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去寒

姜去寒

网易号

关注
103粉丝
1关注
1.7万被推荐
IP属地:河南

16枚勋章

85次获得编辑精选

喜欢写关于历史、教育、生活情感方面的内容,希望大家多多交流。

  • 很多人说韩信如果和项羽公平较量,项羽会赢,其实大谬!韩信一开始就是以项羽为战略目标,一切按照韩信的大战略进行的: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后与刘邦会于荥阳,对项羽形成战略包围。如果项羽识破韩信的战略意图,并加以有效扼制,那结果可能不同。但项羽没有做到。如果说韩信在垓下之战的时候有优势,那这些优势也是按照韩信的计划一步步建立起来的!因为一开始的时候,汉对楚,是不具备优势的。历史上,能够战胜顶级名将的顶级名将,实在是寥寥无几,我所知道的,只有韩信一人。
  • 韩信用兵,神鬼莫测,主要是出奇制胜。比如,韩信在灭魏时,当时的魏豹王把重兵布署在蒲坂这个地方,进而封锁了河关。这样的情况下,要怎么攻打这个河关呢?强渡?那势必会造成重大伤亡,而且,不一定赢。因为魏王豹占据着地利。此时的韩信,体现出了他天才的一面。他将船只摆在河关面前,表示自己要渡河。可暗地里。却派兵从夏阳以木盆、木桶代替船只渡河。渡了河之后,派兵攻击魏国都城安邑。魏王豹大吃一惊,仓促之下,引兵迎战韩信,被韩信杀得大败。
    在井陉之战中,韩信先是用背水阵阻击赵军,然后让2000汉军埋伏在一旁,等赵军全部出动的时候,2000汉军冲上赵军城头,把赵军的旗帜换成汉军的,造成赵军的崩溃。创造了以少胜多的传奇战例!这还不是最神奇的,真正神奇的地方在于,后世模仿韩信背水阵的其他人,无一不是以惨败收场。这说明,真正神奇的不是背水阵战法,而是韩信这个人!
  • 夏天来了,人们劳累一天,到家后很多人喜欢光膀子,或许有些人认为不文明,但在家里边就不讲究这些了,怎么舒服怎么来,只要自己觉得舒服就行,所以说,夏天最好不要去别人家串门,否则,就会出现很多尴尬的事。
  • 今年的高考正好赶上端午节,又遇到芒种,有人调侃:高考赶上端午,人人都能考上985,高考赶上芒种,人人都忙考重点。虽说是调侃,也说出来大家对孩子的美好愿望,祝愿学子们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2024高考#
  •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陪考的家长们比上班都准时,孩子在考场考试,家长在外面顶着大太阳,耐心等待,有的表现得非常自信,有的表现得非常焦虑,还有的表示无所谓,孩子考好考不好,只要参与就行了,考场外家长的表现反应出了家长对孩子考试的态度,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祝愿学子们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2024高考#
  • 今天下午是高考的学子认考场的日子,明天和后天就开始考试了,作为家长送考,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孩子的作息时间,不要熬夜,以免耽误明天的考试。2、注意孩子的饮食,尽量不要让孩子吃生的或者凉的食物,以免造成拉肚子现象,耽误孩子考试。3、注意考试时间,及时提醒孩子做准备,以免迟到,错过考试时间。最后祝学子们高考成功,金榜题名!
  • 中考二模成绩出来了,有很多成绩好的同学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究其原因,有些同学在做题时,没有正确分析问题的关键信息,找不到问题的陷阱,平时做题时不会查漏补缺,还有些成绩差的学生根本就读不懂题,读不懂就立刻大脑关机,不在思考,我给大家的建议是:老师在分析试卷时,认真听讲,认真订正错题,学会同类题的变式训练,对于重点错题要二次订正、二次批改。学习经验是摸索出来的,希望大家三模能更上一层楼。
  • 有些老人,常常把儿媳和女婿当成外人,只要发生争执,总觉得儿女有理,这就会让儿媳和女婿感到不公,其实老人这种做法是违背长辈之徳的,真正为了儿女好,就要疼儿媳和女婿,这样自己的孩子才不会处于两难之地,如果老人做法太偏激或者居高临下地责备儿媳和女婿过多,就会导致很多的矛盾,所以,聪明的老人平时要对儿媳和女婿好,以情换情,大家的日子才会幸福。
  •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次战役,尽管历经两千多年依然被人所津津乐道。除了成就白起“战神”之名之外,长平之战也让赵括成为反面教材流传千年。然而一场战争的胜利或者失败不能全部归咎于某一个人,纵观长平之战对峙的三年可以看出赵国在整体的战略上已经出现失误。如果赵国能抓住这三年打好自己的外交战争取更多国家的支持和援助,那么在主要的战场上翻盘的机会很大,显然赵国的国君缺乏这样的战略眼光而导致长平之战全面溃败。
  • 永乐八年,解缙入京奏事,当时朱棣正好北征,不在京中。解缙于是参拜朱高炽后即离开了。朱棣回来之后,朱高煦说解缙眼中没有皇帝,只有太子,无人臣之礼。朱棣勃然大怒,命人将解缙逮捕至锦衣卫诏狱,严刑伺候。就这样解缙被关至永乐十三年。朱棣以为他已经被关死了,渐渐将其遗忘了。后来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将诏狱中所关押的囚犯名单例行给朱棣看。朱棣看到解缙时,皱眉说道:“解缙还没死呢?”当天纪纲就将解缙灌醉,将其放入雪人中,他很快被冻死了。一代英才就这样陨落了。
  •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长孙,虽然能力不是很强,但他性格温和又非常孝顺,很受朱元璋的喜爱。而朱元璋为了让朱允炆可以安稳地当上皇帝,将很多握有重权的开国功臣都给杀了,这样就没有人可以篡夺他的皇位。同时,他还教育朱允炆即位后,要先礼后兵、施以仁政,对各位藩王采取怀柔的政策。但是没想到朱元璋去世,朱允炆成为建文帝之后,马上就对藩王们下手。
    朱棣本来就对立朱允炆当皇帝不满,再加上朱允炆对他进行打击,为了自保朱棣便先下手为强,发动了靖难之战,将朱允炆给推翻自己当上了皇帝。
  • 赤壁之战之时,孙刘大军联合起来对抗曹操的几十万大军,虽然当时的军队以吴国为主力,但是作为蜀国军师的诸葛亮,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在当时,对抗曹操战船的最好方式就是火攻,可是当时是冬季,盛行西北风,处在逆风区域的吴军水师没有办法用火来对抗曹操。就在这时,精通天象物候的诸葛亮在江边设置法坛,向上天强行改变了风向,将西北风改为东南风。这就是脍炙人口的“孔明借东风”。由此,凭借乘着东南风的一场大火,打败了这场敌我力量相差悬殊的水战。也就是赤壁之战的胜利,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 汉武帝派苏武等人出使匈奴,当苏武等人到达匈奴的时候,匈奴有个叫虞常的汉人,打算谋反,恰巧虞常和苏武手下的副使张胜认识,最后虞常谋反失败,匈奴人迁怒汉朝使臣,苏武受到牵连。可惜,在匈奴人的威逼下,副使张胜投降,匈奴单于特别希望正使苏武也投降,苏武宁死不降,甚至以自杀相抗,这才有了接下来的苏武牧羊。
  • 李自成的生死之谜,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共进北京逼死崇祯皇帝,在北京立足二个月被清军打败,最后一战李自成在九宫山兵败,当时清军说法李自成自刎于九宫山,民间有传说,自此一战,李自成下落不明。还有传说他当时逃出九宫山在一深山寺庙中隐姓埋名做了和尚。
  •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便想着能够长生不老,后听说东海蓬莱仙岛长着灵芝草可以长生,便派徐福率领五百童男童女和三千工匠东渡大海,直至秦始皇死也没有徐福的消息,有人说徐福去了日本衍生了大和民族,自己当了天皇,也有人说他去了朝鲜并于当地人融合。
  • 这几天学生上课打瞌睡的多了,校长要求老师不允许学生上课睡觉,学生不听你也要管,对于老师来说,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管理不好就是无德,弄不好被学生骂不说,到领导那里指不定会给你安个什么罪名,领导既要面子,又不想老师出什么幺蛾子,老师到底要怎么做呢?
  • 昭君出塞则发生于汉元帝年间,呼韩邪单于便是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昭君出塞也维护了匈奴与汉朝的和平。至东汉末年,匈奴人纷纷涌入进了中原,史称“关中人口百余万,戎狄居半,汉匈杂居”,后来因西晋贾后乱政,爆发八王之乱,匈奴迅速与汉族融合,现今汉族人祖上有匈奴人,也是正常的情况。
  • 林则徐可以说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1839年6月,林则徐以雷霆手段,查封了英国人贩卖至中国的鸦片,并在虎门予以销毁。然而,林则徐的正义行为,却给英国侵略者以口实。1840年,英国派出远征军,悍然发动“鸦片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一败涂地,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事后,道光皇帝追究肇事者,竟将主持“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贬往遥远的伊犁。虽然惨遭贬谪,但是朝廷和百姓并没有真心怪罪这个民族英雄。
  • 在兄弟姐妹中“命最好”的人,往往是平时能自律,懂得感恩,并且胸怀宽广的人,正因为他们拥有这些优秀品质,才会在兄弟姐妹中脱颖而出,正是拥有这些优秀品质,他们在面对困境时迎难而上,在面对成绩和成功时更加坦荡和低调,这会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顺。
  •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对李自成起义一直处于自信状态,总认为他打不到北京城,但不巧的是李自成很快就打到了北京城,崇祯皇帝在李自成攻打北京城前,并没有做应战的准备,等李自成攻打北京才慌忙调集吴三桂等人支援,但只有唐通来救援,其他的人根本就没有动,唐通来到北京后,崇祯皇帝不但不感激,反而令人时时刻刻监视着唐通的一举一动,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要马上向他报备。唐通下军令的时候,他也必须第一时间知道,必须最后拍板。如果崇祯皇帝不同意,那么唐通的军令就没有任何价值。唐通不是个傻子,崇祯皇帝做的这么明显,他自然知道对方是不信任自己。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崇祯皇帝的举动让唐通非常寒心。因此到最后,唐通自己也没有心思再为明朝卖命了,反而直接对着李自成投降了。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