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仁者

杏林仁者

网易号

关注
140粉丝
0关注
57被推荐
IP属地:河北

六街卫生室医生

10枚勋章

中医经方,验方,古方传承,专注于脾胃,鼻炎。

  • 过敏性鼻炎,西医认为是过敏性体质引起的,无法根治,而有过过敏史或者是过敏性鼻炎患者,大家都知道,过敏性鼻炎并不是先天就有,大多数过敏性体质也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感冒没有治好,或者是阳了以后,或者是患上某些慢性病导致身体免疫力低了,这样就出现了过敏性鼻炎,
    西医认为的这些免疫力或者抵抗力等等虚症,在中医多表现为,肺气虚,脾肺气虚,肺阳虚,肾阳虚等等, 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就是去年我治过一个患者,是男性,53岁,这个患者的症状是鼻流清鼻涕,频繁打喷嚏,鼻痒,并且腰膝酸软,形寒肢冷,男性勃起不坚,坚而不久,夜尿多,舌质淡,苔白,脉濡弱, 我通过温补肾阳,用山萸肉,山药,熟地,茯苓,桂枝,丹皮,泽泻,附子,仙灵脾,黄芪,五味子,不仅治好了患者的腰膝酸软,形寒怕冷,夜尿多等肾虚症状,而且也治好了他的过敏性鼻炎, 所以,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是从身体整体去调理,而不是头疼治头脚疼治脚,单纯的治鼻炎是治不好的。 另外,过敏性鼻炎治疗辨证很关键,比如患者鼻塞、打喷嚏、流清鼻涕、恶风寒、身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这就是风寒引起, 如果患者鼻塞较重,鼻涕量多,疲乏无力,吃饭少,便溏,舌淡,苔白,脉濡等,这就是脾虚引起。 在治疗上都不同的。
  • 药店这个治脾胃病的中成药因为价格便宜,很少有人用,其实价格便宜不代表不能治病。
    它就是越鞠保和丸,药店都有。 当我们脾胃不好,出现胃腹胀痛,倒饱 (解释下倒饱这个医学名词,倒饱就是吃饭时感觉没有吃饱,总想吃,但是过一会却感觉吃多了,消化不好), 嘈杂,不想吃饭,大便不调,消化不良就可以用。 它可以舒肝解郁,开胃消食,用于气、血、痰、火、湿、食等六郁,以食积为主引起的脾胃病, 它的主要成分是,栀子(姜制)、六神曲(麸炒)、香附(醋制)、川芎、苍术、木香、槟榔。 中成药也需要辨证应用,脾胃阴虚患者,有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等均禁用。
  • 多个治慢性脾胃病经方。

    2024-03-10
    图片
  • 咽喉异物感、胸口痛,口气重,口渴,反酸,舌苔白腻,有齿痕
    2024-03-09
  • 二味中药治胃寒,胃痛。
    2024-03-08
  • 慢性脾胃病的方子上千个,李斌每天给大家科普一个,看看那个更适应您!
    越鞠丸,出自《丹溪心法》。 组成 :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 越鞠丸可以治气郁,湿郁,食积,血瘀,热郁。对应症状,胸膈痞闷,胃腹胀痛,嗳气酸腐口臭,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化,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弦细而滑。 人以气为本,气和则不病,若焦虑,思虑过度,抑郁,工作压力大,爱生气等,均可引起气机郁滞。 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则胸膈痞闷胀痛; 气滞则血瘀,则胁腹刺痛而有定处; 郁久化火,则吞酸嘈杂; 肝郁乘脾,运化失司,脾不胜湿则湿郁; 湿聚生痰则痰郁,嗳气呕恶; 水谷不运,则饮食不消为食郁 我经常用这个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道易激综合征、胃神经症等病,
  • 反流性食管炎,打嗝,嗳气,泛酸,烧心,胸骨后烧灼不舒服,咽喉异物感等,用古方逍遥散治疗知识点科普。
    大家好,我是中医李斌,每天给大家科普一个中医古方,和大家一起学习。 今天讲的是逍遥散反流性食管炎当中的应用,逍遥散来自于古医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的作用就是疏肝解郁,健脾,用于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症, 方药有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薄荷,甘草,生姜, 为什么逍遥散可以治疗反流性食道炎呢? 胃食管反流多数和肝郁有很大的关系,肝郁就是我们平时情绪不好,易怒,爱生气,焦虑,思虑,过度等等,长期有这种不良的情绪,就会影响我们的脾胃,中医叫肝郁犯胃,即出现与肝郁和脾虚相关的各种症状,比如:胃胀,嗳气,打嗝,反酸,吃不下饭,咽喉异物感,情绪易怒等,而这些症状胃食管反流病多出现,所以可以用逍遥散加减来调理,另外肝郁化火有热,加丹皮,栀子,又名加味逍遥散,这个市场上也有中成药,名为逍遥丸或者加味逍遥丸。
  • 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慢性胃炎,有的患者没食欲,吃不下饭,吃入的食物停留在胃那里,不往下走,患者疲劳乏困,没有精神,这样我们可以金元四大家之一补土派,也就是脾胃派的李东垣的一个中成药,木香人参生姜枳术丸,
    干姜或者生姜,木香,人参,陈皮,枳实,白术,以上六味中药加工成中药丸,饭前服用,服药过程中吃饭不要吃的太饱,尤其是晚饭,吃七分饱就可以, 这个方记载于李东垣的医学著作《脾胃论》,《兰室秘藏》也有记载,有兴趣的患者可以去学习一下。 我从事脾胃病临床及研究学习的问题,总结了很多古医籍方,用药虽然简单,用药少,但是效果却很好。
  • 王女士,胆汁反流性胃炎,用这个方治好了,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胆汁反流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病患者,上腹部烧灼性疼痛,尤其是吃饭以后,胃胀,口苦,有的患者还会有胸骨后疼痛,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会去吃抑制胃酸和中和胃酸的胃药,但是不管用,因为胆汁反流到胃里,胆盐与胃酸结合,形成的一种物质破坏胃粘膜的作用更强,引起胆汁反流的根本原因是幽门关闭不全,胃气上逆。 我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用中药治疗效果比较好,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 王女士,年龄58岁,患胆汁反流性胃炎4,5年了,吃了很多的中药,西药反反复复,病情一直不好,经常感觉到肚子胀,胃灼热,胃痛,吃东西不消化,吃东西不往下走,胃排空慢,口干口苦,舌苔黄腻,我用陈皮,姜半夏,竹茹,枳壳,茯苓,甘草,黄连,柴胡,白芍,黄芩,患者服药七天以后症状明显好转,此后用此方加减用药3个月,症状消失,胃镜复查,胃窦糜烂消失,无胆汁反流,幽门关闭好。 这个方是黄连温胆与大柴胡汤结合,胆汁反流性胃炎这病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肝郁脾虚,胃气上逆,痰热,痰湿,血瘀等复杂的病理病机,患者在发病过程中,不同的时间段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病理变化,所以一定要辨证论治,不要套用固定的成方。用药也需要随病情变化调药,如患者舌苔由黄腻变成白腻,清热药就要减去等。
  • 胃病越重,用药越轻,今天继续和大家学习中医治脾胃病的方法。
    身体经常感觉到疲劳乏困,没有力气,肚子满胀,不想吃生冷的食物,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天,身体仍然怕冷,吃东西没胃口,有的还会腹泻拉肚子,这种病是因为饮食不洁,伤了脾胃,清气不能上升,浊气不能下降,这种病症我用升阳顺气的方法就可以调理, 用升麻,柴胡,黄柏,人参,黄芪,当归,甘草,半夏,陈皮,草豆蔻,神曲, 这个方是来源于李东垣的《脾胃论》,这个方名为升阳顺气汤,又名为强胃汤, 本病的病机是清气不升,浊气不降, 升清,指上升的清阳之气;降浊,指下降的浊阴之气。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是指脾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和上输于心肺; 胃主降浊是指胃纳饮食经腐熟而下注小肠,其糟粕由大肠传导而出,其水液部分由膀胱而排出。 清升浊降,气机通畅,维持机体的营养代谢。若脾胃功能失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见脘腹痞满,恶心呕吐,肠鸣泄泻等症。 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腹胀"。 在应用中药治疗脾胃病的时候,药量不能多,我还是这种观念,脾胃病不能用太多的药,脾胃虚弱,吃饭需要少吃多餐,况且药物更不能多吃,药吃多了,不仅不治病,而且给胃增加负担,导致胃病加重。
  • 慢性胃炎胃中有水饮,嘈杂,口中泛吐清水,腹胀肋骨下胀满用旋复花汤治愈案例。
    慢性胃炎有一种说不出的不舒服,难受的症状,胃灼热,似疼非疼,似饥非饥,这种症状中医叫嘈杂。 嘈杂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原因有食积,胃热,气滞,六郁等。 今天给大家分享胃寒,胃里有水饮导致的嘈杂案例方法。 张姓女,49岁,去年9月6号来找我看的,现在已痊愈,给大家分享下。 患者就诊时自述胃这里难受,嘈杂,胃里感觉有很多凉水药往上返,有时候会吐出清水,也胃胀,肋骨下不舒服,不想吃饭。 我查看患者舌苔白腻。 用旋复花,橘皮,赤茯苓,姜半夏,甘草,人参,桔梗,官桂,细辛白芍,生姜,饭前服。 患者服用10天后,症状明显减轻,又以原方吃药10天,症状消失。 嘈杂有多种病因,胃热嘈杂,多并发恶心,吐酸,口渴喜冷饮,口臭心烦,痰多,多食易饥,或似饥非饥,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等。 胃气不足,嘈杂多伴有口淡无味,吃饭后胃胀,身体疲乏无力,没有精神,舌淡,脉虚等。 如果嘈杂而兼口干舌燥,不想吃饭,或饥而不欲食,食后饱胀,便干燥,舌质红,舌苔少或无苔,脉细数等这就是胃阴虚引起。 总之,嘈杂是慢性脾胃病常见的一个症状,但是每个人患者可能病症不一样,需要辨证下药。
  • 梁女士萎缩性胃炎,严重消化不良,吃什么东西都不消化,肚子胀,吃不下饭,用消化酶也没有效果,我主要用神曲,为主要药物,配合人参,白术,枳实,砂仁,饴糖做成药丸,服用了20天,患者饭吃多了,肚子也不胀了。
    神曲是一种发酵的中药,由青蒿,苍耳,辣廖,赤小豆,杏仁,麦麸,白面发酵加工而成,又名为六神曲。 我经常用神曲健脾和胃,消食调中,治食积,腹胀,另外,吃饭少,饮食差,多数和脾气虚有关,所以多和六君子或者是四君子汤配伍一起用。
    健康养生堂
  • 反酸,嗳气,胃胀,打嗝,咽喉异物感等,这是胃食管反流的症状

    2024-02-20
    6跟贴
    图片
  • 胃痞满与胃胀气的区别

    2023-12-24
    2跟贴
    图片
  • 治妇科肌瘤,囊肿,结节病李斌有独特的观点和看法。

    2023-12-01
    图片
  • 物业张大爷慢性胃病多年,经常胃痛,胃胀,嗳气目前已基本好转。
    2023-11-30
    1跟贴
  • 散滞气汤茶饮治愈反流性食管炎,胃痞满,胃胀,吃东西不消化。
    2023-11-26
  • 孙女士十多年的慢性腹泻,拉肚子,用调中益气汤治好了,今天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案例的治疗原理。
    经过详细的问诊,望诊,还有号脉,孙女士不仅经常腹泻拉肚子,而且经常的疲劳,没精神,吃东西也不消化,容易肚子胀, 我查看患者舌苔白腻,脉细弱, 根据这些表现,我们可以辨证证为孙女士是肠胃虚弱,湿阻气滞, 所以需要益气健脾,和中去湿, 用人参,黄芪,甘草,苍术,柴胡,升麻,木香,橘皮,炒麦芽,炒神曲,炒鸡内金, 患者服用二天大便成型,一日便一两次,此后,用中药代用茶继续服用两个月,患者不仅大便正常了,没腹泻了,而且也长胖了几斤,面色精神也好了很多。 中医认为,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主升清就是消化道里面的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和输布,是脾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成气血然后输布营养全身,如果脾虚这些营养物质不能输布和吸收,就会随着人体浊气下降到下消化道,小肠,大肠等部位,这样就会出现腹泻。 因为人体营养物质吸收不了,输布不了,身体组织器官就会缺营养,所以就会出现疲劳乏困,懒,不想动,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等气虚表现的症状,另外,脾主运化水湿,运化水谷,脾虚不能运化水湿,不能运化水谷,水湿停留,消化不好就会肚子胀等等,表现在脉象上,就是脉细弱,表现再舌像上就是舌苔白腻,针对这些情况,调中益气汤是一个很好的方案,人参,黄芪,甘草补气,益气健脾,苍术可以燥湿健脾,去除脾胃湿气,升麻,柴胡能升脾胃陷下之气,陈皮,木香辛香能去胃中之滞气。
  • 治胃病,胃胀,嗳气,打嗝经方,简单的小方效果更好。
    2023-11-22
    1跟贴
  • 脾虚湿气重,清代名医张锡纯二味中药解决问题
    健脾化痰丸 治脾胃虚弱,不能运化饮食,以至生痰。 生白术(二两) 生鸡内金(二两) 上药二味,各胃细粉,各自用慢火炒熟(不可炒过),炼蜜为丸。 每服一丸,一日二次,服用时分成小丸子,温开水送下。 方理讲解:白术为健补脾胃之主药,然土性壅滞,故白术多服久服,亦有壅滞之弊;有鸡内金之善消瘀积者以佐之,是补益与宣通并用的方法。此方不但治痰甚效,而且健脾助消化,饮食增多。且久服之,并可消融腹中一切积聚。 张锡纯初拟此方时,原和水为丸。而久服者间有咽干及大便燥结的弊端。后改用蜜丸,就没有这种副作用了。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