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客李寻獾

看客李寻獾

网易号

关注
3粉丝
5关注
480被推荐
IP属地:山东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14枚勋章

2次获得编辑精选

一个喜欢分享历史故事的集散地

  • 长大后逐渐明白《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杨廷鹤的苦衷和智慧
    2024-06-03
    5跟贴
  • 一封美国将军的电报为何让蒋介石破防流泪?自言欺人太甚

    2024-05-21
    10跟贴
    图片
  • 长沙会战,又称为“长沙保卫战”,发生在抗日战争1939年9月到1942年1月期间。这是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的三次大规模激烈攻防战。这场战役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正面战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军队侵略所取得的重大胜利,也是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 第一次以武力迫使日军回到原战略态势的战役。
    长沙会战的胜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华军队,粉碎了日本消灭中国军队主力、“以战迫降”的战略目标,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同时,这场胜利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作战,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地位。此外,长沙会战还有力地保卫了湖南广大地区和我国西南大后方的安全,稳定了湖南局势,并使之成为支持全国长期抗战的重要基地。据统计,在三次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阵亡、受伤和失踪的将士达到了93944人,歼灭日军共计11万余人。在战斗中,许多士兵和平民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据历史记载,三次长沙会战期间,中国军队阵亡、受伤和失踪的将士达到了93944人,歼灭日军共计11万余人。同时,长沙也是举世罕有的受灾最严重城市之一,整个城市被大火连续烧了两天两夜。 长沙会战是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不仅对中国自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 万家岭大捷,冈村宁次的噩梦! 万家岭大捷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山西大同万家岭地区对日军进行的成功伏击战,也是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差距最大、中国正面战场获胜的最大规模战役之一。
    此役全歼日军精锐第108师团第21旅团及辎重车队,共4个大队约10000人,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嚣张,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 疯狂气焰,挫伤了日军的锐气,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为争取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有效地钳制了日军第5师的行动,支援了平型关大捷和忻口作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 ,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北的计划,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 为了报效祖国他忍痛休妻,在空战中牺牲蒋介石亲自为他主持追悼会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句话用来形容抗日战争期间前赴后继牺牲的烈士们最为合适不过。我们的抗日战场上不仅仅有跟侵略者在阵地上反复拉扯的白刃战士,在天空上我们尚处于萌芽阶段的空军也涌现出了非常多让人肃然起敬的热血战鹰,高志航就是这一代人的显著代表。
    我以我血荐轩辕 高志航,原名高铭久。在1924年,随着东北军空军力量的扩充,高铭久加入了这一行列,并决定更名为高志航,寓意着其决心为中国的航空事业谋求兴盛。怀揣着这份信念,他选择远赴法国深造,以提高自身的飞行技能。 经过三年在法国的学习,年仅19岁的高志航凭借优异的成绩回到祖国的怀抱。年轻但是技术高超的高志航被张学良看中,少帅任命他为东北航空处飞鹰队的少校驾驶员,后又担任东北航空教育班的少校教官。 由于高志航在技术上的极致追求和精湛技艺,他每次演习都受到了嘉奖。在一次严苛的演习中,他不幸被弹出的操纵杆击伤右腿,导致经历了两次手术后,他的腿相较于以前缩短了一分。然而,这并未阻止他追求飞行的决心。即便面临着身体上与心理上的巨大挑战,他仍然坚定地请求再次飞翔,并提出了试飞的请求。 1931年,九一八事变骤然爆发,南京国民政府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使得高志航满腔的救国热情无处施展。在极度的悲愤之下,他携同两个弟弟,藏身于火车的厕所中,逃离至关内。 幸得同窗的引荐,高志航加入了南京航委会,并获得了空军第8队中尉分队长的职务。在此之后,他凭借自学的毅力,精通了夜间无灯起飞、倒飞以及弧形飞行等高超的飞行技巧。这些技术在当时的国际飞行界中极为罕见,而在中国飞行员中更是独树一帜。 到了1935年,高志航被安排前往意大利考察,他的飞行特技表演深深打动了酷爱飞行的墨索里尼。一向骄傲的墨索里尼甚至以优厚的薪酬和高位作为诱惑,试图将他留在意大利。然而,高志航却坚定地说:“我的职责在中国,我只愿成为一名中国军人!” 自古忠义难两全 高志航自法国学成归来后,在内蒙古执行任务期间,邂逅了白俄流亡贵族葛莉儿,两人一见钟情,最终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并育有两个可爱的女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这种温馨的家庭生活简直就是最昂贵的奢侈品。 1932年,当高志航进入中央航空署时,他面临了一个艰难的抉择。由于当时中央航空署的严格规定,空军军官被禁止与外籍女子通婚。在这种“救国”与“爱情”的艰难抉择下,高志航与葛莉儿不得不痛苦地分别。葛莉儿被迫离开中国,从此杳无音信。 又因为战争的原因,高志航不得不将年仅4岁的大女儿高丽良留在家乡,从此父女俩再未相见。这些经历对高志航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但他依然坚守在空军岗位上,为国家的航空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艺高人胆大崭露头角 在1936年蒋介石50华诞大庆的活动中,南京举行了一次由英、德、意等国空军参加的空战技术和飞行特技表演。 高志航得知后,主动驾机前往参加。他率领着三十五架霍克三飞机,在南京市明故宫机场上空编排了“中正”二字的空中分列式。在空中展示了自己的绝活,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和喝彩声。 蒋介石观看后,对高志航的飞行技术大加赞赏,并当即把自己的“天窗”号飞机奖给了高志航使用。这一事件迅速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高志航的名字也因此而在军中广为流传。 空天战鹰,风中丰碑 高志航在1937年11月21日奉命赴兰州接收苏联援华战机,并在转场至河南周口机场时遭遇敌机空袭。 尽管战友们劝他暂时躲避,但是高志航认为中国军人中国空军绝对不能让日本侵略者压在头上。然而在他第三次开机时,日军密集的炸弹从空中投下,高志航连同14架飞机在火海中消失。事后发现他殉国时仍紧紧握着飞机的操纵杆,年仅30岁。 高志航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深深感动了人们。他的追悼会在汉口举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亲自主持,并特追授其少将军衔。汉口的上万群众也自发上街致哀,以表达对高志航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 他是国内公认的美国朋友,永远的飞虎队之王,空中战场打击日本人 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历史上极大的牵制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精力,作为最大的对日战场,中国战场也收获了很多国际上的帮助。对于当时中国来说,美国提供了最大的经济军事援助,他们出钱出物又出人,其中陈纳德无疑是最令人尊敬的。
    强化空军刻不容缓 从1939年开始,日本对中国大后方重庆、成都等地进行不停的疯狂轰炸。中国空军无力对抗日本航空兵进攻,中国抗战到了最困难的时期。 在这个最困难的时候,蒋介石焦头烂额,而作为蒋介石夫人恶宋美龄开始发挥自己特有的外交才能,在美国找到了这位退休的美国老飞行员陈纳德。而对于陈纳德来说,他也不想就这样退休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大洋对岸千里之外的中国战场深深地吸引了他。陈纳德在冥冥之中觉得那个正在遭受日本人侵略的古老东方国度即将成为自己真正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陈纳德练兵 1940年10月,中国最高国防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紧急召见了远在昆明的中国航空委员会顾问陈纳德。蒋介石希望美国能够协助中国,加强美国驻华空军,编成中国战区第一线空军最大限度的兵力。 10月底,抵达美国的陈纳德、毛邦初与宋子文研究后,提出了一项购买计划。几经周折后,美国总统罗斯福批准以飞机、人员援华,并命令外交部、海军部和陆军部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将原计划交付英国尚未启运的100架P40战斗机出售给中国。 1941年4月15日,美国总统罗斯福颁发了一份没有对外公布的命令,准许陆海军的后备航空军官、士兵参加中国志愿航空队,以民间身份参加中国的抗日战争。7月28号,美国志愿队人员开始在仰光陆续集结之后,被送往位于仰光以北大约170英里的同古。 等到陈纳德来到中国才发现中国空军的情景比自己想的还要糟糕。中国空军起步本来就晚,基础本来就要比其他国家的空军要弱,在成长的过程中又碰到了浪漫无为而治恶意大利人,导致中国空军战士在见到陈纳德的时候只会做一些基础动作,就不要提什么对日作战了。 陈纳德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中国空军队伍的训练,为了快速提高队伍素质和能力,他采用了全面而严谨的训练方法。 陈纳德进行了飞行基础训练,这包括飞行理论课程和基本飞行驾驶术训练。飞行理论课程使飞行员们深入了解飞行原理、航空器性能、飞行规则等基础知识。基本飞行驾驶术训练则涵盖了起落航线、空域飞行、编队飞行、转场飞行等基本技能,以确保飞行员们能够熟练掌握 飞行技巧。 接着,陈纳德进行了战术训练。他根据实战经验,设计了专门的战术理论课程和战斗科目训练。战术理论课程使飞行员们理解空战中的战术运用、协同作战的重要性等。而战斗科目训练则包括空中射击、空中投弹、单机格斗、双机攻击、三机攻击、紧急迫降等,让飞行员们能够在实战中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此外,陈纳德还特别注重团队精神和荣誉感的培养。他强调队员之间的协作和信任,通过组织各种团队活动和竞赛,增强队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他还鼓励飞行员们积极参与战斗,为国家争取荣誉和胜利。在这个过程中陈纳德成功激活了像高志航、乐以琴等中国传奇空军战士。 在具体训练中,陈纳德还采用了多种方法。他亲自为飞行员们讲授空战战术课,分享自己的实战经验和心得。他还利用模拟训练设备,让飞行员们在模拟的空战环境中进行训练,提高实战能力。同时,他还注重训练与实际战斗的结合,经常组织实战演练和评估,让飞行员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技能。 陈纳德的战术思想从中国战场的事实情况出发,为日本空军定制了战斗方案。陈纳德带领中国初代空军战士们采取了快速咬住、快速进攻、快速摆脱的战斗策略打击日本空军屡试不爽,也让日本人颇为头疼。 为中国着想的美国人 1942年7月4号,美国政府决定将在华的美军志愿航空队纳入美军陆军正式编制,改编为第23战斗机大队,又称驻华航空特遣队,编制上隶属于驻印度的美军第十航空队,陈纳德任准将,同时坚守兼任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史迪威的指挥。史迪威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由罗斯福总统推荐前往中国担任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的参谋长,兼任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援华物资拨配及滇缅公路监理人。 在给蒋介石的备忘录当中,史迪威提过他对空军的看法,他说空军能造成敌军损失,但并非决胜关键,要决定胜负,还得靠陆军占领阵地才行。而陈纳德则认为单凭空军就能够击败日本人。 史迪威虽然是名义上联合国军队的总指挥官,同样都是美国人,但是桀骜不驯但是能力一般的史迪威和真心为中国做事情的陈纳德相比,大家更加倾向于后者。
  • 他是民国时期对青岛贡献最大的市长,消极抗日积极反动,败逃台湾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青岛其实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城市。它的历史比较短暂但是却足够精彩。从民国时期正式建立城市的青岛市也在这一时期凭借其独特的地理历史因素快速发展,这其中对青岛早期发展贡献最大的就是海军师长沈鸿烈。
    崂山事变掌控全局 在1928年张学良实施“东北易帜”之后,东北海军并未被整合进中央海军的统一指挥体系中,因此,东北海军的经费支出始终依赖于东北地区的财政收入来支持。然而,随着“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东北的沦陷使得东北海军虽然安全撤退至青岛等地,但失去了原本的财政支撑,经费问题变得异常严峻,部队士气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面对这一困境,以海防第一舰队指挥官凌霄为首的东北海军高层将领,多次向沈鸿烈提出夺取青岛行政权的策略,意图通过扩大海军在陆地上的影响力,来解决军费短缺的问题。这一提议在东北海军将领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支持。 沈鸿烈其实也想利用凌霄等东北海军留日系将领的势力,达到让国民政府任命他为青岛市长的目的。因此,他内心深处对凌霄等人的建议是持赞同态度的。然而,他巧妙地以军人不宜干涉政治为理由,拒绝了凌霄等人的建议。他的真正意图是借此逼迫留日系将领采取行动,这样既能让中央政府同意他出任青岛市长,又能借此机会排斥其他留日系将领,独揽东北海军大权。 凌霄等人见沈鸿烈拒绝了他们的建议,决定采取行动。当沈鸿烈前来崂山向海军官兵训话时,他们趁机将其软禁在太清宫内,并逼迫他向张学良发电,以生病为由辞职。然而,凌霄等人的这一举动引发了东北海军内航警系军官的不满。他们认为沈鸿烈与凌霄等人同为留日学生,且共同创建了东北海军,应当共同商议解决问题,而不是采取扣押和逼迫的手段。 如此形势危急,以海圻舰水兵第一分队副队长关继周为首的航警系中下级军官组成了一支敢死队,他们勇敢地登陆太清宫,解决了警戒的士兵,将沈鸿烈救出。这一行动彰显了他们对海军团结和纪律的坚守,也反映了他们对不公不义的坚决斗争态度。 沈鸿烈在事件发生后迅速采取了行动,解除了事变主谋凌霄等人的职务,并将他们遣送回原籍,从而成功排除了异己,独揽了东北海军的大权。 大刀阔斧发展青岛 沈鸿烈在青岛的六年执政生涯中,他倾注了大量心血于教育领域。在1932年至1935年的时间段里,他不仅积极倡导并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还亲自着手建立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如民众教育馆、职工进修学校和女子补习学校等。此外,他还坚持每年增加必要的教育经费,确保教育的稳步推进。 在市政建设方面,沈鸿烈同样不遗余力。他先后主导了多项重大市政工程的实施,包括大港三号码头、青岛船坞、青岛体育场以及青岛市礼堂的建设。同时,他还致力于扩建和修缮青岛栈桥、薛家岛码头、四川路海军栈桥和小港第二码头,极大地提升了青岛港的吞吐能力。此外,他还对崂山的道路进行了拓宽,并加修了盘山梯子石阶,使得崂山的交通更加便捷。 在改善城市环境方面,沈鸿烈同样表现出色。他主导了市内主要交通道路的整修工作,使得市民的出行更加顺畅。同时,他还对西广场、马虎寓和脏土沟等地进行了整治,改善了这些区域的环境卫生状况。此外,他还设立了“救济院”、“习艺所”和“感化院”等机构,为弱势群体提供了必要的帮助和救助。 思想反动,无可救药 1937年12月7日,日本侵略者大规模向中国展开侵袭。沈鸿烈接到南京国民政府的通知,要求沈鸿烈炸毁日本在青岛所有工厂。沈鸿烈于是按照要求下令将日本人在青岛的工厂炸掉。当时青岛是全国数一说二的日本企业聚集地,于是从四方、沧口到青岛市内,连绵20里,日本工厂爆炸的声音绵延不绝。 额外插一句,曾经有一部非常优秀的电视剧,讲述的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历程,他的名字叫做《大染坊》。这部电视剧最终结尾的时候就是日本人打到了青岛,他们想要占有陈寿亭的纺织厂,而陈寿亭宁肯和自己的工厂一起炸掉也不给日本侵略者留下一点资本,可歌可泣。 沈鸿烈炸掉了日本人的工厂,自己便带了几个人迅速离开青岛。逃离了青岛的沈鸿烈摇身一变成为了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山东省保安司令、山东省党部主任委员、鲁苏战区副司令。沈鸿烈的行为不是自己想怎么做而怎么做,更多的是南京国民政府让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随着蒋介石反共不抵抗政策的加紧推行,沈鸿烈开始反共,从此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随着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节节败退,沈鸿烈1949年去往台湾,也曾经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战略顾问”。但是由于沈鸿烈没由于没有实职,他便杜门谢客,埋头写书,从此再也没有什么风浪。
  • 国民党军队中能文能武的李默庵为什么在解放战中被耍的团团转? 当年在国民党军队高级指挥将领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武有胡宗南,文有贺衷寒,能文能武李默庵。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李默庵这个人在国民党将领中是非常出色的,而实际上在抗日战争中李默庵带领部队也发挥了重大作用,打出了不斐的成绩。可是这样一个国民党优秀将领怎么在解放战争期间被耍的团团转呢?
    贫苦出身多读书 李默庵在年少求学之际,因家境困顿而时常中断学业。1916年,他完成了家乡的小学教育后,便因经济原因在家自学。然而,幸得在楚怡学校担任级任教员的堂兄的鼎力相助,他得以在该校继续学习两年,随后又转至乙种工业学校深造一年。 尽管生活的不易使李默庵不得不暂时放弃学业,但他并未放弃求知的渴望。他在酒店工作了一年,以积累资金和生活经验。随后,他凭借自己的毅力和决心,成功考入长沙师范,并在此度过了三年的学习时光,最终在1923年于该校第二部顺利毕业。 每当寒暑假或停学期间,他的堂兄都会悉心辅导他,为他挑选古文进行阅读,指导他进行作文和习字的练习。这些经历不仅使李默庵的文字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让他养成了勤于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能文能武李默庵 在抗战初期的忻口战役中,日军集结了二、三十架飞机、五十余辆坦克、上百门大炮以及步兵和骑兵部队,对守军阵地展开了数次猛烈的进攻,使得战斗异常惨烈。中央阵地上,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阵地反复易手,每场战斗下来,双方都有上千人阵亡。而在左翼战场,由于地形开阔,日军坦克部队如鱼得水,进攻势头凶猛。 左翼战场的地形为日军的坦克提供了极佳的作战条件。那些坦克在平原地区肆无忌惮地冲锋,对守军阵地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第10师第57团的一些营连,面对这些凶猛的坦克,毫不退缩,整连整排地迎了上去,尽管许多人最终被坦克碾得尸骨无存,但他们的英勇精神却让人敬佩。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李默庵在指挥部中焦急万分。他深知必须想出有效的对策来应对日军的坦克进攻。在关键时刻,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战术。 李默庵下令士兵们使用瓶子装载汽油和煤油,他们站在房顶之上,将这些易燃液体投掷到进攻村庄的坦克之上。紧接着,他们巧妙地运用手榴弹引爆这些燃料,成功点燃了多辆敌人的坦克,使其陷入火海之中。 李粟之争 1946年7月上旬,蒋介石调集正规军58个旅约46万人,向华东解放区发动进攻。其中李默庵指挥5个整编师15个旅约12万人,企图占领如皋、海安,巩固其沿江一线阵地,然后向北进攻,策应向淮南、淮北进攻的国民党军,夹击苏皖边区首府淮阴。 为了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和政治委员谭震林决定集中第1、第6师和第7、第10纵队等部共3万余人,在地方武装和民兵的配合下,充分利用在解放区作战人地熟悉、补给方便等有利条件,运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法,机动作战,打击敌人。他们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的指示精神,决心以灵活多变的战术应对敌人的进攻。 粟裕带领华中野战军在45天中连续进行7次战斗,歼灭国民党军6个旅又5个交通警察大队,共5.3万余人,这一战绩被誉为“七战七捷”。这一胜利不仅打击了国民党军的进攻锐气,坚定了华中军民的胜利信心,为苏皖解放区工作转入战时体制争取了时间,同时也为人民解放军实施内线作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是华中野战军的一次重要胜利,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的一次重要胜利。 财从何来? 说起来李默庵也是身经百战的国民党著名将领,在抗日战争期间也有非常丰富的作战经验,但是为什么在兵力和装备明显领先的情况下还会输得一败涂地呢? 这里面除了情报工作的差距和轻敌之外,归结到最为最高指挥员的李默庵身上一共有两点。一方面是因为在进行战场战役的时候,李默庵年龄已经明显大于粟裕,年龄大了的李默庵已经失去了当年的锐气,在指挥作战上没有了当年的灵气。另一个方面是因为正是由于李默庵掌握着大量的兵员,他需要统筹更多的战场安排,也许也有长时间养尊处优的原因,李默庵基本上已经很少到一线指挥,他所获得的消息都是一级一级报上来的,这种战场信息往往就在时效上差强人意。而粟裕就不一样了,他深入作战一线,对战场信息实时把握,指挥起来更加灵活写意。 对于这些问题国民党有一个人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就是陈诚。只可惜在当时的情况下就算是陈诚,也没有办法把这些问题在国民党的军队中进行纠正,所以也就只能看着国民党部队从优势逐渐走向失败。
  • 黄郛其人:忠肝义胆为兄弟老蒋两肋插刀,忍辱负重身负骂名
    2024-05-01
  • 他在日本人面前高唱战歌,敌后潜伏十年,淮海战役起义定乾坤

    2024-04-29
    图片
  • 既生窦建德何生李世民,天生具有帝王相可惜碰到千古一帝
    2024-04-27
    20跟贴
  • 他打响了反隋第一枪,贵族出身,失败后让自己弟弟杀死自己
    2024-04-26
    4跟贴
  • 他是隋朝末年第一个大佬,成也瓦岗败也瓦岗,最终反唐被杀

    2024-04-26
    2跟贴
    图片
  • 谁才是老蒋最喜欢的将领?有人听话,有人能打仗,还得是老黄埔

    2024-04-23
    3跟贴
    图片
  • 杨伯涛为何难以原谅黄维?打了一辈子好仗,让黄维害成了俘虏 杨伯涛因家境贫寒,难以承担学费,他仅仅在中学度过了一年的时光。由于家庭生活的窘迫,加上深受革命思想的熏陶,杨伯涛于1926年毅然投身黔军王天培麾下的第十军教导团,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并参与了北伐战争,一路从湖南打到湖北。
    经过数年的历练,1938年7月,杨伯涛顺利毕业,并转任黄维的十八军十一师上校参谋主任,参与了南海战役,坚守南昌。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杨伯涛在后来的岁月里再次成为黄维的部属,但这一次的共事却成了他对黄维心生怨恨的源头。 血战湘西雪峰 1944年,抗战已迈入第七个年头,中国军队在湖南芷江建立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机场,进驻了一支由中、美两国混合组成的空军团,其主要任务是对侵华日军实施战略轰炸。远程轰炸机B-29的猛烈轰炸,使得气焰嚣张的日军在湘桂、粤汉铁路线陷入瘫痪状态,整个长江航运也受到了严重阻碍。日军因此深感威胁,将芷江机场视为心头大患,认为必须尽快摧毁,以确保其东面的水陆交通畅通无阻。 为了夺取芷江机场这一战略要地,1945年5月初,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湘西雪峰山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杨伯涛所在的第十八军奉命参战。 早在1945年3月下旬,日军进攻部队就已按预定计划部署到位,从4月开始向中国军队发动猛烈的攻击。然而,他们却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阻击。日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为了争夺每一个关键要点,双方往往要经过激烈的肉搏战,阵地多次易手。这使得日军的前进速度异常缓慢,直到5月下旬才抵达湘西雪峰山主阵地的前沿。此时,日军已大量消耗兵员、粮弹,士气疲惫,力量锐减。 战役进程过半,中国军队指挥部洞察了日军已全部投入战场,攻势即将达到高潮。于是,他们灵活调整战略部署,决定派遣新锐兵团转移攻击方向,以歼灭正面的敌军。随即,黔桂边区汤恩伯第三方面军所属的牟廷芳第九十四军接到命令,迅速从城步、绥宁进发,向武冈西北方向施中诚第七十四军所面对的敌军左翼发起猛烈攻击。经过连续激战,第九十四军逐步推进至武冈、瓦屋塘一线。 日军在遭受左翼的猛烈压力后,不得不暂时停止对雪峰山的正面进攻。而第七十四军也趁机由守转攻,与第九十四军协同作战,围歼当面之敌,使日军侧背受到严重威胁。 面对这一局势,第十八军军长胡琏果断下令,命杨伯涛率领的第十一师作为先头部队,第一一八师随后跟进,第十八师负责殿后,全军以每日行军40余公里的速度迅速向沅陵、辰溪地区进发,以抢占先机,进一步打击日军。 打日本人绝不含糊 杨伯涛率领的第十一师在顺利通过溆浦后,立即以战斗姿态展开搜索前进。他们的首要攻击目标是敌军右侧的交通要道——山门镇,而次要目标则直指敌军的主要交通线——邵阳至洞口的公路线。当前锋部队推进至山门以北的马头骨附近时,突然遭遇了日军的迎面阻击。 日军依托附近的高地和村庄,顽强地进行抵抗。然而,杨伯涛师的官兵们毫不畏惧,勇猛地向敌人发起冲锋,与日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肉搏战。在这场激战中,杨伯涛师凭借所配备的美式近战冲锋枪,在近距离内对日军进行密集扫射,使得日军纷纷中弹倒地。 经过一整天的激战,杨伯涛师成功地将该联队大部歼灭,缴获了两门山炮和多挺步枪,并俘虏了60余名日军。这场战斗的胜利为杨伯涛师带来了巨大的鼓舞,也为中国军队在湘西雪峰山战役中取得了重要的胜利。 垂死挣扎的日本人 在这场战役中,日军已显露出强弩之末的疲态,攻击受挫,势穷力竭,被重重包围。原本,中国军队完全有能力全歼日军,取得更为辉煌的胜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上级突然下令放开口子,使得大部分日军得以逃脱。这一决策使得原本的大胜之局功亏一篑,杨伯涛对此深感惋惜。 与此同时,以杨伯涛为代表的国民党军队在湘西取得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到了重庆国民政府。此时,国民政府正召开国民党六中全会,全体与会人员对湘西战事给予了极高的关注。特别是当得知杨伯涛第十一师成功攻克山门、战场形势变得极为有利时,安江指挥所的总司令何庆钦及王耀武等高级官员,以及美军高级官员都纷纷表示祝贺,共同庆祝这一重大胜利。 永远不原谅黄维 杨伯涛当年的老领导黄维离开军队数年,对于大兵团作战一知半解。除了资历老,他并无长处。然而就是这样的黄维还是被被任命为大兵团司令,再一次成为了杨伯涛的直属上级。 黄维长时间远离战场,但是对于杨伯涛的正确建议并不采用,反而固执己见。也正是由于黄维的错误决策其兵团一败涂地,黄维、杨伯涛等将领被俘虏。杨伯涛认为兵团战败被俘黄维要负主要责任,因此他把自己战败被俘的仇恨都转移到了黄维身上。 黄维和杨伯涛被俘后被转移到了功德林监狱。然而纵然进了战犯管理所,杨伯涛依旧不依不饶。1949年6月,二人在功德林相遇,杨伯涛愤怒难当,当面羞辱了黄维。也许是问心有愧,一向自负的黄维没有做声。
  • 他被日本人称作大胆将军,参加黄埔时已是将军,只可惜明珠暗投 在1924年的5月,已近而立之年的范汉杰毫不犹豫地舍弃了自己所属的部队,转而报考了黄埔军校。当时,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范汉杰怀揣着对革命的无限向往,毅然决定参加考试,并轻松地通过了选拔。在黄埔军校一期的学生中,虽然也有几位与范汉杰年龄相仿的学子,但唯有他一人是带着少将军衔前来求学的。
    一员虎将 从黄埔军校毕业之后,范汉杰与众多同窗一样,从零开始,逐步在军队中担任排、连、营等职务。他参与了讨伐陈炯明、邓本殷的第一、二次东征,展现出坚定的军事才能和英勇的战斗精神。 1926年夏季,国民革命军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北伐征程。鉴于范汉杰丰富的实战经验,他被晋升为第四军第10师第29团团长。范汉杰率领部队攻克了平江中洞岭,参与了声震四方的汀泗桥战役,整日激战不息;随后又成功夺取玛瑙岭,攻打贺胜桥,进而围攻武昌城,并在马回岭展开激战,屡建殊勋。此次北伐战役使第四军名声大振,被誉为“铁军”,范汉杰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年10月,他因功勋卓著被晋升为第10师副师长。 然而,1927年春天蒋介石和汪精卫叛变了革命,宁汉分裂的局势使得军事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汉方的第一军军长陈铭枢和第10师师长蒋光鼐选择投奔南京,范汉杰也随之离开武汉,前往南京。在那里,他被派往浙江担任警备师师长,成为黄埔一期毕业生中最早担任师长职务的人,再次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风范。 优秀的教官 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前,范汉杰身兼第一军副军长与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主任两职,他致力于召集并训练将校军官,先后成功培训了五百多名军官。随着“七七”事变的爆发,抗日战争全面打响,黄埔军校等各大军校开始大量招生,范汉杰晋升为军校教育处长,肩负起全校教育工作的重任,后来又兼任第十四期学生总队长的职务。 在培训期间,范汉杰将他曾在德国学习的战斗教练方式和方法具体应用于黄埔学员的教学中,深受学员们的欢迎。在校的两年时间里,他注重将国外的先进理论与实战经验相结合,倾心施教,不遗余力,培养出了数千名军事干部。经他培训的学生不仅在军事才能上有了显著的提升,而且个个精力充沛,纪律严明。 正值国家危难用人之际,这些受训人员直接奔赴抗日正面战场,为抗日战争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国家的外敌防御做出了巨大贡献。范汉杰的教育培训工作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抗日绝不含糊 1941年春季,日军为了消除后顾之忧,疯狂地调动关东军入关,参与晋南大扫荡,意图一举消灭中条山的抗日力量。中条山,这一位于晋南豫北交界处的战略要地,早已成为华北地区的重要防线。早在1938年春天,日军就曾占领晋南的长治,而国军则在中条山建立了游击根据地,多次成功抵御了日军的围攻,使得日军对中条山和太行山心生畏惧,称之为“盲肠”。然而,日军为了摆脱长期被牵制的困境,决心集结重兵发起猛攻。 在这场大战即将爆发之际,国民政府军委会虽然制定了反击计划,但由于内部思想不统一,指挥系统过于繁杂,导致计划未能及时实施,给了日军可乘之机。5月7日,日军集结了10万兵力,对中条山发动了猛烈的攻势。尽管日军多次尝试围攻,但始终未能成功。面对日军的强势进攻,国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做出了避免正面决战的决策,命令晋南守军南撤,同时派遣27军向长治方向急进,意图袭击日军的侧背,掩护主力部队的行动。然而,这一策略却使得27军陷入了日军的重围之中。 在千钧一发之际,范汉杰毫不退缩,坚守阵地,毅然集结全军兵力及所有地方团队,主动在晋东南地区对长治及高平的日军发起分头攻击。他率领部队拼死血战,给日军造成了重大创伤。然而,由于敌众我寡,范汉杰所部遭受了惨重损失。但27军的将士们宁死不屈,坚守到最后一刻,展现出了令人震撼的英勇精神。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军部被冲散,范汉杰率领少数部队奋勇杀出重围。随后,他在黄河南岸收容了突围脱险的部队,并重新率领各部返回中条山驻守。他的英勇行动使得第一战区的大军得以安全南渡黄河,退守洛阳,从而牵制了日军的大举南犯。 范汉杰在敌众我寡的危急关头,临危不惧,指挥若定,以挽狂澜于既倒的大无畏精神,赢得了最高当局的特电嘉奖。他的爱国情操和英勇精神一直为国人所钦敬。范汉杰在此役中展现出的过人胆识,甚至让凶恶的敌人也深感惧怕,被日本报道誉为“大胆将军”。 这样一位理论和实践都是数一数二的虎将可惜明珠暗投,一心跟着国民党反动派一条路走到黑。在辽沈战役中,范汉杰从一开始的常胜将军成为解放军的俘虏。虽不能说虽败犹荣,但是范汉杰在抗日战场上的优秀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 伊朗空袭以色列后续,抽丝剥茧的真相环环相扣错综复杂
    任何冲突都是复杂的,涉及到历史、宗教、政治和领土争端等多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应该保持克制,遵循国际法和准则,通过对话和谈判来解决分歧。暴力只会加剧矛盾和冲突,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对于伊朗来说,此次反击行动是在意料之中的。然而,从后果来看,以色列在人员上没有太大的损失,这表明伊朗的目标选择是经过相对谨慎的考虑。此外,伊朗选择在深夜发动袭击,这时基地人员最少,可以减少人员伤亡。但是,这种行动仍然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它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和更多的流血事件。 对于国际社会而言,应该积极呼吁各方保持冷静和克制,避免采取可能引发进一步紧张局势的行动。同时,各国也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地区和平稳定的发展。 伊朗空袭以色列,醉翁之意不在酒,瞄准的自然是以色列身后的美利坚合众国。美国和伊朗的矛盾主要源于历史、政治、宗教和地缘政治等多个方面的复杂因素。 历史上,美国和伊朗曾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着较为友好的关系,但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两国关系开始急剧恶化。伊朗的新政权持反美立场,并试图在中东地区扩大影响力,这直接威胁到了美国的利益。此后,两国在核问题、恐怖主义、地区安全等多个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 美国长期视伊朗为敌对国家,对其采取了一系列制裁和打压措施。而伊朗则坚持其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并试图摆脱美国的控制。宗教差异也加剧了双方之间的对立,伊朗的伊斯兰教信仰与美国所倡导的西方价值观存在显著冲突。 伊朗位于中东地区的核心地带,其地理位置对于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至关重要。美国试图通过控制伊朗来维护其在中东的霸权地位,而伊朗则努力发展自身的军事实力,以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安全。 美国对伊朗实施的经济制裁严重阻碍了伊朗的经济发展,加剧了国内的社会矛盾。同时,双方在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也受到了很大限制,导致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程度较低。 美国和伊朗之间的矛盾是复杂而深刻的,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双方通过对话和协商寻求共同点,建立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关系。同时,国际社会也应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双方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分歧,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伊朗空袭以色列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需要各方保持克制和理性思考。只有通过对话和谈判,才能实现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 杜聿明为什么能够得到蒋介石的信任?因为他能打还能扛事

    2024-04-14
    14跟贴
    图片
  • 卢沟桥事变日军处心竭虑,两年前早有预谋,谁来捍卫民族尊严

    2024-04-09
    15跟贴
    图片
  • 他在抗日战争中一战封神,指挥远征军失误痛失全局,最终客死台湾

    2024-04-08
    16跟贴
    图片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