏代玉牙璋‌,1972年出土于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望城岗,通长38厘米,宽10厘米,厚0.6厘米,现为南阳市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
    牙璋由南阳独山玉磨制而成,器体扁薄,通体灰黑色,由于受沁钙化,表面形成自然纹饰。牙璋刃部琢磨为月牙形内凹双面刃,左右两侧向上斜出成尖锋,一侧锋刃较高。其下器身渐窄,阑两侧饰牙形脊,端部是倾斜的弧形,柄部近阑处有一穿孔,是夏代常见的牙璋形式。 牙璋是一种礼器,在二里头文化时期,牙璋成为国家政治制度的一种物质象征。这件牙璋做工精细,器形较长,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 养伯铜方壶,口长13.5厘米,口宽9厘米,通高13.5厘米,1964年出土于夏饷铺鄂侯夫人墓地,现为南阳市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
    壶盖为方形,顶为喇叭形捉手,下有较长的子口。盖面饰盘龙纹,腹饰窃曲纹,捉手外饰鳞纹。盖子母口外铸铭文七行。铜铭文为:“养伯辅作宝壶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铭文显示,铸造这件铜器的主人为养国的国君。壶盖上盘龙纹蜿蜒曲折,线条流畅,图案优美。 养伯是西周时期养国国君。有其铭文的铜器为何会出现在鄂国夫人墓地?曾有考古人员推测,因铜壶是西周时期重要的礼器,这件铜器很可能是养伯赠送给鄂侯夫人的礼物。在这里,龙纹被赋予了平安富贵的吉祥寓意。 这段铭文记录了养伯赠送给鄂侯夫人的礼物,展现了西周时期的礼器文化和赠送礼物的传统。
  • 中秋淌进浏河里,诗和远方在源头——徒步浏阳河散记(七)
    2024-12-18
    6跟贴
  • 珍珠地缠枝花卉纹瓷梅瓶,高29.4厘米,1955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宋墓,现为三门峡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该瓶的造型独特,呈矮梯形小口,短束颈,圆肩,瓶体瘦长,上腹部略丰,卧足。瓶身被双弦纹线分成三个装饰区域,肩部装覆莲瓣纹,足胫部分装饰仰莲瓣纹,腹部用划花珍珠地花叶纹装饰。花朵由五片单层花瓣组成,叶子的形状大而伸展,花叶之外用珍珠地装饰,繁密而整齐,如珍珠般圆润光滑‌。 “珍珠地划花”是我国唐末、宋初至金代末期北方窑系瓷器上的一种装饰图案,是从白釉划花瓷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装饰工艺。这种装饰手法在陶瓷器上表现出唐代金银器装饰手法对陶瓷手工艺的影响‌。这件瓷梅瓶的精美工艺和独特造型展示了宋代陶瓷艺术的卓越成就和当时社会的审美趋势。
  • “追夷”簋,高38.6厘米,宽44.5厘米,重18.9kg,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李家窑周代遗址,现为三门峡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之所以定名为“追夷”,因其铭文记载,“佳正月初吉丁亥追尸(夷)不敢昧先人之显对扬厥显祖之遗宝”,显然这是一件记录祖先辉煌功绩的器物,属于传国至宝。 据考证,追同焦,追夷即焦夷,此“追夷簋”属于古焦国所有,持有者叫“焦夷(追夷)”,应为焦国贵族,姜姓焦国后裔。此地于汉武帝时置“弘农郡”,也有弘扬神农氏之伟大功业的意思。
  • 月牙纹彩陶罐,是仰韶文化中期的代表性器物,细泥红陶质,口径14.2厘米,腹径15.1厘米,底径7.5厘米,高11.5厘米‌‌,1981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仰韶村遗址,现为三门峡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该罐侈口、宽沿,圆唇,束径,折腹,平底,细泥红陶,口沿内部可见明显的慢轮修整痕迹,表面打磨光滑,唇部饰黑彩,外口沿饰白彩宽带纹,折腹处饰白彩窄带纹,口沿至折腹间饰有14枚白彩月牙纹,同时,亦可将红陶本色视为14枚红色月牙纹,白、红月牙纹交替出现。月牙纹彩陶罐白彩纹饰绘制严谨,间隔等距,艺术表现力高超,单体白彩月牙纹高约5厘米,最宽处1—1.3厘米,相邻白彩月牙纹间距在1.8—2厘米。折腹处饰一周黑彩带状纹,黑彩多已脱落。月牙纹彩陶罐上的白彩月牙纹是仰韶先民观测月相,记录月相,通过增加闰月的方法,协调阴阳历法相统一的结果。 月牙纹彩陶罐上的白彩月牙纹是仰韶先民观测月相,记录月相,通过增加闰月的方法,协调阴阳历法相统一的结果。 月牙纹彩陶罐的发现告诉我们,当时的人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天文知识,并出现天文崇拜的现象,作为历史和文化的见证,月牙纹彩陶罐成为了代表仰韶文化的重要文物,既装点了史前先民的多彩生活,也焕发了时代蕴积的艺术精神,承载了珍贵的文物价值。
  • 清代豆青釉瓜棱橄榄瓶,高23厘米,1999年出土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弦歌的一座宋代砖室墓,现为周口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该瓶形体高大,橄榄形,撇口,短颈,肩、颈部内收,腹部微鼓,足部外撇,器底部篆书“大清乾隆年制”6字三行款。口、底大小相若,瓶体似橄榄,故名。 此瓶外观为瓜棱式,突出了瓶体曲线的流线感,自然流畅,雅致优美。通体施豆青釉,呈色醇厚,匀净光润,腻若清脂,玉质感强烈,工艺水平空前高超,艺术品位极高,不仅突出了单色釉质纯净之美感,而且青釉随瓜棱起伏而浓淡有致,增强了韵律感,富于变化,十分精美。 橄榄瓶为宋代登封窑创制,清代官窑烧造,雍正、乾隆时最为常见,造型略有变化,颈部稍长,匀称秀美,瓜棱式为清代流行器形。
  • 清代五彩透雕十八罗汉云龙纹天球瓶,高42厘米,口径6.5厘米,腹围75厘米,底径13厘米,现为周口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该瓶直口,长管状颈,圆肩,球形腹,卧足,通体饰青绿釉,并且绘有五彩,主体纹以卷云纹为主,颈部有一盘龙环绕,器腹纹饰之间透雕有马蹄形小孔,底无釉。卧足底部有篆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方形款。 整个瓶子外形肚圆颈长,线条流畅优美,亭亭玉立。瓶颈苍龙绕颈,瓶身布满了浮雕、透雕、浅雕等技法呈现的五彩祥云图案和十八罗汉形象,镂空凹凸,层层交错,立体感十足,宛若一幅3D版万紫千红的花海世界。瓶身上的十八罗汉更是栩栩如生,或三五成群,或神态各异,十八罗汉的面额饱满、鼻宽且丰、两眼微闭、两唇微翕、欲言又止、神态悠然自得,表情异常生动,衣纹随风飘扬、流畅自如、富有动感,整个画面和谐而美好。不仅展现了清朝封建社会发展到鼎盛时期,文化艺术和瓷器技艺的高超水平,同时也融汇中华文化和中亚佛教文化精髓于一身。 以仙佛人物和云龙为题材,以五彩卷云纹衬地,器表绿釉、淡黄釉相间,以矾红釉点缀,瑰丽多彩。颈部饰一条盘绕的褐红色行龙,腹部镂空,浮雕十八罗汉,神态各异,其形象比较肥硕,面额饱满,鼻宽且丰,两眼微闭,两唇微翕,欲言又止,表情异常生动,姿势自然舒展,悠然自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衣纹用刀十分流畅,如行云流水,临风飘荡,富有动感。该器物采用多种雕刻技法,特别是高浮雕,极具立体感,不论前观还是侧看,都显得和谐自然,堪称景德镇清晚期圆雕之杰作。
  • 宋代耀州窑荷叶口刻花瓶,通高24厘米,口径9.1厘米,腹径7.5厘米,圈足饰黑釉凸棱,腹部有5组18条米黄色线条,1999年于出土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弦阳,现为周口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此瓶为荷叶口,细长颈,丰肩,鼓腹,喇叭口座。瓶身以“刻花”为饰,颈、座部刻莲瓣纹,腹部刻缠枝牡丹花。刻工刀锋犀利,深浅有致。牡丹花繁而不乱,花枝缠绕,俯仰结合。瓶通体施青釉,釉面晶莹温润,玻璃质感强,釉层匀净。 耀州窑刻花青瓷以盘碗为多,瓶类2较少。此瓶荷叶口细长颈,衬出瓶身的雍容饱满,刻线处积釉色深,凸起处色较浅,使花纹更加清晰,有立体图案的效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为耀瓷中的精品。 北宋驰名的耀州窑,在今陕西铜川,以古属耀州而得名。
  • 宋代耀州窑荷叶口刻花瓶,通高24厘米,口径9.1厘米,腹径7.5厘米,圈足饰黑釉凸棱,腹部有5组18条米黄色线条,1999年于出土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弦阳,现为周口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此瓶为荷叶口,细长颈,丰肩,鼓腹,喇叭口座。瓶身以“刻花”为饰,颈、座部刻莲瓣纹,腹部刻缠枝牡丹花。刻工刀锋犀利,深浅有致。牡丹花繁而不乱,花枝缠绕,俯仰结合。瓶通体施青釉,釉面晶莹温润,玻璃质感强,釉层匀净。 耀州窑刻花青瓷以盘碗为多,瓶类2较少。此瓶荷叶口细长颈,衬出瓶身的雍容饱满,刻线处积釉色深,凸起处色较浅,使花纹更加清晰,有立体图案的效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为耀瓷中的精品。 北宋驰名的耀州窑,在今陕西铜川,以古属耀州而得名。
  • 宋代白釉剔花瓷瓶,1999年9月出土于周口市淮阳弦歌湖工地的宋片代墓室,高18厘米,口内径为8厘米,外径为9.5厘米,腹径12厘米,现为周口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该器形制为唇口,深腹,腹部稍广,圈足,口底大小相若。腹部中心区刻饰三株折枝菊花纹,接近口、底处分别刻饰一周莲瓣纹,上下对称,相映成趣。莲花纹上划出清晰的花蕊和叶筋,委婉多姿,优美清雅,富有动感。 该器物综合运用了剔、刻、划等多种装饰技法,以剔、刻为主,剔花技艺娴熟,刀法遒劲犀利,线条洒脱流畅,浮雕感强烈。 这件褐色地白釉剔花瓶的加工顺序是:先在器物坯胎表面施一层白色化妆土,然后刻划出花纹,剔去花卉以外的部分,而后在花叶上划出花蕊及叶筋,罩以透明釉,最后装窑烘烧。器物烧成后,剔去的露胎呈深褐色,花纹部分因敷有白色化妆土而呈洁白之色,在深褐色底子上衬托出白色的花纹,釉色、化妆土色与胎地形成鲜明对比,花纹又高于地子,具有立体感,装饰效果极佳。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