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堂

政事堂

关注
106粉丝
0关注
216被推荐
IP属地:辽宁

网易号优质内容创作者

1枚勋章

另一个维度看世界

  • 国家发钱的模式,决定了谁才是风口上的猪。
    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 文件虽小,意义很大,简而言之: 一方面,《意见》把专项债的审批权从国家,下放至省一级, 一方面,《意见》突破了专项债还款的资金限制,允许地方自行调配资金。 为了理解大家方便,说的夸张点,在现在的低利率下,地方政府只要有足够的财政还款能力,自己想借多少专项债,就可以借多少来花。 对照刚刚人大立法通过,明年开始执行的增值税法,这个中国第一大税种,几乎决定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各省能够发行的专项债的规模。 也就是说,发债这个问题,将从过去中央主导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变为地方经济实力决定的“市场经济模式”,财政收入越强的经济体,举债能力越强,经济发展的后劲也就越强。 关于中国的债券,有几个重要的时间点,我们需要了解一下。 1949年,为了保障解放战争的进行和工业化进程,我们曾短暂的发行了国家公债,并向苏联大力举债,凭借着资本的海量注入,中国迎来了近10年的高速发展期,完成了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迈进。 1958年,受“左”的思想影响,我们全盘否定了债务逻辑,不仅不再发行债券,还提前并自豪的还清了所有的外债与内债,直至改革开放前,我们一度骄傲的宣城自己既无外债又无内债。 1979年,伴随着改革开放,中日建交,日本以ODA借债的方式向中国支付战争赔款,同年,中美建交,中国开始逐步在国际市场发行债券,用于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经济建设,海量的债务一度导致了经济过热与通胀的“价格闯关”。 1997年,面对东南亚金融风暴,江主席访美,中国在海外市场大规模募集美元,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海量的债务不仅帮助中国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还为接下来进入WTO后的中国制造行销全球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后续20余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 2008年,面对美国次贷危机,我们的动作不仅仅有中央军的四万亿,中央破例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财政部允许地方政府发行组建融资平台公司筹措资金,在债务驱动下,中国迎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2014年,面对房地产库存与全球经济下行,伴随着新预算法,中央政府破例允许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允许国开行搞货币化棚改,很快,30万亿的专项债与千万套级的棚改带动中国经济触底反弹,也迎来了移动互联网经济。 我们吃瓜群众很容易误把资本市场视为中国政府拯救经济的手段,实际上中国每一次经济刺激,每一次的产业升级,都是政府通过背负巨大债务为手段所驱动。 所谓资本市场的涨跌,只不过是债务驱动的表现结果而已,随着2023年疫情结束,国家大力收紧地方债务与PPP等债务驱动,才是大家感受到寒冬的最直接原因。 而本次《意见》的出台,不仅标志着中国从债务收紧转向债务宽松,也彻底改变了政府投资的逻辑,过去专项债要求项目本身融资收益平衡,此次变成了省级收入平衡。 这也就意味着,部分财政富裕的省级政府,只要不碰“负面清单”上的面子工程,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把专项债投资于没有盈利能力的“高质量”基建领域,只要未来诞生的“新质生产力”能带来税收就可以。 也就是中国将在未来三至五年,对以下的基建开启“新四万亿”的投资: 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制造、数字经济、低空经济、量子科技、生命科学、商业航天、北斗等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算力设备及辅助设备基础设施,高速公路、机场等传统基础设施安全性、智能化改造,以及卫生健康、养老托育、省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跟08、15两次用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计划”发债模式不同,前两次发钱的更侧重落后地区,而本次的专项债驱动看的是各省财税能力,发达地区的举债能力会激增,会导致我们的温感进一步扩大。 而且,本次《意见》实施的试点地区,也就是以下这些能够挑大梁的经济大省: 一、省份 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含宁波市)、安徽省、福建省(含厦门市)、山东省(含青岛市)、湖南省、广东省(含深圳市)、四川省。 二、承担国家重大战略地区 河北雄安新区。
    社会话题讨论圈
  • 新一轮的债务驱动

    1天前
    10跟贴
    图片
  • 1971年7月15日上午,日本时任首相佐藤荣作刚开完内阁会议,他的秘书就把一份备忘录送到他的面前。
    佐藤看完备忘录,又看了看手表,骤然神色大变,上面显示,三分钟后,中美将发布联合公告,美国总统尼克松将于明年5月以前访华。 该项事宜,由六天前取道西贡、曼谷、新德里和拉瓦尔品第前,秘密访华的基辛格敲定。 对于这次秘密访问,日方事先并非没有觉察,时任日本外务省中国课科长就给日本驻巴大使发电,要求他们密切关注基辛格的动向,但最终还是被信誓旦旦的美方所欺骗了。 当然,被骗的不止有日本人,美国人连自己的国务卿也骗,罗杰斯也只不过比佐藤早知道几个小时而已。 对于事先不知情的日本政府来说,这则新闻宛如惊天霹雷,因为佐藤上台一直声称要推动中日建交,以满足日本选民的要求,但是1964年上台后,却违背了竞选纲领,在美国的压力下成为了反华的马前卒。 在过去数年,每一次佐藤去美国时,都会得到美国总统对华政策协调一致的保证,尤其是尼克松是以反华斗士形象上台,国务卿罗杰斯更是著名的反华派。 凭借美国的承诺,佐藤也说服了他的日本同僚们追随美国的步伐,保持对华强硬的政策。 此次基辛格若是推动中美领导人如约会面,意味着美国欺骗了日本,让日本成为了美国对华外交博弈的筹码,也意味着美国抛弃了佐藤,在巨大的经济与政治利益面前,日本选民必然尽快的换上一个能够获得中国认可的新政府。 佐藤不得不调整对华外交态度,表示愿意推动中日破冰,但这些都已经来不及了。 1972年2月21日,“改头换面”的尼克松抵达中国,通过实况卫星电视向全世界转播这个影响20世纪最大的实践之一。 美国总统尼克松微笑着听着义勇军进行曲,而坐在电视机前的佐藤面如死灰,他知道,自己政治生命开启了倒计时,不得不随后主动辞职,让出了自民党总裁和日本首相之职,强横一时的佐藤派也不得不接受改组。 当时日本政坛只剩下两派,一派主张主张抢在美国前面与中国恢复关系,一个是紧随美国之后再动。最终的日本首相争夺战,变成了两个“亲华派”之间的争夺,田中角荣战胜了福田纠夫。 而田中派上台的第一次内阁会议,田中角荣就公开宣布,要加快与中国邦交正常化,大平正芳更是在内部表示,在某个必要时刻,自己或首相将访华。 最终,两个月后,一场破冰之旅如约而成,伴随美国释放对华缓和的信号,中日之间也迅速恢复了冰冻已久的外交关系,田中角荣来到北京,承诺通过ODA投资的方式向中国人民赔罪。 看看最近一系列的隔空喊话与官媒态度的集体U转,如马克吐温所言,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总会踩着相似的韵脚。
    全球消息圈
  • 中日破冰的那点事儿

    1天前
    图片
  • 财政部网站,12月23至24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按照惯例,一般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召开,落实部署工作会议的精神,部署下一年的全国财政工作。 不同于西方国家多为大市场,中国的大政府模式,以及每年30万亿级的财政开支,往往决定了中国经济的底色和温度。 今年的财政工作,有三个非常显著的工作亮点: 一是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 二是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更多支撑。 五是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2024年的财政赤字率是GDP的3%,特别国债规模为1万亿,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超10万亿。 根据今天的用词力度表述,政事堂推测,2025年赤字率将大概率提升至4%左右(增1.5万亿),特别国债规模为3万亿左右(增2万亿),转移支付超11万亿(增1万亿)。 增强地方财力,可能是下放消费税和国家队的收土储等行为,预计也能有1万亿左右的规模。 虽然大家已经对数字有些麻木了,但这一轮财政的确出现了U型转弯,开始从财政过紧日子,转向财政大放水了。 这大概就是两个月前的那场财政部发布会上,犹豫“说不说”的内容了。 从比例的角度来看,2025“财政放水”的重心,应该是3万亿的特别国债。 按照2024年1万亿特别国债中70%用于“两重”,30%用于“两新”,2025的两重两新预计比例不会改变,推测政府将通过投资与消费的7:3配比,扩大0.2-0.5倍,用不低于1.2万亿,不超过1.5万亿的资金,用来恢复与提振经济。 其次,应该是“新质生产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预计就是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低空产业、先进半导体等“新质”领域,国家用投资与补贴推动行业前进,这些都是未来中美博弈的主战场。估计至少一万亿以上的规模,如果出现特朗普制裁,可能还会继续加码。 剩下的,估计是零零散散的涨工资、三保、政府采购以及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大河有水小河满,公务员开支和一些基础项目解决后,很多地区的经济运转也会得以恢复。 最后,对比过去五年的全国财政会议,会发现几个显著的变化: 一、国务院在财政工作中的决策职责在二十大后持续加重。 2020:传达学习贯彻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要求, 2021:传达学习贯彻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要求, 2022:传达学习贯彻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要求, 2023:传达贯彻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要求, 2024: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二、长期持续不断强调的“紧日子”,突然消失了。 2020:五是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把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作为长期方针政策......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全面落实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的要求。 2021: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严肃财经纪律,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提高财政支出的精准性有效性......五是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节俭办一切事业。 2022: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加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2023: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加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提质增效,主要是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绩效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强化政策协同六个方面下功夫......要厉行节约树牢过紧日子理念,健全过紧日子制度,严格过紧日子执行,强化过紧日子监督。 2024:不再提“紧日子”了。 三、财政政策,从追求效率,转向追求力量,几十年来首次出现“更加”积极。 2020: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 2021: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2022: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注重精准、更可持续, 2023: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2024: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 将这三年串联起来,就会发现,从2025年开始,换房本后的财政终于不用过苦日子了,款项也终于不用只盯着重点领域和搞平衡了,广大吃财政饭的群体,在财政放水面前,苦日子终于快熬到头了.......
    社会话题讨论圈
  •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放水的三支箭

    1天前
    图片
  • 纵观中国的改革史,有一个很奇特的惯例,负责替君主变法并成功完成变法的人,往往都“外国人”。
    这一点,在改革最为猛烈的春秋战国尤为显著。 替嬴姓的秦孝公变法的商鞅,姬姓,是卫国王族, 替姬姓的吴王阖闾变法的伍子胥,芈姓,是楚国王族, 替芈姓楚国变法的吴起,姜姓,是齐国人,(一说卫国人) 替姬姓燕国变法的乐毅,子姓,是宋国人。 替姬姓韩国变法的申不害,则是郑国人。 替魏文侯变法的李悝,籍贯不可考,但魏国的国姓是姬,而李悝嬴姓,嬴是秦国和赵国的国姓, 替齐桓公变法的管仲,籍贯是安徽的颍上,齐国的国姓是姜,而管仲姬姓,姬是鲁国的国姓,(管仲最初支持的公子纠,母亲是鲁国人) 纵观春秋战国,几乎所有成功的改革,都是外国人主导的...... 原因并不复杂,改革毕竟不是玩游戏,负责推动改革的君主也是人,他也要担心改革的反噬。 面对庞大的旧利益集团,为确保改革的成功,君主对于改革者,必须要赋予其巨大的权力,可权力同样也是一柄双刃剑,改革者可以将改革之刃挥向旧利益集团,也同样可以将之挥向君主本人。 譬如齐王将改革的权力交于田氏后,便出现了田氏代齐,老田家直接换了老姜家的房本。 而有了这个前车之鉴,齐国的老田家也对改革踟蹰不前,孟尝君(狡兔三窟)、田忌(赛马)、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些齐国权臣推动的改革,最终都在猜忌之中半途而废,使得春秋第一个称霸的齐国,在战国后期毫无存在感。 因此随着秦灭六国,实现了华夏大一统,没有了海量的“外国人”之后,中国也陷入到了一个改革的悖论当中。 如果君主不赋予改革者足够的权力,那么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而一旦君主赋予改革者足够的权力,这个人就会必然会效仿王莽、曹操、司马懿来篡权。 因此,中华大地上的改革君主,都在竭尽全力的寻找那些没有继承权的群体,为自己的改革破除阻力和保驾护航。 譬如汉武帝的顾命大臣中有匈奴王子金日磾,给蒙古帝国制定统治规则的是契丹人耶律楚材,给明成祖管理庞大海军的是穆斯林太监郑和,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的主力是鲜卑人尉迟敬德和库莫奚人屈突通,神龙政变和景龙政变主力是靺鞨人李多祚...... 唐玄宗甚至为了对抗庞大的关陇集团,不计后果不惜代价的在河北提拔突厥人安禄山,委其以三镇节度使。 所以了解政治的底层逻辑后,就会明白,近期流传的特朗普不信任马斯克,未来有可能会是个“藉口”,但短期内纯属无稽之谈。 不同于致力于竞选美国总统的蓬佩奥、德桑蒂斯,随时等着上位的“太子”万斯,对于致力于推动改革肃清政治对手的特朗普来说,他团队目前只有一个没有继承权,能够让美玄宗放心的安禄山, 那就是在南非出生的马斯克.....
    热点事件讨论组
  • 改革,要靠“外国人”

    2024-12-24
    图片
  • 开打“电老虎”!

    2024-12-23
    13跟贴
    图片
  • 2007年,姜文为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寻求配乐,拿了一堆古典音乐,找到了久石让,告诉这位享誉全球的配乐大师,就要这个风格的。
    久石让很惊讶,说,这都是莫扎特的啊,姜文说,你就写的比他稍好一点就行,结果直接把久石让气得出去抽烟了。 抽完烟回来,久石让看着一脸无辜的姜文说,你这是在挖苦我,我怎么可能比莫扎特的作品好,结果姜文来了句,那稍微差一点,能不能行?又把久石让再次气得出去抽烟。 但耐不住姜文的软磨硬泡,以及内心深处想挑战莫扎特的雄心,久石让还是答应了姜文,但创作过程中,久石让也被高要求的姜文逼得几度崩溃,甚至把烟台甩在他心爱的钢琴之上。 最后,千锤百炼的音乐《太阳照常升起》出炉,气势磅礴到令姜文惊呼,真的是比莫扎特好一点。 而这首“赛穆扎”的音乐最终也再次成为了神剧《让子弹飞》中主题曲,电影的精神导师莫扎特,也通过一个老式唱机在电影中时光客串了一把。 而说起莫扎特,就不得不提他最伟大的作品之一,首演于1786年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 十年前的1776,瓦特发明和改良了蒸汽机,为人类带来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与近代历史上的首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正是那个时代的标志,揭露和讽刺了思想守旧的封建贵族,歌颂了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在一连串的冲突与误会中,主角费加罗巧妙的战胜了“欧洲版黄老爷”的伯爵,赢得了爱情。 当然,这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讽刺,以及对贵族丑陋面容的揭露,以及鼓励年轻人的挑战行为,并不受封建贵族的喜欢,虽然这部剧私下好评如潮,但贵族们仍对这部剧进行封杀,导致其多次面临被禁的危机。 但最终,在欧洲知识分子们的支持与抗争下,这部剧被保了下来,姜文的精神偶像莫扎特也进行了一定的妥协,将部分敏感内容掩盖于一些欢乐桥段后,《费加罗的婚礼》得以公开演出。 而随着歌剧被搬上舞台并得以广泛的传播,莫扎特和他的《费加罗的婚礼》也成为了欧洲打破封建思想,加速奔向工业革命的背景音乐。 以至于“费加罗”也成为了一种欧洲精神,“革命老区”法国最古老、发行了最大的报纸,便是以《费加罗报》命名。 在中国人民以血肉长城抵抗日寇时,该报也是为数不多敢于顶住巨大的政府压力,帮中国揭露日寇侵略铁蹄的媒体之一。介于双方的传统友谊,在2014年国事访问法国时,我们题为《特殊的朋友 共赢的伙伴》的署名文章,便是发在《费加罗报》之上。 而《费加罗报》的座右铭,正取自于《费加罗的婚礼》中的一段经典台词:“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Sans la liberté de blamer, il n'est point d'éloge flatteur)
    热点事件讨论组
  •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2024-12-23
    11跟贴
    图片
  • 12月19日上午,“多地官宣将取消公摊”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百度热搜第一。
    根据官媒信息,多地“取消公摊”逐步开始落地,部分一二线城市,虽然未明确取消公摊,但也通过放宽对赠送面积限制、优化阳台等空间面积计算规则等方式提高实际得房率。 这一轮官方放风,估计如果没啥反对意见的话,政事堂估计明年就会开始大规模铺开了。。。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取消公摊的影响。 公摊面积起源于香港,因为土地面积有限,而经济发展高速,政府处于绝对的甲方市场,所以香港政府通过招拍挂的形式,逼着开发商高价拍地,而开发商也很强势的将成本通过公摊面积的方式转嫁给了消费者。 同样,我们在前些年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也完全照搬了香港的招拍挂与公摊面积方式,将成本转嫁给了购房者,并严格遏制开发商帮助购房者“偷”面积,以保障政府土地财政的利益最大化。 这套招拍挂配合公摊面积的“聪明”设计,极大的提升了政府的单位土地出让金收益,尤其是在棚改回迁时代,可以用高层的小面积借助公摊膨胀成大面积,极大的降低政府拆迁成本,推动钉子户加快签署协议。 如今,取消公摊面积,本质是限制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继续将成本向购房者转移,对于新购房者来说,是非常好的政策。 首先,按照套内面积计算时,由于产权面积大幅缩小,可以降低30%左右的税费、交易费、物业费、供暖、维修基金等各项房产持有和交易成本,实质性大幅提升房产的价值。 其次,房产证面积缩小后会导致每平米名义单价平均提升30%左右,对于开发商来说,为确保竞争力,就需要被迫降价,向消费者让利。 第三,过去窗台、地下等设计是要部分或全部计入产权面积的,取消公摊后,对于开发商赠送面积的限制也必然会放宽,过去每一百平的产权实际只有70平,未来每一百平的产权可以有140平,如果是低密度住宅区,这个数字甚至可以更多,以享受高品质住宅的生活。 而对于政府来说,现阶段搞出取消公摊面积,是跟新购房者双赢。 目前各地方政府都是将大量的土地向银行质押举债,由于近年来房产价格持续走跌,质押的土地也拍不出好价格,甚至大量面临跌破抵押值的风险。 取消了公摊面积后,虽然政府会损失未来一定的税金和附加税,但是每平米土地出让的地上建筑与附加值大幅增加,以及推动的新房交易量,可以解决政府土地质押这个最棘手的难题,而且每平米名义单价平均直接跳涨近30%,统计局不用瞎忙了,也有利于恢复土地与房地产市场的信心。 当然,任何一个游戏不可能全都是赢家。 我们可以将未来的新房定义成高质量住房,高质量住房的持有与交易成本大幅降低,赠送与实际使用面积大幅增加,对于新用户可以说是宠上天了。 用数字来表述,就是高质量住房只需要过去70%的持有成本,就可以享受过去200%的使用面积。 我们可以将公摊计算前后的房子理解为两种钞票,很多没有地段等附加属性的“旧钞”,在高质量“新钞”面前是需要按比例大幅打折的,也就意味着未来大量的旧房本在新房本面前会出现实质性的价值回归。 甚至可以把房产理解为股票,就是高质量的新股只需要旧股70%的资金成本,就可以享受旧股200%的分红率....... 最终,在高质量房产的带动下,每平米的单价数字回归,地方的土地财政也可以重新启动。 只是慨叹当年只想搂钱的香港大老板们,设计出公摊面积后,也没想到这玩意还可以这么用。
    热点事件讨论组
  • 取消公摊,地产迎来大洗牌

    2024-12-20
    5跟贴
    图片
  • 特朗普2.0的首个Big Deal出现了。
    12月17日,特朗普召开发布会,捧哏的孙正义宣布将在特朗普任期内向美国投资1000亿美元,预计至少制造10万个就业岗位。 现场孙正义的马屁拍的震天响,把这一千亿都归功于特朗普的谈判交易技巧,而懂王也毫不客气,希望软银将投资翻倍,逼着孙正义笑脸相迎并表示自己会为此努力。 对于特朗普来说,老孙头是个值得信赖的交易对象,八年前的这个时候,安倍屁颠屁颠的跑过来当面认错,就是伴随着孙正义的500亿美元投资。 而孙正义也不负安倍桑的厚望,超额完成了任务,在特朗普1.0的四年,在美国瞎投了750亿。 那一轮孙正义投入的不仅仅是美元,还有自己的一世英名,背负着日本全村希望的他,这些钱大部分都高位接盘了Uber和WeWork...... 对于特朗普来说,没有什么是钱解决不了的,当年在见过了孙正义的钞能力后,也迅速转变了对安倍的敌视态度,并成为了最好的朋友。 只不过本轮特朗普对孙正义的要求更加严格,变成了八年前500亿的两倍,并希望也能够像1.0时代那样超额兑现。 当然,装孙子还是能得到一些象征性的赏赐。 之前特朗普一直拒绝与日本首相会晤,公开打脸,但随着老孙头带着协议奔赴美国,懂王不仅高调回见了自己的老朋友的遗孀安倍昭惠,还突然调整了对日本的态度,表示可以安排与石破茂的会晤。 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韩国。 原本在当选之初,特朗普跟总统尹锡悦的通话时间要远多于坡脚首相石破茂,并对跟尹锡悦会面保持开放态度。 虽然尹锡悦跟八年前的安倍一样,也是押错了对象。 但尹锡悦通过私下渠道表示,将对之前向拜登政府承诺的对美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投资与改造,譬如现代汽车的乔治亚的工厂,韩华海洋在宾州的船厂等等,合计近一千亿美元的投资,都先一刀切的暂停。 这些韩国的大型投资,都会放到特朗普上台后,转变为对对特朗普政府的投资业绩,并承诺推动这些企业追加在美投资。 只不过尹锡悦搞定了特朗普但是没有搞定国会,总统的首尔之冬行动失败,估计大概率是要步前辈们的后尘。 韩国新总统最快也要明年春节后,短期内懂王在韩国找不到交易对象,到口的肥肉吃不到,也导致特朗普对韩日的态度瞬间U转,开始薅日本的羊毛了。 而与此同时转变态度,还有中国的Tik Tok。 根据拜登政府推动的法律,TikTok或在1月19日,也就是特朗普上任前一天,在全美被禁下架。 昨天,特朗普在海湖庄园会见了TikTok的CEO周受资,并在稍早的记者会上表示,“我们会看一下TikTok。我对这款应用有好感,因为我在大选中以34个百分点的优势赢得了年轻人。有些人认为TikTok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参考同期的日本软银、韩国现代&韩华,这位做精通交易艺术的总统,大概率也是在试图跟Tik Tok进行某些交易的磋商。 日方代表孙正义主要投资AI,这玩意很难带动就业,甚至可能还会造成大规模实业,韩方代表现代&韩华投资的造车造船,都是提供大规模就业的领域,但是因为首尔之冬被搁置,这也给了Tik Tok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当年马云是用阿里巴巴的电商网络,承诺为美国打开亚洲市场,为美国年轻人解决100万就业搞定的特朗普。 政事堂预计,这一轮周受资想要搞定懂王,可以借鉴马云当年的承诺,利用Tik Tok在全球市场的强势地位和新增投资,为美国的年轻人和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和收入。 只不过,相较于日韩的两笔交易,都是千亿美元规模,Tiktok需要被迫做出的承诺,可能也不会少太多,甚至张一鸣可能都需要被迫通过某种方式去投资美国。 但政事堂可以确定,试图在自己继任总统时大放异彩的特朗普,为了达成几个漂亮的交易,一定会想办法,暂时帮助Tik Tok先度过明年1月19日“不卖就禁”的门槛再说。
    全球消息圈
  • 特朗普的三笔Big Deal

    2024-12-19
    图片
  • 德国政府垮了,全球苦日子要来了

    2024-12-18
    图片
  • 正部级打虎,“活化石”吴存荣落马

    2024-12-17
    图片
  • 202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四个重点

    付费
    2024-12-13
    图片
  • “地图开疆、日记强国”的常凯申后继有人了。
    12月11日,特朗普在“真实社交”把加拿大划归了美国领土,发帖称“前几天晚上与加拿大州长特鲁多共进晚餐,我感到很高兴。” 堂堂G7集团成员的大国总理,就被一个还没上台的总统用“口谕”降成的省部级干部,狠狠的打了那张曾经帅气的脸。 当然,段子归段子,倒不是特朗普真的想要吞并加拿大,而是睚眦必报的特朗普要用这种方式,对特鲁多的反击进行反击。 就在一天前,这位加拿大总理在哈利法克斯商会上公开表示,如果特朗普对加国征收新关税,加政府将采取反制措施,并回顾2018年懂王对加拿大征收钢铁和铝关税时,自己的报复性关税如何如何成功。 叔叔能忍婶婶也不能忍,特朗普之所以还没上台,就将关税大棒挥向了加拿大,是因为美国的贸易伙伴里面,加拿大虽然跟美国的贸易额最多,但是对美顺差小,经济底子好,经济依赖度极高,是最容易短期内妥协的政治对手。 为了美式换房本,特朗普继续在中期选举之前在外交和对外经贸上取得一系列的压倒性胜利,就需要给接下来的谈判对手们打个样,如何自己虎躯一震,让各路诸侯卸甲来降。 所以也算是给面子,第一时间允许了特鲁多来海湖庄园的拜码头。 没想到特鲁多如此“不上道”,回去后还敢带头反“纳捐”,精通新媒体的懂王,自然不吝于搞一搞网暴,打击这位加拿大总理的支持率。 加拿大承袭了英国议会内阁制,选民选举众议员,由众议院的多数党组阁,多数党领袖自动成为总理(Prime Minister)。 目前执政的特鲁多率领着中左翼的自由党,意识形态上跟民主党非常接近,2021年特鲁多趁着新冠提前举行大选,在那年拜登掀起的全球左翼上台的浪潮下,复刻美国模式轻松击败了保守党。 而加拿大保守党的意识形态跟美国共和党非常接近,都支持减税、减少政府干预,发展石化资源,回归传统价值观,提高对华关税,反对限碳,打击LGBT,打击非法移民。 因此,特朗普也有充分的动机,在五眼联盟的内部,再扶持出一个紧随自己政策的加拿大版的约翰逊/万斯,助推加拿大保守党上台,甚至不排除助攻党魁Pierre Poilievre对特鲁多发动不信任案,提前明年10月的加拿大大选。 而这并非不可能,随着今年共和党同时拿下了司法立法行政三大权力,日韩法德等跟美国经贸密切的国家为了紧密团结在以特朗普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中央,纷纷主动开启内阁调整,八仙过海式的撤换了跟拜登政府密切的政客和交易对手。 米莱更是成功“混入”了特朗普胜选时的第一排,跟马斯克一起向美国传授阿根廷的改革经验。 不同于拜登上台后的全球政治左转,特朗普上台后我们将再次迎来全球右转。 政事堂判断,已经担任三届总统的特鲁多将在明年败选,加拿大自由党也会败给保守党,使得北美两大国的产业与外交政策保持高度相似。 也就是说,虽然特朗普没有也没想吞并加拿大,但加拿大在外交、经济等多个领域会加速融入美国,最终以五眼联盟的形式紧密的团结在一起。
    全球消息圈
  • 特朗普能吞并加拿大么?

    2024-12-12
    图片
正在载入...